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在化疗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庄晓清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化疗病人, 静脉穿刺, 操作方法, 应用, 血管, 选取, 临床, 护理
摘要:临床上应用的静脉留置针比一般的静脉穿刺来说较长、较粗,因而在操作方法、选取的血管及护理上都有其独特的要求.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逆行锁式髓内针治疗股骨下段骨折1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髌下小切口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逆行锁式髓内针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本组11例,闭合复位4例,小切口复位7例.均采用髌下小切口逆行锁式髓针内固定,术后12~14日拆线,均早期负重.结果 随访6~24mo,平均术后6wk已有明显骨痂形成,平均愈合时间12wk(8~24wk).无畸形愈合和感染情况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本方法具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王文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认真分析术者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目的 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的目的 .方法 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安慰与切实得体的详细解释.结果 通过细致的心理护理,通过医患关系的密切配合,及时解决手术患者的心理难题,调整好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工作,坦然面对疾病,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结论 心理护理在手术患者整个护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达到了手术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

    作者:王晶;王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组干扰素α-1b残余液对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干扰素α-1b残余液对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锡类散粉末局部治疗;治疗组56例,给予重组干扰素α-1b残余液局部涂抹,每天6~8次,7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50/56),优于对照组55.00%(22/40),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组干扰素α-1b残余液局部涂抹治疗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方法简单且经济,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可作为化疗引起的口腔粘膜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莉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皮肤垢着病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自2001年7月双面颊出现垢样物,无明显自觉症状.自行用力擦洗不能去除,外用无极膏、哈西奈德及维生素E霜等治疗无效,皮疹并逐渐扩大,于2001年9月我科就诊.体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双面颊见约4cm×4.5cm不规则斑片,边界清,表面附黄褐色油腻性痂,痂皮不易剥离,未见其他皮损.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均正常.真菌学检查:刮取少许痂皮作KOH涂片直接镜检见少量圆形孢子,诊断为皮肤垢着病.给予口服伊曲康唑100mg,每天2次,局部外用抗真菌霜剂.2wk后皮诊明显消退,继续用药一周,皮诊全部消退.

    作者:宋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100,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临床上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增长,治疗有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不同方法,其保守治疗已成为妇产科医师关注的问题,也被患者所接受,尤其是被未婚或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所接受.我院从2000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MTX、米非司酮联合MTX两种保守方法治疗未婚或有生育要求的稳定型异位妊娠9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庆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论如何作好新时期医院档案编研工作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医院档案工作者要作好档案编研工作,一要更新观念,二要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三要找准选题,四要搞联合编研,五要运用现代科技.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进展观察

    在已知的危险因素方面,早期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可使发病率降低,治疗的预后决定于脑血流的改善应用血管扩张剂、溶栓剂、扩容及血液稀释,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脑水肿,维持正常的心、肺、肾功能,防止并发症发生,早期进行康复治疗高压氧治疗,做到预防复发获得康复.

    作者:张健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新生儿断脐后,脐带脱落早、并发症少的脐带处理方法.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893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气门芯结扎脐带法,B组脐带二次剪切法,C组缩短脐带残端法.设C组为实验组,与A、B两组进行脐带脱落和修复时间、脐炎、脐出血和脐疝发生率比较.结果 实验组和A组比较脐带脱落时间P值<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三组脐部修复时间P值>0.05,差异无显著性;三组脐出血、脐疝、脐炎发生率比较P值<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采用缩短脐带残端处理法,脐带脱落早,脐炎、脐出血和脐疝的发生率低.

    作者:王美丽;高淑丽;冯丽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奥硝唑复合根充糊剂的临床应用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有效的和常用的方法,但令临床医生感到棘手的是,在根管治疗的过程中或充填根管后,患者常感觉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有的甚至肿胀等,这些症状常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称为根管治疗期间急症.近年来许多临床医生在探索减少这种急症的方法.笔者利用奥硝唑复合根充糊剂进行根管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魏绍莲;程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患者手术前后检测凝血指标的临床意义

    手术前临床医生给每一位患者检测凝血指标,目的 是为了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老年组手术患者118例,青年组手术患者129例手术前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手术后患者DD、vWF显著高于手术前.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凝血指标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左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障碍与海马区BCL-2蛋白的表达

