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鲍琨;孟繁洁

关键词:人性化, 手术室, 护理
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服务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质量评分,研究组所有项目的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新形势下医院思政教育工作网络载体的构建

    本文基于当代中国的信息化特征,探讨了新形势下医院思政教育工作网络载体的构建策略.文章剖析了“网络载体”的基本内涵,并为医院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作者:刘园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护理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是在于解决目前医学上一些有关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保证患者在医院的期间内的人身安全,然后可以领患者有一个自身防范意识的增强,并且可以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住院环境.方法:我们只要是通过对近年来,一些大医院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提出防范措施.结论:神经内科是一个有较大风险的、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医学科目,医院里神经内科室收入的患者一般都为脑卒中病人,这一类的病人都伴有病情为重、意识不清、病情不稳定,而且并发症比较多、在医院住院的时间比较长等特点,但是神经内科的病人只要努力的发现同题、解决问题.

    作者:乔可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采血法的探讨和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采血的穿刺方法、采血,介绍其优点,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方法:对1707例进行过静脉采血的小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结果:第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9%,避免了因采血量不足而影响的化验结果,降低了穿刺并发症,减轻了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采血法在众多采血方法中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作者:曹万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孕妇妊娠末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末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妊娠末期孕妇的睡眠障碍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与指导,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阿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干预后研究组孕妇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较亦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的孕妇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后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新生儿阿氏评分则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孕妇在妊娠末期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和负性情绪,护理干预对孕妇妊娠末期睡眠质量的改善能发挥积极的影响.

    作者:陈昌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四逆散合汤加减治疗中风患者肝郁脾虚证疗效观察

    现代中医理论多将“抑郁症”等同于“郁证”;将抑郁症的基本病机归于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发生肝气乘脾、肝损及肾,气滞痰凝、血瘀,因实致虚等病机变化;中风后肝郁脾虚证主要表现为:表情抑郁、胸闷太息、倦怠乏力、入睡困难等体征;现代中医主要采用“疏肝解郁、健脾安神”的方法.笔者多年来依据中医理论,采用四逆散合汤加减临床治疗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汤中“桂枝”与“芍药”相配,共奏宣通心阳、调和营卫之功.“炙甘单”振奋温振心阳,鼓舞气血,温通血脉;“合龙骨、牡蛎”则动中兼静,动以通阳,静则安神,诸药相辅相成,使通阳与安神相得益彰.

    作者:孙喜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肺炎疑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重症监护分析

    目的:对患有重症肺炎并表现出急性呼吸窘迫的患者展开重症监护,研究护理要点,旨在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有效程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共64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护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重症监护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研究护理过程中的注意要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及其家人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重症监护方式应注意的要点较多,但辅助治疗效果较好.护理人员要加强研究,并将这种监护方式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老年患者面肌痉挛治疗上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对老年面肌痉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采用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400例,以65岁年龄为分界线,等于高于65岁的120例为观察组,低于65岁280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性别、病变、住院时间等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9.17%、96.07%,并发症率分别为0.83%、3.93%.结论: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属于效果好的一种治疗方式,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赵国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

    根据国际(GINA)方案,儿童哮喘是包含两个年龄组的哮喘患儿,一是小于5岁的小年龄组,二是大于5岁的儿童组.儿童哮喘与成人哮喘有许多相同点,如定义病理机制,病程自然发展规律等,但也有许多不全相同之处.由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哮喘与成人哮喘的发生,发展规律是相同的.当儿童暴露于致敏原的环境,机体被致敏后,气到产生慢性炎症反应.致敏原多种多样,可以是气源性的,也可以是食源性的,可以是非细菌感染的化学物理因素,也可以由感染引起或诱发.感染中病毒及胞内菌是公认的病因或触发因素.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公认与小年龄组患儿的喘息息息相关;大年龄组则与支原体,鼻病毒密切相关.

    作者:杨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切口撬拨复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采用小切口撬拔复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经6~20个月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天峰;杨波;郝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如何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

    目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合理用药.方法:分析临床用药不合理用药因素及药师在临床不合理用药中的作用.结果:药师在临床用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药师的工作积极性可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结论: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重视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作者:姜敬爱;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构建卫生事业管理学实训系统的研究

    随着当前的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革,使得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面向实践性人才,则要求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重自己的实践能力,所以面对即将毕业的学生需要从其实训的时候加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与工作的学习,通过建立管理学的实训系统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技能的学习,本文就卫生事业单位建立起的管理学实训系统来研究学生们在其中的学习情况,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从培养学生们的基本技能出发,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实训,促使学生学习到更加符合社会要求的技能.

    作者:夏克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颅脑损伤临床麻醉处理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特点以及麻醉方式,探讨有效的麻醉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的麻醉方式、麻醉有效时间、麻醉药使用时间以及患者清醒时间.结果: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麻醉效果良好,围术期未发现因麻醉死亡患者,术后意识苏醒迅速,10例患者术后病情加重或合并其他部位严重损伤而死亡,死亡率为10%,6例轻度残疾者,4例重度残疾者,植物人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治疗有效率为80%.结论:术前全面检查与评估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加强围术期的麻醉管理,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用量,严密监测术中、术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从而保证患者围术期的安全.

    作者:卢炳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晨尿与随意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损害患者晨尿与随意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变化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7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及随意尿的mAlb进行了联合检测,并与52例健康查体者作对比.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晨尿、随意尿mAl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意尿与晨尿mAlb的联合检测,能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作者:田艳芳;张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的因素进行讨论.方法:对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进行两周的治疗,对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h血糖、HbA1c等均显著下降,而Homa-β则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前,胰岛素有所下降,治疗后明显升高.结论:胰岛素β细胞的功能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改善.

    作者:赵正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血管瘤不典型MRI表现分析

    目的:加深对肝血管瘤(Hepatic Henmangioma,简称HHE)不典型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1月至2012年5月.间诊断可靠的HHE资料177例.结果:不典型HHE并不少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形态不典型:a.斑片状HHE;b.收缩状HHE;c.不规则形HHE;②信号不典型:a.无“电灯泡征”;b.质地不均匀;③恶性生长;④多发HHE.结论:由于HHE发生和病理表现的多样性,MRI上可呈现出多种不典型类型,仔细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合分析其它有关资料,多数病例可确诊.

    作者:方华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开展优质临床药学服务的初探

    目的:探讨医院如何开展优质的药学服务工作.方法:分析本院药学服务工作的发展变化,对医院开展优质临床药学服务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必须发生改变,在医、护、患者间加大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和指导.结论:临床药学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模式,提供药学信息咨询服务,来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孙嘉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探析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护理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患者疾病康复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对一定数量的,具有不同病症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后,大部分精神病患者能够形成对自己疾病的正确认识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治疗的效果.结论:正确的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治疗,加速其康复的进程.

    作者:郭亚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精神科护理记录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精神科临床护理记录,既是检查和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又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且在法律上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因此,不认真记录或漏记、错记等均可能导致误诊、误治,引发医疗纠纷.

    作者:王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手法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手法.方法:对我院23例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进行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联合治疗,并施以三位一体的护理方式.结果:23例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治愈率为82.6%,病人整体满意度为86.9%.结论:对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综合有效的护理能提高痊愈率.

    作者:刘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7例COPD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帮助有效戒烟、长期氧疗、呼吸道护理、呼吸训练等.结果:经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121例,有效率95.3%.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及呼吸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明真;潘秀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