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9例产道血肿临床资料分析

刘迎杰

关键词:产道血肿, 临床, 预防处理措施, 早期发现, 血管破裂, 危及生命, 积极预防, 分娩过程, 产后出血, 病例资料, 同部位, 阔韧带, 阴道, 血液, 外阴, 贫血, 流形, 继发, 感染
摘要:产道血肿是由于在分娩过程中产道不同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因不能外流形成血肿.血肿可以发生于外阴、阴道、阔韧带,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产后出血,继发贫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予以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笔者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48例产道血肿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43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资料分析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产前诊断的水平不断提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病例逐年增多.现将我院近5年的43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石淑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32份血液临床生化检验标本分析

    临床检验血液部分的检查,是医院中常用的检查.它对于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观察以及预后的判断很有帮助.而在护理工作中,按照标本采集原则,正确采集标本是获得可靠检验结果的前提.但是,在实际采集标本时,有些标本不符合临床检验要求,导致检验结果参考价值不大,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为此,笔者对我院2005年1~12月登记的132份血液标本作一次统计分析,以促进护理人员与临床检验科密切协作,不断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李玉君;罗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药物的选择及滥用药物造成的危害

    在临床上治疗一种疾病,常有几种或数种药物可以采用,选择哪几种药物治疗才能做到选药合理,使用正确,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临床作用,主要是根据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来决定.

    作者:王俊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奥硝唑复合根充糊剂的临床应用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有效的和常用的方法,但令临床医生感到棘手的是,在根管治疗的过程中或充填根管后,患者常感觉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有的甚至肿胀等,这些症状常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称为根管治疗期间急症.近年来许多临床医生在探索减少这种急症的方法.笔者利用奥硝唑复合根充糊剂进行根管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魏绍莲;程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行为训练对促进癔症病人康复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行为训练对癔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癔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训练.采用SCL-90分别于一周、两周、三周时进行评估.结果 住院三周时两组患者的均有好转,但观察组25例痊愈21例,对照组痊愈14例;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5个因子在入院第二周、第三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行为训练有助于促进癔症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崔秀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逆行锁式髓内针治疗股骨下段骨折1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髌下小切口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逆行锁式髓内针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本组11例,闭合复位4例,小切口复位7例.均采用髌下小切口逆行锁式髓针内固定,术后12~14日拆线,均早期负重.结果 随访6~24mo,平均术后6wk已有明显骨痂形成,平均愈合时间12wk(8~24wk).无畸形愈合和感染情况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本方法具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王文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肩锁关节脱位四种内固定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肩锁关节脱位四种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1998年12月~2006年6月,我科采用张力带固定、Bosworth固定、Dewar固定、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80例,其中男128例,女52例;年龄19~75岁,平均47岁;新鲜脱位165例,陈旧性脱位15例.结果 随访6~38mo(平均22mo),四种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均确切,但各有优缺点.结论 四种内固定中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是好的一种方法.

    作者:冉隆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纵隔脂肪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病变的影像征象复杂多变,纵隔脂肪瘤系纵隔内良性肿瘤,普通胸片检查诊断较为困难,笔者通过对我院发现并证实的几例脂肪瘤病例的讨论,希望对纵隔脂肪瘤的诊断及鉴别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曹玉凡;王兴斌;李文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氨蝶呤加米非司酮治疗植入性胎盘的临床运用

    植入性胎盘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一种较少见的病因,多在手取胎盘过程中发现.笔者报道用甲氨蝶呤肌注加米非司酮口服成功治疗植入性胎盘1例,并讨论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雷快;匡体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低氧血症与氧疗

    众所周知,氧是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在生命活动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作为家长,都想拥有健康聪明的孩子,但实际当中,因情况复杂,我们也常常遇到新生儿缺氧,导致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障碍(包括不可逆损伤),甚至威胁生命.而氧疗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和缺氧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以适当的方式给患儿输送氧气,提高肺泡氧分压(PaO2),改善肺泡气体交换和氧运过程,从而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纠正缺氧,防止缺氧对机体组织和器官的不良影响和损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育红;陈淑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32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结果 32例病人中,10例出现并发症,无1例死亡、流产及胎儿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 掌握妊娠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有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血压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93例,按白蛋白排泄率分成4组,将每组中的血压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各组间的血压值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每组间的血压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患病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虽不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因素,但高血压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互影响仍不可小视,其具体影响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艾红梅;陈克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瓦房店市中学食堂卫生现状与对策

    为了解瓦房店市城乡中学集体用餐卫生现状,2006年3月~10月,我们组织卫生监督员对全市56所中学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作者:王永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眩晕、平衡障碍,少数伴耳鸣,偶尔出现颜面麻木、饮水呛咳等症状.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选择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的改变,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防治作用.

    作者:韩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技巧,以提高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率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06年10月成功施行的17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均顺利施行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术且手术效果良好,十二指肠乳头损伤、胰瘘或肠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结论 恰当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技巧是提高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李景岗;赵作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

    血清胆碱酯酶(ChE)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水解酶,当肝脏发生实质性损害时,ChE合成减少,因此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了解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笔者对40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ChE活性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立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方法

    静脉穿刺是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士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急剧增加,临床静脉给药方法已成为治疗、抢救老年患者的重要途径.

    作者:宋君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各种引流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引流是将伤口内或腔隙中的分泌物、血液、渗出液、消化液等,通过引流管引出体外.它是重要的外科治疗措施之一.1 常用引流物及应用范围1.1 橡皮引流片是用薄乳胶橡皮片制成,在消毒液中消毒备用,多用于表浅伤口和脓腔引流,如皮肤的切口感染、脓肿切开,表浅肿块切除术后皮下引流,防止血液、脓液积贮等.

    作者:王爱香;李冬梅;武金石;成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阑尾切除术并发早期粪瘘的防治体会

    阑尾根部坏疽、穿孔时,若术中处理不当会引起早期粪瘘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身体及精神的痛苦.现回顾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1月行阑尾切除术中根部坏疽、穿孔124例的患者,经术中相应处理,减少早期粪瘘的发生;对早期粪瘘有效的处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春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用白术治疗气虚性便秘56例

    我们重用白术治疗气虚性便秘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39例,年龄23~82岁,病程6mo~3a,其中3~4d排便1次39例,4~6d排便1次14例,7d排便1次3例.

    作者:吴俊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