肖海凤;马玉芬;张占杰;霍晓鹏;史晓艳
目的探讨中央监护网络系统在手术后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总结658例手术后应用中央监护网络系统的效果.结果应用中央监护网络系统可随时、连续、长时间地监测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参数,提高护理质量.结论中央监护网络系统实现多床位集中监护,是手术后病人安全的可靠保证,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廖月鲜;陆梅;陆爱金;陆迎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病人医嘱依从性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作用,指导护士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慢性肝病的12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常规综合保肝治疗;B组:常规综合保肝治疗+针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C组:常规综合保肝治疗+针对病人和家属实施联合护理干预.对3组病人医嘱依从性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3组病人医嘱依从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病人医嘱依从性好,其病人好转率高达93.5%.结论对病人与家属进行医嘱依从性联合干预,是保证慢性肝病联合治疗有效性的有力措施.
作者:许国琼;许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28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正确实施全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促进心脏移植术后监护工作的发展.方法2000年始至今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28例,术后1年存活率74%,长存活时间5年6个月.监护小组开展全环境保护隔离措施,使心脏移植术后监护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结果通过全环境保护隔离措施的实施,大限度地降低了心脏移植术后感染率.仅2例曲霉菌感染,1例经救治存活,1例曲霉菌血液感染死亡.术后早期感染率仅为7%,感染死亡率3.6%.结论目前,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已不再是心脏移植手术本身,而是对手术成功后围术期并发症的防治.开展全环境保护隔离措施保护患者,隔离病源,切断交叉感染途径,有效地控制感染.
作者:苏洁;薛卫斌;郑霄;杨秀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为提高老年病人留置针穿刺送管的成功率.方法选择我科住院老年病人10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50人,甲组采用退出针芯后再送外套管的方法进行留置针穿刺;乙组采用常用的送外套管后再退针芯方法进行留置针穿刺.结果甲组送管穿刺成率高于乙组.结论根据老年病人皮肤及血管弹性差的特点,穿刺送管方法应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病人.
作者:莫文慧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现状及护理进展.方法PICC置管方法,置管后并发症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导管堵塞的原因、预防及再通方法,导管液的选择,带管回家的护理,拔管的护理等几个方面综述.结果笔者认为PICC的临床应用,无论是抢救危重病人,还是肿瘤病人的化疗,手术及烧伤病人的静脉高营养等,均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化疗药物外渗的后顾之忧及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方便输入各种药物,且操作简单,直观,费用可以接受.结论在未来的输液理念中,护理工作者们将在PICC的应用领域中不断探索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方法,使用将更得心应手.PICC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付春华;于莹;赵淑燕;沈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院于2004年1月以来,将14号气囊导尿管应用于不孕症输卵管通液术42例.经过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玉华;徐蓉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科于2005年4月收入1名老年男性肺部感染患者,在遵医嘱治疗过程中出现1组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美光;张玮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本文主要针对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特征及其在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Deafness,简称SND)临床应用中的护理、观察要点进行阐述.指出活血化瘀中药其在SND临床应用中,配合适当的护理对于SND患者的听力恢复常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曹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针对空巢家庭现状,从形成空巢家庭的个人与社会原因、空巢对老年人的身心影响、引起的社会问题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应加强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倡导敬老养老的良好社会风尚等对策.
作者:罗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他汀类降脂药引起横纹肌溶解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自2000年以来他汀类降脂药引起横纹肌溶解的护理体会.结果在临床中有0.6%的患者出现横纹肌的损伤,虽然数量小但引起的危害大.结论应重视他汀类降脂药的用药安全,及时发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
作者:梁昕;宋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和HLA-B27强相关,发病年龄在10~40岁,以男性多见.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其后由于病变发展逐渐累及腰、胸、颈椎,出现小关节间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破坏、韧带骨化,终致脊柱强直或驼背固定.主要症状为腰背部僵硬或疼痛,活动受限,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病.
作者:李洁;王惠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对输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97例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湿敷患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患处,72 h内对2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8.1%和84.4%,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湿敷对静脉炎的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
作者:周取英;赖丽萍;骆菊英;白玉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提高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安全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了245例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的成功率达98%,术后患者满意率为99%.结论通过对护理人员系统专业知识和手术安全预见能力的培训,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的认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胡伟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蓝趾综合征(blue toe syndrome)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侧的动脉壁脱落阻塞下肢血流,导致下肢和足趾缺血、疼痛,以致坏死的一种病变,病因多为粥样硬化性栓子[1].此病的患者常有明显的静息痛,日夜难眠,极为痛苦,需及时治疗,以避免截肢致残.一般采用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导管取栓等治疗[2].
作者:徐广屏;翟颖;刘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探讨了实现以人为本服务宗旨,深化整体护理内涵,创建舒心病房的制约因素,包括基础性、环境性、体制性、观念性和现实性等因素.提出了转变理念、规范管理、选准目标、配套制度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作者:王素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美乐滴便携式时间化疗泵治疗,时间化疗的疗效及便携式化疗泵的科学性、优越性、安全性及方便性.方法治疗前做好35例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向其详细讲解机器的性能及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必要性,佩带化疗泵期间的注意事项,用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自护知识,治疗后动态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密切观察机器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排除.结果达到预期目标:疗效大,毒性小,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应用美乐滴时间化疗泵使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血药浓度维持稳定,而且具有安全性与方便性.
作者:庄娥;王红;闫荣;张继红;刘新平;马新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运用莱宁格的文化关怀护理理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以之为原则,以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与学生文化关怀素质为重点,将文化关怀与知识技能教学融为一体,对教学重点、教学方式等进行探索,启发引导护生转变角色,亲自去体验病人的痛苦,引导护生在操作全过程中主动去理解、关心、爱护、帮助病人,培养护生努力探索、积极奉献的人文关怀的情操,激发学生主动、刻苦学习及训练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丁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支架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19例重度颈动脉狭窄的病人在支架治疗围手术期内行护理常规,包括术前新知识的培训,术前用药准备;术中神经症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监测,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19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损伤小,恢复快,通过围术期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逐渐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朱杰;马晓娟;常青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回顾总结55例眼眶蜂窝织炎患者的护理.尽早控制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是治疗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的重点.
作者:苏丽金;林婉意;刘荣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在临床实习管理过程中,完善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委员会;建立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和良好的实习基地;设置课间实习,早期临床护理实践;注重毕业实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作者:景作良;张亚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