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红
肩周炎是针灸科常见病,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在基层医院,也常出现诊断不明确或疗效不佳的情况,如何提高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仍是值得临床探讨的问题.
作者:万云;饶定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泪囊炎采用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46例,共272只眼.先用泪道冲洗把泪囊内积聚的脓性分泌物冲出,对于一次性即可冲通者可不行泪道探通术,反之则可立即行泪道探通术,探通后注入眼用透明质酸钠.结果:246例(260只眼)泪道通畅,治愈率为95.59%.结论:泪道冲洗联合泪道探通治疗先天性泪囊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4例患儿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结果:护理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中具体实施时,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各照医院使用.
作者:瞿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三种药物联合的方法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0例,对所有患儿均联合应用酮替芬(连用3月)、桂利嗪(连用7d)、博利康尼(连用3月)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40例患儿总有效率达95.0%,且治疗后FEV1的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酮替芬、桂利嗪和博利康尼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培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讨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成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术中术后的预防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对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大部分经保守治疗后均可好转或治愈;但若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疗法病情不见好转或病情加重,则应考虑手术治疗;另外,如果粘连性肠梗阻反复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时,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贾青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建设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护理师资队伍,培养德才兼备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关键.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加强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学习,采取“教”、“学”双向考评等活动进行选拔与培养.结果:培养出一批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临床带教老师.结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加强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学习,采取“教”、“学”双向考评等活动进行选拔与培养效果良好.
作者:郭翠英;李彩;张皎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肿瘤内科护理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处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肿瘤内科近些年来所反映出的在护理方面的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并参考相关文献与医院现实情况,制定出相对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在肿瘤内科的护理工作当中,存在化疗药物出现外渗;护士的技术操作不熟练、护理水平较低;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沟通不足;患者在依从性方面表现较差;存在自杀倾向等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在专科培训方面的加强,制定出专科规范,以确保制度的落实,提高对护患之间沟通的重视,并严格把控质量,能够有效降低医患纠纷出现,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结论:发现并及时解决肿瘤内科在护理方面的安全隐患,能够带给患者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王旭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B型超声是诊断胎盘早剥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产前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超声声像随剥离部位、剥离面大小及检查时间不同而有多种表现.本文就1例超声诊断胎盘早剥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作者:许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伴发抑郁、焦虑的心律失常患者睡眠与心律失常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正常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不伴焦虑或押郁心律失常患者50例为病例组,伴焦虑及P<0心律失常患者为共病组.对三组人员睡眠以及心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病例组患者的心律失常以及睡眠情况较差,而共病组患者情况更差,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伴有抑郁、焦虑情况使得其睡眠以及心律失常情况较为严重,应给予相应临床措施从而改善疾病情况.
作者:梁峰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女生痛经多为原炭性,治疗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简称理疗)和止痛药物对症治疗,通过对50例理疗治疗和50例单纯止痛药物治疗的痛经案例比较,发现理疗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作用机理,电磁板直接照射疼痛部位和穴位,通过经络调节和局部调节,改善病位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作用.与药物相比,减少了药物通过胃肠吸收,全身分布的大循环的环节,所以收效快、疗程短.
作者:潘慧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就多元文化护理在五官科病房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作者:陈明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7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71例患者满意率为92.96%,且0型、Ⅰ型患者均一次性切除干净,Ⅱ型患者中17例一次全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且切除的范围在70%以上.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在临床应用上心脏彩超(UCG)对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依据和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自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79例心脏彩超检查病例,回顾性分析诊断过程中患者本人的心脏彩超资料,对其中41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彩超进行分析.测量心房收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左心房射血能力等功能参数.结果:经心脏彩超诊断左心房增大或者左心房肥厚的有39例,有18例左心房增大,34例患者左心室肥厚,心脏彩超检测显示阳性的比率是50.63%.结论:用心脏彩超来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结果准确率较高,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理想.
作者:吴玉;武小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文章对PICC尖端位置范围以及导管尖端的位置变化进行了阐述,分析了PICC置管定位,并为了更好的进行定位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作者:黄丽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依据是认知理论与学习理论,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可以让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让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舒缓.本文对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作者:许文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活的8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使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3.1±2.3)min,术中出血量为(20.4±1.6)ml,住院时间为(2.5±0.5)d,三项观察指标相比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的特点,在提升手术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巨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明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肿瘤是当今社会上被大家比较重视的一个病理知识,我们必须要通过降低肿瘤护理中的风险,使病人和医院,以及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都肿瘤这样的病情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方法:对肿瘤科护理安全的隐患进行分析研究,病情制定防范的有关措施.结果:使患者和患者的家属都能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提高其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和医务人员综合的护理知识、技术水平.结论:实施方案后,可以降低护理中的风险,并且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护理质量.
作者:姜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及膳食干预对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和主要作用.方法:社医健康服务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按照相应规定,选取了450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对他们进行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对于社区居民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方面、危险因素以及对相关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后,居民在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上存在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的99名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在干预前后少运动和摄入高脂饮食上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名高血压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方面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相关政策,运用社区卫生的健康促进网络,为社区居民进行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是非常有效、可行的.
作者:刘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急诊患者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对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急诊患者110例,可通过观察、交谈和调查问卷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分析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并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19-25岁患者紧张焦虑、害羞自卑发生率明显高于26岁以上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及以下患者紧张焦虑、抑郁消极、害羞自卑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上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患者紧张焦虑、抑郁消极、害羞自卑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妇产科急诊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调查各类心理问题多发人群,对心理干预的实施有极大帮助.
作者:来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口腔内科患者对牙龈出血与洁治的认知情况.方法:对口腔内科进行就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0例患者中仅有50%的人知道牙周病是牙龈出血的主要原因;仅有20%的患者认为洁治的作用是治病、预防;文化程度高的患者的正确认知率远大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复诊患者比初诊患者的正确认知率高52.5%.结论:大部分口腔内科患者对牙周病没有正确的认识,不了解牙龈出血是牙周病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应大大加强口腔保健的宣传力度.
作者:霍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