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综合征病因的临床讨论

王学斌

关键词: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特征, MRI
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方法:对145例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神经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既往史、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可确定病因.本组患者中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127例,占总病例人数87.6%.结论:加强预防脑血管疾病,减少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母婴围生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于母婴围生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2月前来我院进行生育的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13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孕周相同、羊水量正常的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母婴围生结局及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率、发育迟缓率(FGR)、新生儿窒息、羊水Ⅲ度污染及孕妇子痛前期、胎盘功能超过Ⅱ度、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如果出现羊水过少对分娩后母婴情况影响较大,容易出现不良的母婴结局,在临床上需要引起重视,对羊水量密切监测并对剖宫产指征适当放宽.

    作者:王慧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手术之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之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4例,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分别对其行药物保守治疗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以及手术切除治疗.结果:在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手术之后对患者随访,在手术之后患者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2-8周之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平均为4.5周.在治疗之后的9-30周出现月经复潮,平均为16.5周.无患者出现复发.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与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该疾病病情比较复杂,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与CR平片诊断鼻骨骨折的价值

    目的:多层螺旋CT与CR平片特征.方法:本文报告经临床证实的鼻骨骨折42例,全部病例均有完备的CT及CR检查资料.结果:42例患者中CT诊断鼻骨骨折42例,CR诊断鼻骨骨折27例,可疑骨折6例.讨论:螺旋CT诊断鼻骨骨折明显优于CR.

    作者:杨玉梅;王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替米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替米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4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试验组患者服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氯沙坦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0天.在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38/4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9.52%(25/42),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指导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盛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扩髓与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扩髓与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将2007年1月-2013年4月来我院做治疗的32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非扩髓组采用非扩髓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扩髓组采用扩髓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医源性骨折、钻头断裂数、术后并发症、术中感染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扩髓组在医源性骨折、钻头断裂数、术后并发症明显优于非扩髓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术中感染方面扩髓组与非扩髓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彻底清创控制感染的基础上,扩髓组术后愈合快,并发症少,骨折固定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吐尔逊·肉孜;库尔班·木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医院消毒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

    目前对于医院来说,防止传染病传播的主要手段就是消毒灭菌,同时,做好消毒灭菌工作也有助于减少病人发生感染的机率.医院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及综合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保证护理和医疗的质量,这样才能减少医患的纠纷,从而实现根本的目的.在调查了解中发现,针对若干个不同地区的省市级医院的调查结果证明了,消毒灭菌在整个感染管理工作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以下针对大部分医院的消毒管理和控制的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弊端的问题,提出改善的方法及措施.

    作者:张爱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髓腔穿孔修复材料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

    目的:对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Z350纳米复合树脂、银汞合金3种常用髓腔穿孔修复材料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毒性进行体外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研究3种树料对HPDLF增殖的影响,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研究材料对细胞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立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方法:在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神经症患者诊断标准,并且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对研究组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10周.采用量表对两组的抑郁情绪在干预前、后进行测量.数据结果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治疗前两组在可比性方面的各项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两组的抑郁情绪指标的评分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并且研究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神经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作者:盛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近几年,中医药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我国医疗卫生的改革以及提升整个医药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是把中医药的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研究作为基础,同时结合目前的中医药的发展实际,对我国的中医药的信息化的发展意义作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思考了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在下一阶段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作者:蒋晓红;冯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阴癌广泛切除术并外阴体重建术的护理

    目的:分析外阴癌广泛切除术并外阴体重建术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01月到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例外阴癌根治术后外阴重建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阴道干涩、阴道口狭窄、性交疼痛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外阴癌广泛切除术并外阴体重建术中,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丽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例声带尖锐湿疣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总结了1例声带尖锐湿疣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包括术前采用调查表对患者心理进行调查,术中指导患者配合手术,术后出院心理指导等.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疾病治疗的关键.

    作者:梁东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婴幼儿胸部摄影中CR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选择CR系统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胸部摄影的88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卧位投照)和对照组44例(立位投照),观察其在CR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卧、立体位胸部摄片在体位倾斜、轻度扭转、曝光过淡或过深、轻度运动模糊等症状上相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系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详细准确的信息,出图迅速,准确率高,是婴幼儿胸部摄片的好选择.

    作者:范彦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操作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例体会

    目的:探讨操作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症、临床应用价值、手术操作注意事项等,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体会,同时分析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9年-2012年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6例临床资料.结果:其中急性胆囊炎15例,有上腹部手术史7例,其中1例为残余胆囊,萎缩性胆囊炎4例,2例因出血和胆管横断损伤中转开腹,1例胆管损伤经局部缝合,术后引流治愈,均手术成功,无其他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主要的胆囊发生病变的治疗方法,术前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培训,手术中采取恰当的腹腔粘连的处理方法和准确的胆囊三角处理技术,同时及时准确地采取中转开腹手术,只有真正落实操作步骤,注意手术操作事项,才能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孟祥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冠心病的心电图特征和病理的研究

    目的:对冠心病的病理和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做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并且选择11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能够快速而且有效检测出冠心病.

    作者:王奎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动态评估

    目的:动态评估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变应性鼻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特异性免疫治疗,动态监测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的鼻部症状及SIgE、TIgE及ECP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疗程推进,观察组的症状改善幅度逐渐降低.结论:特异性免疫疗法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毅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和单纯溃疡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对比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和单纯溃疡治疗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我院2011年1月1日到2013年8月1日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3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给予试验组患者三联根除疗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溃疡治疗,疗程均为两周.两个月后行胃镜检查溃疡的复发情况.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疗法后的有效率和复发率,以评价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溃疡治愈率(95.00%)高于对照组治愈率(6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复发率(15.00%)低于对照组复发率(4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溃疡治疗相比,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联合根除疗法的临床效果明显更佳,复发率更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洪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科无痛分娩100例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无氧铜药物分娩对生产程中给药的途径、镇痛效果、宫缩、产程时间、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个,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显著,缩短了产程,并且对新生儿无任何影响.

    作者:高应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成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术中术后的预防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对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大部分经保守治疗后均可好转或治愈;但若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疗法病情不见好转或病情加重,则应考虑手术治疗;另外,如果粘连性肠梗阻反复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时,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贾青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重症肝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通过对10例重症肝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在重症肝炎病人护理中的重要作用.10例重症肝炎在不超过15天的治疗时间内8例好转出院,2例转科,满意度调查结果为100%满意.

    作者:万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持续性房颤疗效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持续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持续性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其在减压和心律方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其血压及心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6月内心房颤动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6.67 %VS26.67%)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随访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前后PTW、LAD、IVST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可明显提高胺碘酮转复心律失常,减少心房颤动的复发率.

    作者:戴劲;战祥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