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宪武
在药物治疗实践中常需同时或短期内先后应用两种或多少药物,其目的 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或消除不良反应,或是分别治疗不同症状及合并症,这样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可能发生相互影响,使它们的作用、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起质或量方面的变化,联合应用两种以上药物,它们的作用可以是相似的,即协同作用,也可能是相反的拮抗作用,利用协同作用特别是增强作用可以获得较好疗效,利用拮抗作用可以解除药物中毒,也可以减轻或避免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因此也必须考虑到在作用增强的同时是否会加强毒性,以及在减轻副作用时是否也抵消了治疗作用的问题.
作者:孟凡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直接测定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的含量,于195.4nm波长处测定振幅D值.结果 甘露醇在7.9887~23.9661mg.ml-1浓度范围内振幅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D=0.4153×10-2C - 1.9897×10-3(r=0.9995);平均回收率99.88%、RSD=1.59%(n=5).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用于测定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的含量.
作者:许慧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沟通交流技巧对促进和谐护患关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良好的护患沟通交流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很大的意义.要完成与患者有效的沟通交流,护士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掌握语言与非语言沟通交流的精髓,灵活运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朱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阐述一次性阴道冲洗器在鼻咽冲洗中的应用.鼻咽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78.08%.鼻咽癌原发于鼻咽粘膜上皮,具有原发部位隐蔽,不易被早期发现,病理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易呈浸润性生长及早期转移的特点[1].放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在放疗过程中,随着放疗剂量增加(肿瘤量达40GY),鼻咽腔也会出现充血,鼻塞,分泌物增多而粘稠和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分泌物引流不畅,引起患者不适及影响放疗效果[2].临床大量病例表明,坚持鼻咽腔冲洗能明显减少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鼻咽腔近期并发症和预防远期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龙碧霄;冯俭;黄秋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与对比重组甘精胰岛素同诺和灵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根据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选取符合标准的且病情相仿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治疗,通过生化指标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后的FBG、2BG和HBA1C变化中重组甘精胰岛素组的效果明显优于诺和灵组(P<0.05),而在TG和CHO的变化中,两组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重组甘精胰岛素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综合效果水平上要优于诺和灵.
作者:冯爱娟;白云飞;何长胜;陈永伟;韦美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1例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瘫临床表现为胃潴留,而无明显腹痛,大多数肛门排气正常.消化道造影可见胃蠕动差,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均发生于术后4~14d.病人经保守治疗,69%于术后2周内治愈,37d内全部治愈.结论 术后胃瘫的发生往往是综合因素所致,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排除存在机械性梗阻后应积极采取非手术治疗,尤其是胃肠动力促进剂的应用,再次手术应谨慎.
作者:王爱华;孙文娟;陆景华;王琳琳;毕恩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FGTB的临床特征及易误诊为卵巢癌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FGTB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结果.结果 腹胀、腹水、盆腔包块是FGTB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21例中18例(86%)术前误诊为卵巢癌,13例血清CA125值升高,平均值为310.6 U/ml.3例术前明确诊断经抗结核治疗治愈.18例经手术明确诊断,1例行双侧附件切除术,3例行脓肿引流术,其余14例行病变活检术.患者术后均接受了抗结核治疗.结论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与体征和卵巢癌极为相似,临床很容易误诊为卵巢癌,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作者:马宇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老年人交通事故性颅脑损伤死因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是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损伤,死亡率极高的疾病.要求早期抢救、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首先抢救危及生命的环节,尽量减少不必要检查.入院后应积极抢救休克,缝合出血伤口.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利于肺的通气换气功能和血氧交换,改善缺氧,并为利用呼吸机作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作者:高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为检测血气分析抽取动脉血寻找更好的方法.方法 对114例次需查血气分析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法与暴露固定法进行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成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 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的主观体验,两种方法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暴露固定法采集动脉血成功率高于传统法,同时患者疼痛减轻.
作者:詹仲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脂康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临床效果.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人群中发生率约1.5-2.0%,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高达6.0-10.0%,而且随着年龄增加逐年增加,同时,心力衰竭5年病死率高达50%以上.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临床上,我们观察到长期应用血脂康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较不用者改善.2005.01-2006.01我们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脂康及其他规则治疗,及时处理并发症,健康教育等.观察到应用血脂康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住院次数、住院日数减少,病死率下降.现总结如下.
