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体会

范明真;潘秀春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7例COPD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帮助有效戒烟、长期氧疗、呼吸道护理、呼吸训练等.结果:经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121例,有效率95.3%.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及呼吸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胃乐新与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胃乐新颗粒与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到2013年4月消化内科收治的75例消化性胃溃疡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为3组,每组25人,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包括胃乐新组和兰索拉唑组.胃乐新组单纯给予胃乐新颗粒治疗,兰索拉唑组单纯给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实验组给予胃乐新颗粒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所有患者均在5周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记录两组数据,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胃乐新组显效的患者有12例,有效的患者有5例,无效的患者有8例,总有效率为68%;兰索拉唑组显效的患者有15例,有效的患者有7例,无效的患者有3例,总有效率为88%;实验组显效的患者有21例,有效的患者有3例,无效的患者有1例,总有效率为96%.3组结果对比,实验组疗效明显好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胃乐新组和兰索拉唑组,说明胃乐新颗粒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共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时期公安边防部队官兵心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犯罪案件也逐步高发,执法执勤的难度加大,导致边防官兵心理压力增大,多种心理问题层多.因此缓解官兵的心理压力、促进官兵的心理健康、促进警营和谐成为现实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作者:徐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了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27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实施了术菌和术后护理、以及结合出院指导的方法.结论:我科长期开展鼻内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崔霞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和减压方法

    笔者对我院急诊护士近年来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和采取减压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说明.及时对急诊护士进行心理压力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减压能更好的保护护士的身心健康,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老年患者面肌痉挛治疗上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对老年面肌痉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采用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400例,以65岁年龄为分界线,等于高于65岁的120例为观察组,低于65岁280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性别、病变、住院时间等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9.17%、96.07%,并发症率分别为0.83%、3.93%.结论: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属于效果好的一种治疗方式,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赵国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2例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上报的32例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8例(56.25%),女14例(43.75%);年龄小者28岁、大者85岁,其中50岁以上患者占68.75%;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短在1 min之内,慢连续用药3d后出现,其中用药30min内出现者21例(65.63%);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损害(9例),其次是呼吸系统损害(7例),心血管系统损害少(1例).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不良反应也不能忽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毛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医治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六十二例确诊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治疗,其中这六十二名新生儿患者是2009年至2011年之间收治的.治疗包括三项针对该病的处理手段和五项对该病的疗法支持手段.前者包含减轻颅内压、控制惊厥和脑干症状的消除.五项包括低血糖的纠正、体液的补充、氧的提供、酸中毒的纠正和低血压的纠正.结果:这六十二名新生儿患者的缺血缺氧性脑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医疗效果,并且这六十二名新生儿的神经后遗症的发病概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减轻.结论:新生儿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将病情加以控制的,对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患者,我们应当密切的观察他们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这对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金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昆仑路街道的雅典娜社区、碧水云天社区、永升花园社区中各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15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值、服药依从性、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值,同时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有助于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文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

    目的:对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抽取2010年4月到2012年9月在我院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患者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加温冲洗(35.48±1.40℃),对照组行室温冲洗(26.25±0.79℃),术后两组均持续冲洗膀胱,观察两组的膀胱冲洗量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之后,在膀胱冲洗液量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痉挛以及血块堵管出现率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TURP之后,利用加温冲洗(温度为35.48±1.40℃)膀胱,能够使患者在术后的不良反应得到减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郑冰;薛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术后切Ⅵ内出血3例,喉返神经损伤4例,甲状旁腺损伤导致低钙血症3例.结论:加强对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加强术后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晓伟;王善夫;欧阳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在骨科护理中运用预见性护理指引的临床效果,提高扩理质量,为患者突发性并发症的抢救节约时间.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013年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骨科患者共104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产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了解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在满意程度方面更优.结论:预见性护理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较好,且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改善护患关系,适合在临床护理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运用

    临床路径是一种医护规范,是对特定的病种或病例的标准化医护计划,即对某一疾病的大多数患者有效及有效率之照顾流程之共识[1].它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计划、执行、检查及修正循环过程[2],是提供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进行,减少漏项、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2012年1月-2013年6月对我院140例妇科手术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腔镜在治疗药物流产不全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治疗药物流产不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住院的药物流产不全194例患者按手术不同方式治疗分2组,A组(102例)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B组(92例)行常规清宫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宫腔镜治疗药物流产不全较常规清宫治疗出血量少,术中并发症少,一次清宫成功率高,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治疗药物流产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锦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的临床分析疾病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某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带菌药物应用情况,提高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了某医院在2010年-2013年期间肾内科住院患者,对其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对观察数据的分析使医院更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规范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发挥药物大疗效、降低治疗和预防成本.

    作者:谢惠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从2009年的6月份到2012年的12月份收治的70名患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临床上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回顾,并分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顺利完成的病例数上明显比较多,中转开腹率比较低,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来治疗急性的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良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配合的方法.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和查找相关资料将5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配合的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腹腔镜手术它与传统的手术方式不同,是高科技在临床手术学科中应用,它更多依赖设备与手术器械,所以护士术前必须熟练掌握操作各种设备、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及程序,才能减少术中的失误,熟练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王玉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血宁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9例疗效观察

    所谓心绞痛就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的、急剧的,以发作性心痛和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如果未能采取合适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将会引发心肌梗死,甚至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近年来,我们采用舒血宁联合常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9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25例体会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入院诊治的25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采用的溶栓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5例患者溶栓治疗后17例血管完全再通,5例血管部分再通,3例血管未再通.尿激酶溶栓总有效率为88.0%.25例患者的NIHSSS评分在溶栓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5例患者溶栓治疗前NIHSSS平均分为(12.5±1.3),溶栓治疗后NIH-SSS平均分为(3.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966,P<0.05);完全再通组17例患者行溶栓治疗后,脑梗死体征完全消失,全部痊愈.5例部分再通患者溶栓治疗后即刻症状显著好转,15天后痊愈.3例血管未通患者溶栓治疗后即刻无症状改善,15天后症状好转.结论:对患者进行妥善处理、充分的诊断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溶栓治疗是临床上医务人员处理脑梗死的主要责任.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营养指导对促进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意义

    目的:探讨营养指导对促进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指导、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营养指导.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营养指导护理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36%,总有效率及患者体内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养指导对促进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2组,患者均进行扩张血管、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使用倍他乐克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率、血压及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使用倍他乐克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率、血压及心脏功能,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祥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