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规剂量氨茶碱静滴诱发心率失常2例

汪翠玲;马良娟

关键词:
摘要:氨茶碱是临床常用的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虽然我国目前仍首选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哮喘,但它的局限性目前也已经被重视.
西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镇痛泵缓解膀胱痉挛痛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经膀胱摘除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性收缩痛是患者大的痛苦,也是导致切口及前列腺窝出血的主要隐患;一般的镇痛药解痉药难以缓解这种痉挛痛,我科对30例经膀胱手术患者采用术后留置镇痛泵48~72小时,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小,病人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夏雪兰;黄丽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常规剂量氨茶碱静滴诱发心率失常2例

    氨茶碱是临床常用的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虽然我国目前仍首选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哮喘,但它的局限性目前也已经被重视.

    作者:汪翠玲;马良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原地区脑出血病人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

    我院地处海拔2801m青藏高原,大气压在71.6kPa以下.自1998年-1999年12月,我科对38例脑出血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梅;原爱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慢性缺氧性心肌损害Q-T离散度(Q-Td)的改变

    为探讨慢性缺氧对Q-Td各指标的影响,对慢性高原性心脏病(Chronic high -altitude heart disease CHAHD)患者113例的Q-Td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150例高原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及CHAHD组汉藏族之间进行比较,统计两组合并其它疾病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CHAHD组Q-Td各指标均显著长于高原健康人组(P均<0.01),CHAHD组汉藏之间Q-Td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CHAHD组合并各种其它疾病总的检出率和各种心律失常总的检出率均较高,分别有68例(60.18%)和56例(49.56%),异位搏动心律失常共18例(15.93%).室早,结早,房早,房颤,房扑,房速均有发生.结论:CHAHD组由于慢性缺氧对心肌的损害,使心肌存在着复极不均一性和心电不稳定性,产生各种心律失常,导致Q-Td值增大.因此,Q-Td各指标的改变可以作为了解缺氧性心肌损害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作者:贺斌;杨利辉;扎西平措;宋嘉;高咏梅;黄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服药中值得注意的护理问题

    口服药是临床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的药物种类繁多,新药不断出现.相应的用药方法和要求也不断更新和复杂化.怎样才能做到正确有效地进行服药,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作者:林敏;郭向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民族地区医疗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也把医疗体制改革纳入了工作日程.民族地区受地域、经济和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其医疗体制改革应在符合国家总体医改政策而又不影响民族地区医疗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者:杨红;罗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染发剂所致头面部接触性皮炎3例

    随着我区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的改变,对头发的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染发已经很普遍,但由染发剂引起的接触性皮炎也越来越多见.现报道染发引起头面部过敏3例.

    作者:大索朗次仁;次仁卓玛;巴桑琼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脑出血后继发缺血性脑梗塞33例临床分析

    自1997年1月-2000年5月,我科共收治出血量大于30ml[按出血量(ml)=π/6×1×s×层数计算]的半球出血126例,经对比发病3天内与15-21天时的两次CT片,发现新增加低密度脑梗塞灶48个,表明脑出血后及治疗过程中易于发生缺血性脑梗塞,现分析其发生原因及临床资料如下:

    作者:赵相标;杨永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

    患者女,40岁,已婚,个体,住院号:4013721.因下肢溃疡四年,全身皮疹面部红斑二年,于2000年2月13日入院.患者96年无诱因出现乏力,右下肢肿胀,夜间咳嗽胸闷心悸,外院血管造影示股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温志惠;孙凌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胸痛观察及护理

    在临床上的胸痛是多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出现而突出的症状,梗死范围愈广泛胸痛就愈剧烈,病情就愈严重,因此作为一个临床护士在观察病情时一定要密切观察心肌梗死病人的胸痛程度,对了解病情及其衍变帮助很大,同时胸痛也明显影响病人的情绪,心肌耗氧量,病程和预后,所以,做好胸痛的护理,对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预后很有益处,我们通过胸痛患者的细致观察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初步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正华;陈玲;杨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藏民族文化背景病人的护理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仅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9.66%,其中藏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5.1%,是藏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藏族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的民族,并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如何对他们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的病人进行高质量的护理,是多民族地区护理工作者不断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旦志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呼吸、心跳骤停后62分钟抢救成功1例

