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高血压病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杨铁燕

关键词:浅析高血压, 护理干预, 适当运动
摘要:通过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宣教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督导患者院外自我监督、自测血压,以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125例患者(男92例,女33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病史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125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中风先兆及防治

    本文通过中风先兆的涵义和病因病机两个方面对中风先兆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并描述了老年人中风先兆的临床表现,并从未病先防和即病防复两方面研究了老年人中风先兆的防治措施.

    作者:盘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避孕节育知识教育宣传的推广意义

    计划生育是我国现行国策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工程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必要要求.为了改变我国现有人口问题,必须要建立以计划生育政策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这样才能保证计划生育工作的有序开展.知识教育宣传是计划生育里比较实用的方法,借助知识教育宣待能够减小地方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本次分析了避孕节育知识宣传的推广意义,对相关教育活动提出可靠的意见.

    作者:孟敏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体温计在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管理与消毒

    目的:探讨体温计的集中消毒处理的效果与质量管理.方法:对使用后的体温计进行回收、清洗、干燥、用10分钟的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消毒处理.结果:体温计消毒处理时间短,周转快而方便,同时确保了体温计的消毒效果和病人使用安全.结论:对体温计集中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后,即减轻了临床护士非护理性工作,又通过专业人员处理后质量得到了保障.

    作者:陈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肿瘤科护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肿瘤是当今社会上被大家比较重视的一个病理知识,我们必须要通过降低肿瘤护理中的风险,使病人和医院,以及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都肿瘤这样的病情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方法:对肿瘤科护理安全的隐患进行分析研究,病情制定防范的有关措施.结果:使患者和患者的家属都能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提高其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和医务人员综合的护理知识、技术水平.结论:实施方案后,可以降低护理中的风险,并且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护理质量.

    作者:姜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 3年4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药吲哚美辛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金庆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48例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治分析

    目的:48例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其诊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分析患儿咳嗽原因,并对其采取有效的诊治对策.结果:小儿咳嗽的病因主要以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为主,其他病因次之.结论: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原因较多,病情较为复杂,要求临床工作者可采取有效的诊治对策以达到更好的治愈目的,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孔德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主动脉夹层诊疗

    目的: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症状进行分析,提高对其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终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19例患者的急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本病表现多种多样,提高认识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李文明;张明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关节活动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骨折愈合速度,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石文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癌射频消融术治疗护理配合的体会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9月-2013年6月以来患者行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的资料,共完成肺癌射频消融术治疗18例,其中病灶完全消融8例,不完全消融10例,术中并发气胸6例、出血两例、术后胸腔积液4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并对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配合及观察要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安全、有效、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治疗适应症的选择、娴熟的穿刺技巧、术中并发征的观察和护士熟练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邓青娥;刘向月;刘海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血管瘤不典型MRI表现分析

    目的:加深对肝血管瘤(Hepatic Henmangioma,简称HHE)不典型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1月至2012年5月.间诊断可靠的HHE资料177例.结果:不典型HHE并不少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形态不典型:a.斑片状HHE;b.收缩状HHE;c.不规则形HHE;②信号不典型:a.无“电灯泡征”;b.质地不均匀;③恶性生长;④多发HHE.结论:由于HHE发生和病理表现的多样性,MRI上可呈现出多种不典型类型,仔细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合分析其它有关资料,多数病例可确诊.

    作者:方华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腺肿块的钼靶X线及超声研究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钼靶X线与超声在诊断乳腺肿块中的作用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对比分析了钼靶X线及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作用,旨在探讨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钼靶X线对乳腺囊肿和纤维腺瘤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8、5.92,P<0.05).而两种方法对增生结节和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乳腺肿块的检出和诊断,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成像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作者:康刚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分析和比较在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的临床诊断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乳腺肿瘤患者92例,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和钼靶X线检测对其进行临床诊断,并就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和钼靶X线检测对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具有同等的价值.

