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山;孙卫
本论文通过研究临床护理路径与一般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不同效果,为临床护理护理路径的应用提供临床参考资料.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本文选取32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平常组和研究组2组,各16例.比较2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平常组.
作者:刘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对76根多处肋骨骨折病人切开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76例行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病人,均治愈出院,效果满意.结论:行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病人,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疾病的出现,促进机体恢复,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邹维;饶长秀;汪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2%.观察组肩部疼痛、呕吐、胆漏、切口渗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物越来越关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已经成了医生和患者在选择药物时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提出了安全用药的一些实用措施,以减轻药物毒性对人体的危害,从而提升临床用药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姜海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甘露醇不良反应致急性肾损害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致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用药后48h或72h即出现恶心,甚至呕吐,并逐渐加重.患者尿常规:尿蛋白(+)~(+++)16例,血尿(+)~(++)19例,管型尿7例.同时检测血尿素氮9.4~29.1mmol/L,血肌酐201~807.1mmol/L.经积极治疗后,所有患者肾功能检查完全恢复正常.结论:临床使用甘露醇静滴时要注意输注速度不宜过快、剂量不宜过大,并注意补充适当的水和电解质,对于高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慎用甘露醇.
作者:王继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在医院的门诊中构建完善的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机构,构建健全的静脉输液制度,并有效规范各个环节的管理,对于出现的静脉输液风险事件进行原因分析、质量改进与评价,并对全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科学预防静脉输液风险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教育.结果: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实施之后,静脉炎、给药错误、药物渗出、针刺伤以及输液反应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实施之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将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方法应用到医院门诊管理中,有助于降低输液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蔡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的心理反应及相应的护理评价,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机械通气82例清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心理反应和实施的临床护理效果,随访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的主要心理反应包括紧张、恐惧、急躁与焦虑、强烈的不安全感、孤独、抑郁、无助、甚至绝望,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抵触心理,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治疗后随访患者的满意度,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均有各自的心理反应,针对不同心理反应实施有效的护理对减轻ICU患者的应激反应具有重要意义,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整合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8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应用腋下小切口术实施治疗的观察组和应用常规开胸手术实施治疗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带管时间、杜冷丁用量、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本组患者均没有产生并发症.结论:自发性气胸应用腋下小切口术实施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了疾病的痊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龙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4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患者经过护理后,治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3例,无死亡病例,效果满意.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全面的综合护理是快速缓解病情,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腰第十二肋切除第十二肋骨切口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6-2012年我院泌尿外科采用经腰第十二肋切除第十二肋骨切口手术患者50例,其中男性28人,女性22人;年龄在17-68岁,平均47.6岁;左侧27人,右侧23人;复杂性肾结石15人,肾癌9人,脓肾7人,肾盂癌6人,上尿路畸形4人,肾上腺肿瘤2人.连续硬膜外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健侧90 侧卧位,沿十二肋骨中线作切口并向腹壁延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再切开背阔肌及后下锯肌,切开骨膜,游离十二肋骨,在肋骨角内侧剪断肋骨.结果:50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胸膜损失气胸,发生率6%,经修补、抽气或放置闭式引流管后均在短期内痊愈.对患者未造成不良预后.全部病例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张力性气胸,脓胸等并发症,无1例死亡,均好转出院.结论:经第十二肋切除第十二肋切口是一种术野良好,并发症较少的安全可靠的手术路径,可在多种泌尿系统疾病中使用,尤其是肾脏、肾上腺手术[1].
作者:杨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服务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存在的意义、病人的价值.护理工作通过对妇科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提供人性化服务,融洽了护患关系,降低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广大妇女病人的信赖,实现了医患双赢.
作者:刘玉梅;敖旭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112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腹腔镜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手术当中,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并且术中对患者组织创伤小,术后患者康复快速,有效地控制了并发症发生机率,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是比较理想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法.
作者:哈斯也提·木沙;吐尔逊阿衣·阿不力米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及分析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肠梗阻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机械肠梗阻,1例血运性肠梗阻,1例麻痹性肠梗阻,分析总结急性肠梗阻的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结果:在6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64例患者得以治愈,2例患者得以好转,1例患者未治愈,1例患者死亡.结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的过程中,必须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但凡有绞窄性肠梗阻出现,那么应及时的进行手术,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后治才;白学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应用观察.方法:总结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麻醉方法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所有患者按照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8例2ng/mL,B组18例4ng/mL,C组18例6ng/mL,三组患者术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和睁眼时间,后统计学方法检验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三组术前麻醉意识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明显大于A组(P<0.05).C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优秀的麻醉效果.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向浓度均为2ng/mL时为适宜剂量.
作者:白香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羟基脲与a-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羟基脲与a-干扰素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羟基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学、细胞遗传学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减轻、消失及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羟基脲与a-干扰素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血液学与细胞遗传学情况,且药效更快,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周青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针对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高,慢性病患者盲目地进行一些健身运动的现状,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给慢性病患者在进行健身运动时提供一些科学的依据和指标,从而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身体素质,生活质量以及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李存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肾脏是我们人体内部主要的排泄器官,对我们人体具有极大的作用.肾脏和输尿管、膀胱、尿道等三个器官组成了我们的泌尿系统,使我们人体内环境维持恒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加强对肾脏的护理,在生活中,假如我们不注意,肾脏会很容易引起疾病.比如身体的变态反应、感染代谢的异常等等,都能引发肾脏疾病.近年来,肾脏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我们必须按照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对病人的治疗,是病人早日摆脱肾脏疾病的烦恼.
作者:曾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研究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抽取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血压情况及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其焦虑、抑郁状况,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瑞替普酶联合普通肝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再通率与血管再通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血率为6.45%,对照组出血率为22.58%,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降低出血率,促进疾病治疗.
作者:李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及针刺方法,对照组只使用针刺方法.两组均连续治疗20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4%和83.3%,治愈显效率分别为66.7%、41.6%.两者相比前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熏蒸加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作者:马世玉;程凤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