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纵隔脂肪瘤的影像诊断

曹玉凡;王兴斌;李文勇

关键词:纵隔脂肪瘤, 诊断及鉴别, 影像征象, 普通胸片, 良性肿瘤, 检查诊断, 纵隔内, 病例, 病变
摘要:纵隔病变的影像征象复杂多变,纵隔脂肪瘤系纵隔内良性肿瘤,普通胸片检查诊断较为困难,笔者通过对我院发现并证实的几例脂肪瘤病例的讨论,希望对纵隔脂肪瘤的诊断及鉴别提供一定的借鉴.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占我国致盲眼病的首位,现尚无有效药物疗法.庆幸的是经手术可以治愈,因而手术方法上的改进已经成为治疗白内障的重要课题.目前超声乳化方法将切口缩小,减少并发症,较为安全.可门诊治疗或缩短住院时间,深受患者的欢迎,但是由于仪器设备昂贵,目前在我国尚不能普及,为了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笔者在一般手术条件下改变传统的12mm大切口,大限度地缩小到6.5~7mm的小切口,[1]这一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资料记录完整的52眼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绳伟东;高秀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氨溴索、舒喘灵强力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溴索、舒喘灵强力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34例,两组给予抗感染、解痉、止咳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氨溴索15mg、舒喘灵滴液0.25ml加入生理盐水1.75ml中,强力雾化吸入10min,疗程5~7d.结果 治疗组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平均治疗天数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氨溴索、舒喘灵强力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桂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闭合性股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股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89~2005年17例闭合性股血管损伤病例进行分析,其中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4.5岁,均采用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1例死亡,2例截肢,3例残留缺血性肌挛缩,9例效果满意.结论 对闭合性股血管损伤尽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保存肢体即恢复功能的关键.

    作者:刘国强;刘泽;陈著学;吴新涛;吴文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突发性聋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65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恢复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法作为治疗突发性聋的一种综合疗法,效果显著.

    作者:李俞晓;韩丽慧;吴红;田希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未婚女青年乳腺癌2例

    1 临床资料病例1:王某,21岁,未婚,因洗澡发现乳房有包块就诊.彩超示:右乳房外上象限距乳头2.0cm处显现低弱回声团块2.4cm×2.2cm×1.8cm,形态欠规则,边缘毛刺.CDFI示肿块内部有少许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示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20cm/s,RI 0.7.右腋窝未见淋巴结肿大.彩超诊断:右乳腺癌.其它脏器辅助检查,未发现转移病灶.行右乳房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正规的化疗,随访三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病灶.

    作者:陈明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药物的选择及滥用药物造成的危害

    在临床上治疗一种疾病,常有几种或数种药物可以采用,选择哪几种药物治疗才能做到选药合理,使用正确,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临床作用,主要是根据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来决定.

    作者:王俊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腹腔镜手术是现代医学的一种先进手术治疗方法,它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对胃肠刺激小、经济等优点,因而在各级医院逐渐开展起来,现将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中配合、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等方面总结如下:

    作者:王作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地芬诺酯中毒28例临床分析

    地芬诺酯又名复方苯乙哌啶,为白色无味片剂,有收敛和抑制肠蠕动作用.对腹泻的对症治疗,尤其是对结肠功能紊乱的腹泻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在诊所及基层医院对婴幼儿腹泻的患儿应用较多.但该药用量稍大,即可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将我院2005年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地芬诺酯中毒28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

    作者:鲁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9例产道血肿临床资料分析

    产道血肿是由于在分娩过程中产道不同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因不能外流形成血肿.血肿可以发生于外阴、阴道、阔韧带,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产后出血,继发贫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予以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笔者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48例产道血肿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作者:刘迎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硫酸镁联合丹参酮治疗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丹参酮治疗病毒性肝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方法 120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A组采用硫酸镁联合丹参酮治疗;B组采用思美泰治疗.疗程均为4wk.结果 A组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90.0%,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与B组相当.结论 硫酸镁联合丹参酮治疗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疗效理想,在症状的改善、黄疸的消退和肝功能的恢复方面与思美泰的疗效相当,其价格低廉,更适合农村患者.

