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再次入院原因分析与健康教育

关守萍;康莹;赵仁华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
摘要:笔者对116例糖尿病(DM)患者再次入院原因按年龄、性别、分型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感染、酮症、酮症酸中毒、血糖增高等是其主要的再次入院原因.其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但男女无明显差异(P>0.05);合并泌尿系感染者,男女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酮症、酮症酸中毒者,与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0.01).从而提示我们在对DM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在共性教育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强调预防感染、酮症、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与管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防止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避免患者再次入院,降低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谈新生儿病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意义

    目的 总结和探讨新生儿病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制度的意义,分析在新生儿院内感染中所占的比例.以便采取切实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53例出院患儿发生的院内感染,采取整体回顾性调查.结果 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无菌操作不严格、物品消毒、医护人员双手卫生、住院环境不合格均有关,感染部位多见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结论 应加强新生儿病房内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作者:陈静;杨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妇科肿瘤手术后发生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LEDVT预防和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确诊后即进行抗凝、溶栓治疗,血栓完全溶解3例,部分溶解5例,症状均明显改善,无肺栓塞发生.结论 LEDVT是妇科肿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应引起充分重视.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提早预防,对有高危因素者术后可考虑预防性抗凝治疗,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是LEDVT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陈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静脉穿刺抽血致皮下淤血175例护理体会

    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妇产科共静脉穿刺抽血3762余人次,发生皮下淤血175例,占4.7%.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少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注重拐杖使用的宣教促进骨折病人康复

    下肢骨折在骨痂形成期以后都面临扶拐步行锻炼阶段,而拐杖的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全与顺利康复.经临床观察对比,经过宣教的骨折病人,无1例因用拐不当发生各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的一种术式,它比传统的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日短、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绝大多数病人所接受.它是通过内窥镜在电视屏幕监测下进行技术操作的,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经过技术训练,熟悉手术器械及手术步骤,达到熟练的配合.现将手术室该类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梅;窦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出血微创治疗临床分析

    我院神经内科自2005年5月至今,利用CT定位,以针钻一体的微创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例,疗效满意.现将临床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淑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疣状胃炎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1 疣状胃炎的定义慢性疣状胃炎是由Moutler和Corner于1947年报道的内镜下形态呈扁平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糜烂的胃黏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胃炎.

    作者:崔海涛;常洁;姜孔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妇幼保健院对院内感染的预防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已逐步被人们所重视,它不仅反映医院的护理质量,而且影响着医院的声誉.妇幼保健院较综合医院来讲预防医院感染比较单纯,但非常重要.

    作者:赵晓霞;庞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钙拮抗剂、小剂量阿司匹林与量子血液疗法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研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肺功能受损,肺泡内慢性缺氧及低氧血症,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及红细胞、血小板各自的聚集性增强,导致血管阻力加大(肺动脉高压),心脏负荷加重,组织中血液灌注减少、滞缓,使炎症消散延迟或组织破坏.

    作者:金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腹水对血清白蛋白影响的30例观察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往多采用腹穿放腹水治疗,但此方法存在丢失体内大量白蛋白、并发感染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

    作者:李仁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儿科敷脐散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 介绍儿科敷脐散的制备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方法和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散剂制备方法,控制其粉末粒度为100目(过五号筛);化学反应法和薄层色谱法作定性鉴别;随机编号方法分两组研究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达到94.4%,优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该药制备工艺简单,处方组成、给药途径合理,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使用安全方便.

    作者:刘茂南;陈金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的鉴别与处理

    目的 探讨胃手术后排空障碍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39例胃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措施.结果 经保守治疗后6例好转;手术探查33例.术中证实为机械性因素引起梗阻26例;7例未发现明显机械性梗阻因素,其中4例作Brauns吻合,3例仅作探查空肠造瘘术,除1例术后仍出现排空障碍自动出院外,其余病人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胃术后排空障碍可能是功能性引起,也可能是机械性梗阻造成.应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的特征加以鉴别.如没有纹窄征象,应先行保守治疗,在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基础上可加用胃肠动力药,如排空障碍是功能性原因引起,大多症状在2~3wk内缓解,若无缓解征象,应考虑手术探查.

    作者:黄权;朱旻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再次入院原因分析与健康教育

    笔者对116例糖尿病(DM)患者再次入院原因按年龄、性别、分型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感染、酮症、酮症酸中毒、血糖增高等是其主要的再次入院原因.其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但男女无明显差异(P>0.05);合并泌尿系感染者,男女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酮症、酮症酸中毒者,与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0.01).从而提示我们在对DM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在共性教育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强调预防感染、酮症、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与管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防止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避免患者再次入院,降低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作者:关守萍;康莹;赵仁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改良新生儿插胃管的方法

    新生儿插胃管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由于新生儿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加大了插胃管的难度.2005年以来,我科分别对52例、49例新生儿采取新旧两种方法插胃管,结果表明,新方法比传统方法更有效,提高了新生儿插胃管一次性成功率.

    作者:杨丽娟;鲍影华;陈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徒手纠正胎头位置异常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称头位难产.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处理头位难产,多以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

    作者:冯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眼外肌增粗的MRI分析

    眼外肌增粗是眼外肌病变常见的表现,我们回顾了我院几年来20例眼外肌增粗的病例,就其MRI表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赵克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音乐与指导语对麻醉前病人心理应激影响

    目的 探讨背景音乐与指导语对麻醉前病人心理应激影响.方法 将75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麻醉前给予音乐与指导语干预30min,对照组于麻醉前只聆听单纯背景音乐30min.观察两组病人术前、入手术室、麻醉开始前的焦虑评分、血压、心率、血糖和血皮质醇水平.结果 (1)音乐干预30min后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焦虑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焦虑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干预后病人焦虑评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2)干预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两组音乐干预不同时间点之间心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干预前后血糖、皮质醇水平比较,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音乐与指导语的干预方法较单纯音乐更有助于减轻麻醉前病人焦虑心理,且能稳定血压和心率,并对麻醉前病人血糖和血皮质醇水平的波动调节有积极影响.

    作者:杨晓莹;潘小美;石恒林;朱翠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防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36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防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卫生宣教、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根据情况局部应用硝酸咪康唑200mg阴道栓剂(达克宁栓)3d/7d、硝酸咪康唑乳膏外抹防治结合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36例.结果 治愈33例,治愈率91.67%,总有效率100%.结论 卫生宣教、改善卫生习惯及局部用药治疗发挥了整体调理优势,达到预防在先,彻底治愈的目的 .

    作者:岳秀云;王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20例诊治体会

    通过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的诊治体会,进一步提高其早期诊断、早期呼吸支持的必要性,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准确及时应用,以进一步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苗淑芳;刘爱莲;王新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卧床脑血管病人褥疮的预防

    目的 降低褥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评估建立易发褥疮病人登记本;建立翻身卡;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做好健康指导;严格交接班制度和奖惩制度.结果 褥疮发生率为零.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结论 只要规范管理,落实到位,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和陪护人员的积极性,褥疮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郭利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