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宁;吴一龙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对中国人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以心肌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为统计量.全面检索到相关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排除发表偏倚的影响,应用REVMAN3.1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合并.结果相关文献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数据合并结果心肌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DD/(ID+II)OR 2.33,95%可信区间(CI)1.65~3.29,(P<0.01),II/(ID+DD)OR 0.59,95%CI 0.47~0.73,(P<0.01).结论中国人ACE I/D多态性与心肌梗死有关联,心肌梗死组DD基因型增多,II基因型减少.
作者:卢杨;屈会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与人工早产和自然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1993年1月~1999年12月间分娩的自然早产274例和人工早产49例,分别与同期分娩的足月对照组323例相比,进行早产的因素分析.结果孕期母亲未作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多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内科合并症等均与早产有关;人工早产者产前检查率低,剖宫产率高,并主要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多胎有关;自然早产者产前检查率低于足月对照组,其主要与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有关.结论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且自然早产和人工早产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小毛;尹玉竹;杨越波;蔡柳洪;滕奔琦;梅志雄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临床医学要求医师在为患者作出治疗决定时,要利用现有的、被科学证实的、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屠规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以证据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为基础的临床研究并不是取代所有的传统临床研究模式,但它将是2l世纪临床研究的发展方向.证据医学着重以客观的终点指标、病人的预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生活质量及如功/耗比等来评价某一种治疗方法或某一种药物的效果.证据医学以病人获得实际益处为中心,如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等.该评价方法已日益增多地应用于发达国家的临床研究中,对我们的临床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献附有观察谷氨酰胺双肽对肠道粘膜通透性,术后与感染有关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影响的实例.观察到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外营养有助于肠粘膜通透性的维持,减少与感染有关的并发症及缩短住院日等效应.
作者:蒋朱明;于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系统评价是指应用系统、明确的方法查询、选择和客观评价相关研究,并搜集、分析各研究中的数据,以期为解决某一具体临床问题提供证据的过程.系统评价与传统的文献综述主要区别是,前者采用了科学的方法控制偏倚和随机误差.高质量的系统评价结果对于临床医生、临床研究人员和卫生行政管理者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当前临床工作者获得系统评价文章主要途径包括电子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Best Evidence(佳证据)和Cochrane图书馆.
作者:屈会起;林珊;邱明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医学论文是科研医疗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成功的科研工作必须以同样成功的论文加以表达和提供交流,方称得上完全的成功,而置诸文献库中,成为科学的财富.
作者:李保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通过搜集筛选因特网上的循证医学资源,提供因特网上重要的循证医学网站、生物医学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的网址,并进行简要的评价,同时探讨对网上资源可靠性进行判断的方法.
作者:杨学宁;吴一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临床医生对患者所患疾病做出正确诊断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选择、确定治疗方案时,一定要选择那些经过科学地验证,证明确实有效的治疗措施,而不是临床医生主观认为有效,但实际上疗效不佳,甚至是无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循证医学知识介绍循证医学内容广泛,从根本上讲,它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而是一种有关医学研究、实践和卫生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作者:梁远波;刘杏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