作者:常淑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白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每次注入白介素-2 200万U+顺铂40 mg+生理盐水60 ml+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10mg;B组每次注入顺铂60 mg+生理盐水60 ml+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10mg,1周1次,连用2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CR7例,PR16例,NR9例,总缓解率为71.88%,B组患者CR5例,PR13例,NR14例,总缓解率为56.25%.结论 白介素-2加顺铂联用有协同作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优于单用顺铂,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阳;崔林;何学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癫痫的急救与护理技术.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由于脑功能异常所致的慢性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其中以大发作为凶险.首诊接待患儿的护理人员首先应保持冷静而清晰的头脑,在医嘱之前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保证急救的有效性,其次,在发作的间歇期,要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重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指导,预防癫痫的发作.
作者:管志能;管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肾盂膀胱皮下旁路引流术治疗肾积水.方法 B超引导下于右侧腋后线12肋尖部用17.5MS-切形针穿刺,由下组肾盏进入肾盂,有尿液流出后向肾盂内注入造影剂.结果 术后腰痛逐渐缓解,无膀胱刺激症状,旁路引流管走行区无压痛,3个月后复查B超及IVU检查示肾积水较术前明显好转,肾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在不能手术解决输尿管狭窄而且无法置入双J管的情况下替代了永久性经皮肾造瘘术[1].
作者:李英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艾滋病研究的深入,对高危人群的认识也随即增加,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也随即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从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Acquired Immuno deft-eieneySyndrome,AIDS)病人至今,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流行,其中包括中国[1,2].目前MSM是HIV/AIDS流行的三大核心人群之一.男男性接触途径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一直是HIV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同性性行为的情况了解的较少,在这种情况下,MSM就更难被识别和接近,其相关的防制及干预措施就难以被接受[3].
作者:韦启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经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抗结核治疗2w后,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随访12-39个月,平均2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间植骨4-6个月融合,平均5个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植骨块松动和移位,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减少复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覃祖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缓解作用.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4).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日一次,疗程2周.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明显好转,LVEF,CO、FS和LVD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乏力、心动过缓,但能耐受.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有效缓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胡永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和西药组治疗痤疮治临床效果.方法 将座疮患者38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中西医结合组210例,纯西药组170例进行治疗.1月后将两组治疗进行统计判断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冶疗痤疮疗效明显,有效率为96.66%,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9.41%,两组总有效率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作者:张运钧;张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系育龄期女性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正常子宫内壁外的部位.处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可发生增生或分泌期改变.这种病变的发生发展和消散又是在内分泌功能控制下进行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卵巢、子宫骶骨韧带、盆腔粘膜等处,临床上又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1],但是,在行绝育手术后的育龄妇女中很少发生,在妇科计划生育门诊中偶见此病.所以,从事妇科计划生育的医生要在积极对她们进行诊治的同时,要防止漏诊误诊,以帮助患者使她们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张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广西是艾滋病流行严重的省份之一,而柳州市是的疫情在广西又是严重的,其中约80%为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国外经验表明,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是控制海洛因成瘾者毒品滥用和艾滋病传播较为有效的干预措施.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二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是国家第四批门诊于2007年8月28日开诊.现就第二门诊调查安全套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孔鸿权;甘志高;蒙进怀;韦启后;韦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红细胞CR1分子基因型及数量表达和黏附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Hind Ⅲ酶切技术测定红细胞CR1分子基因型,采用酶联法定量测定红细胞CR1分子的数量,以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试验测定红细胞CR1分子黏附活性.结果 58例T2DM患者红细胞CR1分子基因型(HH:53.3%,HL:34.5%,LL:12.0%)与58名健康人(HH:68.9%,HL:25.9%,LL:5.2%)比较无显著性意义;T2DM患者红细胞CR1数量表达和黏附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并且T2DM患者红细胞CR1高,中、低表达基因型的数量表达和黏附活性均低于健康人高、中、低表达基因型(P<0.01,P<0.05).结论 T2DM患者红细胞CR1数量表达和黏附活性的变化主要是后天因素引起,红细胞CR1数量表达和黏附活性与T2DM的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作者:何庭宇;郭聂涛;朱小华;杨进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