    作者:李光辉;武伟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广安地区慢性咳嗽病因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广安地区慢性咳嗽的病因的构成及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对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186例进行病因分析,随访3个月,根据咳嗽症状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但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为有效.咳嗽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加重为无效为标准进行判断.结果:有明确诊断的169例,男性81例(占47.9%),女性88例(占52.1%),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47例(占27.8%)及PNDS(鼻后滴漏综合症)39例(占23.1%),胃食管返流36(占21.3%)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28例(占16.6%),感冒后咳嗽12例(占7.1%),3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诱发的咳嗽(占1.8%),2例慢性支气管炎(占1.2%),不明原因2例(占1,2%).58%一周后起效,93%一个月后起效,96%三个月有效,4%的患者无效,有效比率为96%.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症,胃食管返流,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广安地区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大部分给予合理治疗有效.

    作者:邓太兵;黄万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PFNA(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和DHS(动力髋螺钉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9月46例分别采用DHS内固定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对其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达到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均小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和PFNA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愈合时间短,髋关节恢复良好,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优于DHS,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东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378例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IgM、IgG检测的结果分析

    目的:对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IgM、IgG进行检测,并分析其抗体分型检测结果.方法:检测我院自2011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237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IgM、IgG结果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肺炎支原体IgM、IgG阳性625例.肺支原体IgM与肺支原体IgG均为阴性的有580例,单独肺支原体IgM阳性有320例,占13.46%;单独肺支原体IgG阳性有853例,占35.87%;肺支原体IgM与肺支原体IgG双阳性的有625例,占26.28%.结论:在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时,不仅需要检测肺炎支原体IgM,也需要检测肺炎支原体IgG,并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评定,根据患者临床治疗的各种因素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与分析.

    作者:韦振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炎症性肠病与胆石症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与胆石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的308例IBD患者(UC250例,CD58例)胆石症的检出情况及临床特点,并与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UC和CD患者胆石症的检出率分别为和33.2%和5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C伴胆石症患者发生于活动期者占81.9%,发生在缓解期者占18.1;CD伴胆石症患者发生在活动期占96.7%,而发生缓解期仅占3.3%.IBD伴胆石症患者与不伴胆石症患者在疾病严重程度及活动性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胆石症在IBD患者中检出率较高,是其比较常见的肠外表现之一,且与IB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期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对IBD尤其是CD患者应进行规范和系统的筛查.

    作者:张胜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艾灸穴位在预防化疗消化道反应的疗效研究进展

    化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必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多可引起消化道副反应,影响化疗进程.故积极防治化疗药物所致消化道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化疗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艾灸穴位疗法在防治化疗消化道反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获得了一定成就.本文就艾灸穴位在预防化疗消化道反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

    作者:袁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待产过程中有效沟通技巧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产妇对助产士的综合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助产士从单纯的接生和执行医嘱转向综合考虑服务对象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要求.产房工作对象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产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在国内各地医院和科室中均居首位.作为一个高风险的特殊科室,助产士对产妇从待产到生产每个环节都关系着母婴安危,同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规范的沟通,对患者的生产经历将起到药物所达不到的作用.因此,助产士要在工作中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真诚平等、耐心、细心的对待患者,及时有效沟通,掌握病人思想动态,消除病人恐惧和焦虑情绪,终达到母婴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率的目的.通过有效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医疗护理计划,对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20例手足口病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120例手足口病患儿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做出了回顾性分析,这120例患儿住院期间都做了C反应蛋白测定,把这120例患儿归为患儿组,并选取120例健康儿童做C反应蛋白测定,把这120例健康儿童归为健康组,分析对比两组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中单纯手足口病的患儿的CRP正常,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轻度升高,合并心肌炎患儿的CRP明显较高,患儿组的CR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儿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有利于诊断手足口病是否合并有其他感染,及早合理联用抗菌药物.

    作者:零培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房良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房良性肿瘤诊疗中乳腺微创旋切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乳房良性肿瘤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均采用乳腺微创旋切除诊疗.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共切除85个肿瘤,平均手术时间(10.3±0.3)min,术中局部瘀斑5例,不行处理自然吸收.4例局部血肿,平均直径(1.3±0.3)cm,自然吸收3例,1例穿刺抽液治愈.平均随访1年,成功随访40例,再次行围创旋切术1例.结论: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腺围创旋切术诊治,临床效果理想,不良反应低,可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周迎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