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分析

曹志华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 听力障碍, 婴儿出生后, 语言能力, 筛查技术, 婴幼儿, 先天性, 智力, 治疗, 情感, 检测, 产科, 报告
摘要:先天性的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语言能力、情感和智力的发展.近研究证实,在婴儿出生后的初6mo内,如果具有潜在听力障碍的婴儿能够被确诊并得到及时的治疗,就能把上述的这些恶性后果降低到低限度.目前,听力筛查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婴幼儿的自动听力筛查成为可能.为此,我院产科于2005年9月~2007年1月出生的1000名新生儿的听力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32份血液临床生化检验标本分析

    临床检验血液部分的检查,是医院中常用的检查.它对于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观察以及预后的判断很有帮助.而在护理工作中,按照标本采集原则,正确采集标本是获得可靠检验结果的前提.但是,在实际采集标本时,有些标本不符合临床检验要求,导致检验结果参考价值不大,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为此,笔者对我院2005年1~12月登记的132份血液标本作一次统计分析,以促进护理人员与临床检验科密切协作,不断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李玉君;罗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突发性聋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65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恢复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法作为治疗突发性聋的一种综合疗法,效果显著.

    作者:李俞晓;韩丽慧;吴红;田希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

    产妇产后常因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张力减低、产后疲乏、会阴伤口疼痛、卧床排尿不习惯等原因而致尿潴留,给产妇身体上、心理上都造成很大痛苦,所以及时针对原因进行预防和护理很重要.现就笔者在临床上的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敬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上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配合医生临床用药输液治疗,我院对昏迷、躁动、有精神症状及长期输液末梢血管不充盈的患者,采取了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自2005年2月~2007年9月开展了280例,其中男186例,女94例.年龄15~84岁,留置1~54d.

    作者:胡国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人胆道手术86例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2000年1月~2005年10月间,我们对86例65岁以上各类胆囊、胆道病变的患者选择安全有效术式积极治疗,围手术期间术前全面系统的检查治疗并存病,改善全身状况、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注重加强监护,提高麻醉质量;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毕玉彪;胡斌;曹婧;王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论如何作好新时期医院档案编研工作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医院档案工作者要作好档案编研工作,一要更新观念,二要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三要找准选题,四要搞联合编研,五要运用现代科技.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奥硝唑复合根充糊剂的临床应用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有效的和常用的方法,但令临床医生感到棘手的是,在根管治疗的过程中或充填根管后,患者常感觉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有的甚至肿胀等,这些症状常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称为根管治疗期间急症.近年来许多临床医生在探索减少这种急症的方法.笔者利用奥硝唑复合根充糊剂进行根管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魏绍莲;程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中风与防治

    中风又名卒中,是内科常见的危急症候,目前,中风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引起人类残疾主要的原因,几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一个很大的社区活动--阶梯工程,目的是通过社区登记的方式,减少包括中风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我国是全世界中风复发率高的国家之一,说明我国对中风防治工作滞后,迫切要求我们医界同仁对中风的防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社区管理、促进全民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程昌凡;谭永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认真分析术者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目的 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的目的 .方法 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安慰与切实得体的详细解释.结果 通过细致的心理护理,通过医患关系的密切配合,及时解决手术患者的心理难题,调整好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工作,坦然面对疾病,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结论 心理护理在手术患者整个护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达到了手术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

    作者:王晶;王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急诊护士的素质要求

    急诊科是医院危重患者集中、病情复杂、时间紧迫、突发事件多、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科室.急诊工作是医疗工作第一线,是医院的前哨,而急诊护士是前沿哨所的战士,对急诊患者能否及时、准确、高效率地抢救,使其转危为安标志着一个医院诊治水平的高低.要提高抢救工作的水平,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抢救技术,也取决于护士各方面的素质水平,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急诊护士,应具备以下素质:

    作者:孟令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复方水蛭散治疗高粘滞血症17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水蛭散对高粘滞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172例,予复方水蛭散1g,3次/d,口服,总疗程为6wk.结果 第6wk末较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有显著降低.结论 复方水蛭散对高粘血症中、短期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张怀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律平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体会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它是心跳突然急剧加快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心律平属IC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减低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及降低兴奋性,消除折返性心律失常的作用.能有效的抑制该心律失常的的临床症状,并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美丽;刘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各种引流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引流是将伤口内或腔隙中的分泌物、血液、渗出液、消化液等,通过引流管引出体外.它是重要的外科治疗措施之一.1 常用引流物及应用范围1.1 橡皮引流片是用薄乳胶橡皮片制成,在消毒液中消毒备用,多用于表浅伤口和脓腔引流,如皮肤的切口感染、脓肿切开,表浅肿块切除术后皮下引流,防止血液、脓液积贮等.

    作者:王爱香;李冬梅;武金石;成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剖宫产率增高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近几年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增高原因.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12月1776例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剖宫产率逐年增高.1999年为20.69%,2005年上升为47.29%,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2)胎儿因素、头盆因素持续为剖宫产主要指征.结论 (1)胎儿因素和非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逐年增加.(2)对剖宫产医学指征的掌握不严格,也是使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

    作者:曾玉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曲美他嗪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影响的临床观察

    左室肥厚是典型的高血压性心脏病表现,它可导致心室肥厚与僵硬,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同时降低冠脉储备能力,加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因此,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逆转左室肥厚,是高血压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为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试加用了心肌能量代谢药物曲美他嗪,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且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

    作者:毕贞水;方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腹部手术后清理呼吸道无效的预防及护理

    随着社会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步入,老年人的比例成逐渐增高.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加,由于老年人的体质差,往往合并内科疾病及手术操作刺激等因素,极易诱发老年患者心、肺、脑等重要器官代偿功能的失调.尤其多见的是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其发生对术后康复影响很大,因此术后加强对呼吸道的护理是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关键.据我院统计,自2001年9月~2006年9月,我院对207例腹部手术老年病人,手术后清理呼吸道无效的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分析,总结护理体会,为今后更好的保证老年患者手术顺利康复提供了依据.

    作者:姚磊;陈艳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护理

    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发展迅速,随着介入器材不断更新,技术方法日臻成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已成为与外科手术同等重要的先心病治疗手段之一.与此同时,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与安全性亦越来越引起关注.其并发症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适应证掌握不好、介入装置选择不当、操作技术欠佳、介入治疗经验不足等,均可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熟悉或掌握并发症原因及处理对策,是至关重要的.现将我院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香枝;李冰玉;刘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小乳头的解剖学观测及临床应用

    内镜下副胰管插管、十二指肠小乳头切开是胰腺炎诊治的有效途径.笔者采用24具成年尸体.采用解剖学观测方法对十二指肠小乳头的出现率、位置、形态、大小、开口及与大乳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观察测量.为临床内镜下行十二指肠小乳头插管和小乳头切开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陈天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患者手术前后检测凝血指标的临床意义

    手术前临床医生给每一位患者检测凝血指标,目的 是为了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老年组手术患者118例,青年组手术患者129例手术前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手术后患者DD、vWF显著高于手术前.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凝血指标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左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纵隔脂肪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病变的影像征象复杂多变,纵隔脂肪瘤系纵隔内良性肿瘤,普通胸片检查诊断较为困难,笔者通过对我院发现并证实的几例脂肪瘤病例的讨论,希望对纵隔脂肪瘤的诊断及鉴别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曹玉凡;王兴斌;李文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