    患者女性,14岁,因左中、无名、小指疤痕挛缩畸形1年收入我院骨外科病房,后在左臂丛麻醉下施行挛缩屈侧疤痕松解加植皮术,手术顺利,术后回病房测血压16/10kPa,患者一般情况好,护士遵医嘱做低分子右旋糖酐试验,结果阴性,当低分子右旋糖酐滴入约20ml后患者即感胸闷、憋气、呕吐,继之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查体:血压0,全身青紫、呼吸停止,心音听不到,初步诊断: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平卧、吸氧、行心、肺复苏,予以副肾素、氟美松、心脏三联、速尿、呼吸兴奋剂、多巴胺、654-2、阿托品、小苏打、甘露醇等药物,行气管插管,抢救20分钟,心音仍听不到,后又重复应用上述药物其间不间断心肺复苏,心内注射副肾素后分别选定200J、300J电除颤6次,在第7次200J状态下电除颤成功,心脏恢复窦性心律,心率155次/分,血压19/12KPa、10分钟后出现自主呼吸,共抢救62分钟.

    作者:周延民;刘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褥疮贴在外科大手术中的应用初探

    本文对100例外科大手术中应用褥疮贴病人进行统计,发现应用褥疮贴后,术中病人的褥疮发生率为零,并对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与讨论.结果表明,应用褥疮贴是术中预防褥疮发生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苟小清;罗绍华;赵淑珍;谭永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石碳酸在临床创口愈合中的应用及评价

    临床上常遇到创口、伤口常规处理经久不愈的棘手问题.本文报告30例采用医用50%石碳酸处理,结果1-4次痊愈,无毒副作用.对石碳酸的作用机理、处理适用范围和注意点进行了讨论.

    作者:李德东;钱建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糖尿病诊断与分型的新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当今世界的流行病,其患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在全球至少有1.2亿人患2型糖尿病.糖尿病是大多数国家中死亡率高的五大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蒋磊;杨利辉;胡学军;杨思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肺结核与肺癌并存3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老年肺结核并存肺癌的患者有逐年增多趋势.老年肺结核与肺癌并存,在临床上与单纯肺结核或肺癌有许多相似之处,误诊,漏诊时有发生,现就我院近10年来住院的32例肺结核并存肺癌患者作临床分析.

    作者:黎学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西藏地区藏族急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其危险因素,日趋得到重视,国内外报道很多,为了解西藏地区ACVD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其发病机理,为积极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收集了近十五年我科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人,择其资料较完整的124例,作临床回顾分析,探讨西藏地区藏族急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加永泽培;扎巴;阿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清HA、PCⅢ检测对肝硬化的诊断意义

    对1997年至1998年的97例肝病患者,笔者采用了放免联合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以探讨其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作者:喻可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体外循环手术中自体血回输的应用

    体外循环手术中库血使用量大,交叉配血频繁,转流中血球破坏严重,这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也增加血液污染机会和血型不符的可能,更重要的是易感染血源性传染病,引起输血并发症及免疫抑制等.我院针对以上问题,从1991年-1999年对146例患者实行了体外循环手术中,先采集患者未经心肺转流的血液,待转流结束后再将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疗效,不但节省了血源,减少了污染及血源性传染病的感染机会,而且提高了血液质量,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陈月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与手清洁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它是指病人在住院过程中获得的感染,也包括出院之后才出现症状者.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条件致病菌,感染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自身感染),其患病率高(9%以上),病情复杂,诊治不易.它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日,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有的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我院于1998年成立了以院长为领导的医院感染小组对各科室病区进行监控抽查.

    作者:郭向琴;林敏;陈菊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西藏医药杂志

西藏医药杂志

主管:西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西藏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