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开展产后避孕宣教对流动人口产后意外妊娠的影响

米娜·叶留汗;贾新朝

关键词:产后, 避孕宣教, 流动人口, 意外妊娠, 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医院开展产后避孕宣教对流动人口产后意外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685例流动人口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785例和对照组900例,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试验组在产后42d由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科学的避孕宣教.随访两组产后避孕及意外妊娠情况.结果:截止产后15个月,试验组避孕措施使用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87.7%,P<0.05;试验组产后12个月意外妊娠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9.8%,P<0.05.结论:医院通过开展系统、科学的产后避孕宣教,可明显促进流动人口产后使用避孕措施,降低意外妊娠率.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目的:对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服务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质量评分,研究组所有项目的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鲍琨;孟繁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时期公安边防部队官兵心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犯罪案件也逐步高发,执法执勤的难度加大,导致边防官兵心理压力增大,多种心理问题层多.因此缓解官兵的心理压力、促进官兵的心理健康、促进警营和谐成为现实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作者:徐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究普外科手术伤口感染及护理

    普外科手术以后,切口感染的情况经常的发生.伤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质量,所以探究普外力手术伤口感染及护理,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的几率,是目前被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概率及诊断标准出发,探讨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因素以及护理方法.为医院提示护理质量减少普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提供借鉴.

    作者:陈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分娩期子宫破裂40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分娩期子宫破裂的原因,探讨临床诊治子宫破裂的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40例分娩期子宫破裂产妇的资料,分析出现分娩期子宫破裂的原因,研究治疗子宫破裂的有效方法,探讨子宫破裂的预防措施.结果:40例产妇出现子宫破裂的原因为多次生产13例(32.5%),瘢痕性子宫17例(42.5%),梗阻性难产5例(12.5%),产前使用宫缩剂不当5例(12.5%).40例产妇分娩出的胎儿中,其中死胎8例(20.0%),死产4例(10.0%),围产儿的死亡率为30.0%.子宫破裂处理方法,行子宫破裂修补手术者19例(47.5%),行子宫次全切手术者14例(35.0%),行子宫全切手术者7例(17.5%).结论:子宫破裂不仅对于产妇的危害十分严重,而且会造成死胎、死产的出现.为了减少子宫破裂情况的出现,产妇应加强在产前的检查,多次分娩及瘢痕性子宫的产妇,应该在接近预产期时,提前住院待产.子宫收缩剂的使用应该严格按照使用指征进行,避免出现滥用导致子宫破裂.

    作者:吴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诱导期透析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诱导期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例诱导期透析患者在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度过诱导透析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新入院血液透析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使其顺利度过诱导透析期,提高透析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钱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50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难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进行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25例,年龄26-33岁,年龄平均(28.1±3.3)岁,通过子宫或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活性妇产科大出血;B组25例,年龄24-35岁,年龄平均(28.1±4.7)岁,通过子宫或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活性妇产科大出血.结果:B组在止血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感及阴道出血时间等方面均优于A组.结论:子宫或髂内动脉栓塞术具有安全、高效、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种寿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7例COPD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帮助有效戒烟、长期氧疗、呼吸道护理、呼吸训练等.结果:经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121例,有效率95.3%.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及呼吸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明真;潘秀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社区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确诊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72例患者为临床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联合社区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6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效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联合社区护理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血压血糖值控制、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值,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方桂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70例足月妊娠产妇羊水过少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70例足月妊娠产妇羊水过少的临床观察,分析其羊水过少对母婴造成的影响,探讨处理的方法.方法:选取70例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病例,并且选取90例妊娠正常孕妇与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羊水过少容易导致胎儿窒息而死,而且羊水过少的产妇的分娩率比正常孕妇的分娩率要低很多.结论:为了减少因为羊水过少导致的胎儿死亡发生,以及产妇的安全,应该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伍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对精神护理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随之有了很大进步.然而,在快节奏、高速度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在现代社会中,护理工作不仅包括身体上的护理,同时还体现在心理方面的护理.近年来,在身体护理方面取得较明显的发展成果,而在精神护理方面,国外的发展比较迅速,国外自80年代,就逐渐开始提倡精神护理,这反映了当今社会越来越关注精神信念[1].而在我国虽有一定成效,但仍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作者:闫东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提高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肩周炎是针灸科常见病,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在基层医院,也常出现诊断不明确或疗效不佳的情况,如何提高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仍是值得临床探讨的问题.

    作者:万云;饶定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文章对PICC尖端位置范围以及导管尖端的位置变化进行了阐述,分析了PICC置管定位,并为了更好的进行定位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作者:黄丽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早期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对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早期症状进行观察和探讨,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3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早期症状的临床观察,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痊愈,只有1例出现了轻度语言障碍.结论:通过严密的临床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病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保障.

    作者:段素伟;乔凌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ysc一种新的肾疾病诊断标志物应用研究

    胱押素C(Cystatin C,Cysc)是一种低分子量的非糖基碱性蛋白,在人类大多数组织中能稳定表达.分子量小,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和分解,不再回到血液循环中去,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此物质,是较为理想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内源性标志物而受到临床重视.总之,随着对Cysc研究不断深入和方法学不断改进,Cysc必将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临床研究及应用价值.

    作者:武鹏;周婧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软肝降酶方配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软肝降酶方配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均给予保肝降酶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软肝降酶丸配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主要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降酶方配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肝脏肿块的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多层螺旋CT具有各项同性、极快的扫描速度、超薄层厚等优势,能显示更小的血管分支.本研究对36例患者行肝脏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旨在探讨对肝脏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沈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斜T形镇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A组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B组患者接受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手术.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患肢腕关节功能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对比发现,B组患者患肢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56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5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12例行左肝叶切除,14例行肝段切除,9例行二肝段切除,10例行肝中叶切除,11例行部分肝楔形切除,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无并发症和死亡.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误诊率较高,因此,应积极给予手术治疗.

    作者:段凤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肠梗阻的螺旋CT诊断及对临床的指导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对32例经手术和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CT显示扩张肠袢和萎陷肠段移行区为梗阻可靠征象,近段肠脏扩张越明显,远段结肠积气越少,越提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梗阻段肠壁增厚、延迟强化及系膜密度增高、血管模糊,是绞窄性梗阻十分重要的征象.32例肠梗阻中,肠粘连13例、肠肿瘤10例、肠扭转4例、麻痹性1例、肠套叠2例、血运性2例.结论:螺旋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皮建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观察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的临床疗效

    目的: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对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的效果进行有效分析.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之间在我院接受烧伤休克治疗的患者共有73名,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50名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并将这5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采用参麦注射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能够有效的缓解休克症状,并且恢复的时间明显快于对比组,两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有效的治疗烧伤休克,具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中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杨尚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