    作者:唐学林;谢先火;周建生;张志纯;蔡刚祥;施亚丽;邵幺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障碍与海马区BCL-2蛋白的表达

    目的 定量测定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同时观察海马区BCL-2蛋白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中表达其及意义.方法 2005年1~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进行,取健康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正常组(N=28分离双侧颈总A),假手术组N=28仅麻醉不做手术和血管痴呆组(N=44采用血管阻断法,复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采用水迷宫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定量测定其学习成绩.每组剩余大鼠在缺血后24、48、72、96、120h及7d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区,BCL-2蛋白水平表达结果.结果 血管痴呆组其大鼠在学习成绩其记忆成绩均明显下降,同时在海马区BCL-2蛋白表达增多.结论 血管性痴呆大鼠发生了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大量BCL-2蛋白表达,作为一种抑制凋亡的基因,BCL-2蛋白可能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中对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玉海;马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笔者报告了我科近年来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30例病人的康复护理情况.在康复护理过程中,术前做好术前评估及心理护理;术后正确使用CPM辅助仪训练,选择佳的肢体活动时间与活动方法,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无并发症发生,缩短了康复的时间.

    作者:刘桂芝;冉孟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患者手术前后检测凝血指标的临床意义

    手术前临床医生给每一位患者检测凝血指标,目的 是为了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老年组手术患者118例,青年组手术患者129例手术前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手术后患者DD、vWF显著高于手术前.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凝血指标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左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小儿脑瘫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治疗过程,由于治疗时间长,家长对本病认识少,经济负担重,脑瘫患儿家长面对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困扰,其心理活动特殊、复杂,对这类人群心理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我科对2003年9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岁以下脑瘫患儿父母抽样调查分析,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凌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白介素Ⅱ腹腔内注射治疗晚期癌症腹水24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4~2007年间共收治各类癌症患者300例,其中发生腹水24例,占8%,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24例中,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60岁.平滑肌肉瘤1例,男性,56岁;小肠间皮瘤1例,女,66岁;神经纤维瘤1例,女,31岁;直肠结肠癌4例,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64岁;右乳腺癌术后Ⅳ期1例,女,42岁:卵巢癌3例,平均年龄62岁;胃癌3例,男,平均年龄66岁,胆管癌2例,1男1女;原发性肝癌8例,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58岁.血性腹水2例,乳糜样腹水2例,血性乳糜样腹水1例,余腹水为淡黄色.全腹高度膨隆20例,下腹部膨隆4例.

    作者:胡少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益气养阴合活血祛瘀通络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6例

    笔者5年来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发现的高血压病人,根据其年龄、家庭背景、职业、既往病史、饮食习惯等,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洪英;倪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各种引流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引流是将伤口内或腔隙中的分泌物、血液、渗出液、消化液等,通过引流管引出体外.它是重要的外科治疗措施之一.1 常用引流物及应用范围1.1 橡皮引流片是用薄乳胶橡皮片制成,在消毒液中消毒备用,多用于表浅伤口和脓腔引流,如皮肤的切口感染、脓肿切开,表浅肿块切除术后皮下引流,防止血液、脓液积贮等.

    作者:王爱香;李冬梅;武金石;成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人肺炎364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肺炎发病率高、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为了探讨老年人肺炎临床特点[1,3],以及早诊断、早治疗,笔者收集我院2003~2006年住院的364例老年人肺炎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张大昌;于呈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儿童铅中毒研究进展

    铅中毒主要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而且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已成为重要的医学问题.笔者主要分析铅中毒的原因、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两组病例分别应用干扰素α-1b及干扰素α-1b加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组生化指标及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与单用α-1b干扰素组比较,ALT复常率高(P<0.05);HBeAg及NBV-DNA阴转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能增强抗病毒作用,但对于肝脏损伤较重者,可考虑两者合用.

    作者:任建勋;马锋;王剑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