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钦;刘良珍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提高社区对本病的认识及防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筛查并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65例患者病情及采取的相应防治措施.结果:61例患者跟踪观察血压及临床症状有效改善,3例转诊,1例失去随访.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经过早期预防及积极治疗,孕妇和胎儿多能保证健康安全,但治疗不及时或病情严重,将危及母婴的生命,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朱彦葳;张莹;李金玉;栾卫红;黄淑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士安全用药影的响因素.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调查该院所有在岗的护士、实习生以及进修人员,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用药安全与否受查对制度、医嘱、药理知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因素的制约.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职务职称的提高而增强,差异具有明显性(P<0.05).结论:为了保障护士能够安全用药,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在安全、责任、药理知识、医嘱、监察制度等方面的培养.
作者:张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文章通过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及主要诊断标准,提出高血压病患者护理计划及措施.
作者:刘良珍;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综合护理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的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随机选取30例产妇,她们的年龄在21-35岁之间.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产妇产后子宫收缩的临床状况进行有效观察与分析,根据产妇的产后子宫收缩真实状况采取综合护理的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护理,30例产妇的产后子宫收缩状况得到有效恢复,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产妇与婴儿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结论:在产妇生产后利用综合护理措施对产妇进行护理,有助于子宫收缩的恢复,降低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产妇与婴儿的生存率.
作者:张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以羊种布鲁氏菌引发的布病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也是常见的实验室源性病原体,布鲁氏菌已经被列为B类病原体,每年都会出现新发地和复发地相关报道.因布病带给畜牧业和动物产品公共卫生安全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研究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的有效措施,能有效降低动物布病的发生,进而降低人布病的发生机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振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服务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存在的意义、病人的价值.护理工作通过对妇科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提供人性化服务,融洽了护患关系,降低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广大妇女病人的信赖,实现了医患双赢.
作者:刘玉梅;敖旭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对彩色超声诊断严重联体双胎1例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克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方法:以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本科收治的20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象,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咳嗽是突出的表现,肺部阳性体征常缺乏,多伴有其他脏器损害,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均有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的98例患者和对照组的30例患者的心率震荡测值结果,然后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组的23例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存活组的75例患者的心率震荡测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作用.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震荡初始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震荡斜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组患者的震荡初始较存活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组患者的震荡斜率与存活组患者相比,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自主神经受到了明显的损坏,其损坏程度与心脏功能的受损程度相当.窦性心律震荡能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分析、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何元增;许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8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而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92.5%.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无可比性(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数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中西医在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上,都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是中医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依从性好、安全、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祖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思路.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88例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氟西汀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干预,待干预后第6周末,向两组患者发放抑郁测评量表(SDS)进行抑郁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当天SD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待干预后第6周末,研究组SDS评分为(53.17±5.02)分,对照组为(60.38±4.86)分,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抑郁症伴失眠患者而言,采取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是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案,临床疗效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提高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及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回顾性就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31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影像资料浅析如下.
作者:徐金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观察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颈部深度烧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颈部深度烧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并且总结对此类患者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45例患者在气管切开治疗与护理后痊愈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科学合理的医疗护理是救治患者的前提,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减轻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28例,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克拉霉素250mg/d)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14例.连用1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6MWT结果随着疗程推进稳定且略有改善,对照组患者6MWT结果随着疗程推进逐渐递减,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急性发作共3例(21.4%),对照组共9例(64.3%),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长期小剂量应用克拉霉素可改善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基层医院研究使用.
作者:周旭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本身具有酪氨酶激酶活性,一旦与表皮生长因子组合可启动细胞核内的有关基因,从而促进细胞分裂增殖.EGFR是原癌基因c-erbB1的表达产物,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该家族包括HER1(erbB1,EGFR)、HER2(erbB2,NEU)、HER3(erbB3)及HER4(erbB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细胞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笔者收集老年大肠炎性黏膜、腺瘤样息肉和大肠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检测,旨在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系.
作者:王勇;杨忠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科病人应用封闭负压引流 (VSD)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8例四肢皮肤缺损、感染、长期不愈合的创面进行清创及VSD治疗,术后加强对封闭负压引流装置的管理并观察患者预后.结果:16例患者经过1次VSD治疗后创面肉芽生长新鲜,2例患者经过再次VSD治疗后创面肉芽生长新鲜,经过游离植皮,创面完全闭合.结论:对于四肢皮肤缺损、感染、长期不愈合的创面使用VSD治疗,能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而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尤其是术后加强对封闭负压引流装置的管理,是创面早期愈合的关键.
作者:徐姬娟;赵志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肠道水化法对骨肿瘤病人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骨肿瘤化疗的病人3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行常规化疗,实验组16例行肠道水化法,比较2组肝肾功能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化疗后,肝肾功能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谷丙转氨酶(ALT)(34.3±5.1vs36.8±6.7u/l,t=0.350,P=0.76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GT)(62.8±5.7vs60.4±6.1u/l,t=0.370,P=0.413),血尿素氮(BUN)(26.1±3.4vs24.2±2.7,t=0.534,P=0.376),血肌酐(Scr)(163.8±9.7vs169.9±12.7,t=0.387,P=0.376)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骨肿瘤化疗病人实行肠道水化法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陈仙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就自拟虫藤风湿汤治疗痹病进行了探讨.
作者:彭建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抗凝治疗、神经细胞保护及溶栓治疗,选择69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凝血指标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过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选择适合的临床治疗方案,可取的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任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出了吸烟,额外的危险因素参与其中.肺癌的研究小组在世界各地寻找存在于肺癌中的HPV基因组,其从0%变化到100%的检出率,取决于所采用技术手段和所用的引物组.肺癌病例研究中,22%检出HPV DNA,主要在鳞状细胞癌,经常发现的致癌性HPV16型和HPV18型.严格来说,HPV DNA的检测是不足够单独确认的病毒在这个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因为HPV导致肺癌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其阳性病例的肺癌细胞株的建立对于研究病毒转录过程和扩大我对于其致癌过程的理解将是一个有价值的模型.
作者:陆兴热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