    目的 定量测定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同时观察海马区BCL-2蛋白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中表达其及意义.方法 2005年1~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进行,取健康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正常组(N=28分离双侧颈总A),假手术组N=28仅麻醉不做手术和血管痴呆组(N=44采用血管阻断法,复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采用水迷宫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定量测定其学习成绩.每组剩余大鼠在缺血后24、48、72、96、120h及7d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区,BCL-2蛋白水平表达结果.结果 血管痴呆组其大鼠在学习成绩其记忆成绩均明显下降,同时在海马区BCL-2蛋白表达增多.结论 血管性痴呆大鼠发生了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大量BCL-2蛋白表达,作为一种抑制凋亡的基因,BCL-2蛋白可能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中对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玉海;马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分析

    先天性的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语言能力、情感和智力的发展.近研究证实,在婴儿出生后的初6mo内,如果具有潜在听力障碍的婴儿能够被确诊并得到及时的治疗,就能把上述的这些恶性后果降低到低限度.目前,听力筛查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婴幼儿的自动听力筛查成为可能.为此,我院产科于2005年9月~2007年1月出生的1000名新生儿的听力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产儿处理中的几个问题

    早产儿(Preterm infant)是指胎龄28wk~<37wk,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的活产婴儿.其发生率中国为5%~10%,香港7.45%,美国7.1%~17.9%.死亡率在12.7%~20.8%,死亡率与体重有关,体重<1000g者死亡率56%~35%,体重1000g~2500g者死亡率15%~3%,临床处理中存在较多问题,现就早产儿处理中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段捷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5例老年肺癌临床现状分析

    目的 掌握和了解有哪些因素影响老年肺癌的治疗.通过调查和分析老年肺癌的病理分型、治疗及复发情况,让医生和病人了解老年肺癌的治疗现状.方法 按照选例标准,随机抽取35份病历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初次就诊20人,复发15人,有37.14%未进行治疗.在复发的患者中,有86.67%的病人在1a内复发,13.33%的病人治疗后1a复发.老年肺癌以鳞癌多见,但22.9%的病人不能得到病理诊断.结论 老年肺癌的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其病理诊断获得难,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

    作者:王国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腹腔镜手术是现代医学的一种先进手术治疗方法,它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对胃肠刺激小、经济等优点,因而在各级医院逐渐开展起来,现将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中配合、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等方面总结如下:

    作者:王作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尘肺合并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36例疗效观察

    老年尘肺合并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病人属晚期尘肺病人,由于长期存在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导致呼吸衰竭发生,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舒张支气管、祛除痰液、改善通气、纠正呼吸衰竭是治疗的关键.本组应用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在治疗老年尘肺合并COPD并发呼吸衰竭3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华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异丙嗪致躁狂发作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于2006年8月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5min来本院门诊求治,肌注阿托品0.5mg,异丙嗪25mg,20min后患者出现精神兴奋、坐卧不宁入院.入院时查体:T 37℃、P 80次/min、R 18次/min、BP 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回答切题、欠合作、精神极度兴奋、狂躁易怒、坐卧不宁.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敏感.心肺腹部无特殊发现,四肢肌张力高,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正常.立即给予安定10mg肌注、大量补液,应用速尿20mg静推加速体内药物排泄、对症支持等治疗,30min后患者狂躁减轻,能安静入睡,2d后治愈出院.

    作者:饶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腹部手术后清理呼吸道无效的预防及护理

    随着社会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步入,老年人的比例成逐渐增高.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加,由于老年人的体质差,往往合并内科疾病及手术操作刺激等因素,极易诱发老年患者心、肺、脑等重要器官代偿功能的失调.尤其多见的是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其发生对术后康复影响很大,因此术后加强对呼吸道的护理是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关键.据我院统计,自2001年9月~2006年9月,我院对207例腹部手术老年病人,手术后清理呼吸道无效的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分析,总结护理体会,为今后更好的保证老年患者手术顺利康复提供了依据.

    作者:姚磊;陈艳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针刺麻醉下推拿治疗弹响指35例

    弹响指又称屈指肌腱鞘炎,多因劳损、压挤和摩擦而引起,继而发展为狭窄性腱鞘炎,拇指多发,小指少[1].临床上多表现为手指不能伸直,局部压痛、肿胀及手指的放射痛,甚至有手指麻木感,发展到狡窄时则疼痛双手消失,唯一的症状为弹响或者绞索,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目前多用封闭方法治疗,虽有疗效,但易复发,我们采用针刺麻醉下推拿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志凌;邵雪;朱凤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GG)是眼科急症,致盲率极高,如治疗不及时,严重者数天内失明,处理不当疗效亦受影响.现报道37例AACG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孔祥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