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68例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特征.结果:室性早搏、心室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是AMI患者常见的合并类型.其中以合并心室颤动死亡率高,达100%;非ST段抬高病死率高于ST段抬高,P<0.05.结论:AMI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各个类型均可发生,心室颤动是主要的死亡原因;非ST段抬高是影响AMI心律失常预后的重要因素,应早期预防、及时控制.
作者:李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医院开展产后避孕宣教对流动人口产后意外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685例流动人口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785例和对照组900例,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试验组在产后42d由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科学的避孕宣教.随访两组产后避孕及意外妊娠情况.结果:截止产后15个月,试验组避孕措施使用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87.7%,P<0.05;试验组产后12个月意外妊娠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9.8%,P<0.05.结论:医院通过开展系统、科学的产后避孕宣教,可明显促进流动人口产后使用避孕措施,降低意外妊娠率.
作者:米娜·叶留汗;贾新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梗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三大重要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76例急性心梗患者的回顾性护理分析,总结相应的观察护理对策.结果:急性心梗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结论:急性心梗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三大并发症时对患者生命产生严重威胁,做好严密监护和预见性的观察与护理,可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为抢救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赢得抢救时间.
作者:凌金香;韦秋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无氧铜药物分娩对生产程中给药的途径、镇痛效果、宫缩、产程时间、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个,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显著,缩短了产程,并且对新生儿无任何影响.
作者:高应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放置吉妮IUD147例一年的临床观察显示新型的吉妮IUD续用率高,年续用率93%,脱落率低仅为1.36%,妊娠率为0,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剖宫手术后、宫腔偏大、带器妊娠、宫口松、反复脱环者.
作者:陈伏兰;潘小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减轻病人的疼痛反应,改进了一种新的静脉穿刺法.方法:选择病人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接两种不同的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共100例,观察组无痛率18.7%,对照组无痛率9.4%.结论:快速直接穿刺血管法明显优于常规斜刺法.
作者:贺志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用酚妥拉明静滴治疗肺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结果:总有效率90%.结论:两种药物联用互相协同,起效快,作用显著.
作者:王金宇;方洪伟;王建莉;王萍;郭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在老年患者临床诊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胃肠疾病患者84例进行分析,按照检查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对照组采用普通胃肠镜检查,观察两组各项指标和治疗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检查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P>0.05),检查中观察组变化不大(P>0.05),对照组有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在老年患临床诊治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对各项指标影响不大,治疗反应发生率低,但是麻醉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注射,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周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所选60例结肠癌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术前舒适护理干预、术中舒适护理干预、术后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结肠癌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6.7%),切口愈合时间(7.1±2.5)早于对照组(9.6±2.1),住院时间(12.3±2.8)比对照组(15.3±3.4)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结肠癌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借鉴.
作者:陈茜;张小莉;肖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采用不同中医方法治疗,分别为采用针刺治疗、针灸治疗、拔火罐治疗、中药内服治疗,对比四种中医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患者通过临床治疗到康复期时应用粒火罐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没有拔火罐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针剌+针灸+中药内服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与单行拔火罐、针剌、针灸以及中药内服的患者相比,效果显著,对比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联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PACS系统具有直观、吸引人、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教学联系实践的特点.在医学影像的教学中可将教学资源大程度集约利用,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向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方法:通过我院近几年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沟通交流技巧.结果:护患纠纷以服务态度不满居多.结论: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沟通可以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邹金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抽取2010年4月到2012年9月在我院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患者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加温冲洗(35.48±1.40℃),对照组行室温冲洗(26.25±0.79℃),术后两组均持续冲洗膀胱,观察两组的膀胱冲洗量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之后,在膀胱冲洗液量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痉挛以及血块堵管出现率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TURP之后,利用加温冲洗(温度为35.48±1.40℃)膀胱,能够使患者在术后的不良反应得到减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郑冰;薛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上消化道穿孔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上消化道穿孔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阎彩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几年,中医药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我国医疗卫生的改革以及提升整个医药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是把中医药的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研究作为基础,同时结合目前的中医药的发展实际,对我国的中医药的信息化的发展意义作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思考了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在下一阶段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作者:蒋晓红;冯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医院如何开展优质的药学服务工作.方法:分析本院药学服务工作的发展变化,对医院开展优质临床药学服务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必须发生改变,在医、护、患者间加大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和指导.结论:临床药学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模式,提供药学信息咨询服务,来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孙嘉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体温计的集中消毒处理的效果与质量管理.方法:对使用后的体温计进行回收、清洗、干燥、用10分钟的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消毒处理.结果:体温计消毒处理时间短,周转快而方便,同时确保了体温计的消毒效果和病人使用安全.结论:对体温计集中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后,即减轻了临床护士非护理性工作,又通过专业人员处理后质量得到了保障.
作者:陈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的B超诊断与病理结果的对照符合率,旨在为临床B超医学诊断乳腺占位病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2月经手术病理诊断的乳腺肿瘤的150例患者的资料,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肿块显像的边界、回声特点、有无钙化和血管开头及血流供应.后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B超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89例,术后病理证实84例,符合率为94.38%;B超诊断为乳腺癌61例,术后病理证实56例,符合率为91.81%.结论:B超诊断乳腺肿块与病理结果的对照符合率高,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实用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黄莲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实验原则将我院收治的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月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为23/10万,呈上升趋势,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已逐渐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的肿瘤.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等.自2012年3月到2013年10月,对12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健康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庄亚贤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