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柔肝抗纤颗粒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王逢民;徐仁根;李旭东

关键词:柔肝抗纤颗粒, 大鼠, 肝纤维化
摘要:柔肝抗纤颗粒由丹参、黄芪、五味子等中药组成,具有扶正化瘀之功效,临床上用于肝纤维化的治疗[1].为了考察其疗效,我们对柔肝抗纤颗粒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护理实习是实习护士理论联系实际,从课堂迈向临床的关键时期,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护生在校虽然学习了护理程序的理论,但在实践中,带教老师须引导护生适应新的护理模式.我们根据临床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带教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董绪兰;任景莲;黄爱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局部血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局部血肿的原因及相关对策.方法:对16例冠脉造影术后出现2cm×2cm以上血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高血压病史10例,过早活动3例,压迫不当5例,沙袋压迫不当有2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血肿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术者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压迫方法,术后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局部伤口,以避免血肿的发生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

    作者:钱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医学知识的枯燥乏味,笔者采用传授新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巧用设疑、应用幽默教学、运用拟人教法、妙解成语等方法提高医学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黄玉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门急诊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认知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2002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从9月1日起已正式实施.《条例》的出台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许多潜在的法律问题其实一直围绕着每个护理人员,这些隐患只要稍有不慎便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院门急诊护理人员岗位特殊而复杂,具体包括:各诊室的导诊护士、各治疗室的治疗护士、急诊科护士、药房护士、供应室护士等.为了解我院门急诊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我院80名门急诊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海英;唐正利;张玉;荀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工作中的行为举止要求

    护士的行为举止是护士职业道德的反映,是护士工作环境的要求,是服务对象的希望,是实施护理的要求,是护士素质修养的体现.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治疗效果.要求护士进行护理活动时必须做到亲、轻、稳、准、快.同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作者:焦裕美;徐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的整体护理

    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内镜下止血已成为常规方法.为了提高有效止血率,减少患者痛苦.本科于去年对26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止血全程的整体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红如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脑出血病人的分期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是老年人三大死因(中风、心脏病、恶性肿瘤)之一,绝大多数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引起,发生年龄大多在50-70岁之间,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我科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共收治病人160例,针对不同的临床时期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斌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护理配合3例

    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是近年来心外科医生在微创手术领域上开辟的又一片新天地.它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疤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深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我院应用此技术分别为三位房间隔缺损患者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梁华珍;陆慧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医院药房的服务

    医德医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影响医院的发展.药剂科可以说是医院医德医风的一个重要窗口,它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及经济效益.药剂科如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医院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药剂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服务.

    作者:何秀华;周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在临床带教中的实践与体会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深入,护理模式和工作内容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将整体护理理论和工作方法应用到临床带教中,让护生充分认识和实践整体护理的真正内容,使护生在结束临床实习走上工作岗位,能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关注病人,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吴建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38例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本院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以来,应用微波治疗妇科宫颈糜烂38例,术后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虹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心内科开展电话回访及健康咨询热线的护理体会

    目的:运用通讯工具开设电话回访及健康咨询热线,对心内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方法:患者出院前将所有的资料均作详细记录,利用电话热线提供咨询、帮助、指导等服务.结果:把整体护理拓展到社区、家庭,使患者能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巩固和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

    作者:徐蓓蓓;吴雪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总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经验,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主要内容有:①皮肤护理;②促进肢体血液循环;③选择合适的鞋,避免足部受伤;④外伤的预防及擦伤的护理.

    作者:盖东梅;盖凤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乳腺癌术后病人静脉化疗的系统化管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病人静脉化疗的一种系统化管理方法.方法:将15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成A组和B组.对A组静脉化疗实行统筹安排,积极预防的系统化管理,对B组按常规要求选择静脉穿刺,并按照静脉输液常规护理进行化疗.结果:实验表明系统化管理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论:有计划地进行静脉穿刺,保护性使用血管,并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药物外渗,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王燕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系统呼吸道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方法,预防和及时治愈术后肺部感染,使病人早日度过肺部感染阶段,进入康复阶段,为病人的大康复赢得时机.方法: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胸部物理治疗,及时有效的吸痰,气道湿化,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并全程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等措施对呼吸道进行系统护理,观察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持续时间以及意识恢复程度等.结果: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下降了9%,肺部感染的持续平均天数减少了8天,患者意识恢复程度有较大提高.结论:系统的呼吸道护理可有效地防治肺部感染,降低伤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韩红梅;邓小英;叶辉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护理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又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的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目前,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逐步升高,糖尿病足患者需截肢的人数比无糖尿病患者高15倍.糖尿病并发肢端坏症者约0.9%-1.7%,因此而被截肢者占了一定的比例.由此可见,加强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是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及截肢率的重要举措.

    作者:沈蔚俊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微波在鼻腔动脉出血中的应用

    鼻腔动脉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症状之一,来势甚猛,出血量多,比较急,血呈鲜红色,出血点可见波动,甚者呈喷射状.以往治疗是进行鼻腔填塞压迫止血,病人不愿意接受.现采用微波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云;王秀华;戚莎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排尿困难与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泌尿系统疾病,近年来,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的应用广泛普及,为了更好地解决手术过程出现的问题,我们对113例前列腺电汽化术后至一年内复诊中发生排尿困难者统计如下.

    作者:张治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喉全切除术后发音方法的训练

    喉癌是耳鼻喉科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方法一般分为喉全切除术或喉部分切除术.喉部分切除术,虽然丧失一侧或两侧声带,但还能发出有用的声音,而全喉切除术后的病人将丧失说话能力,因此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解决喉全切除术后的发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秀华;王淑云;谭亚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鼻咽纤维血管瘤虽属良性肿瘤,但生长扩张能力强,易侵及临近组织器官,瘤中除有大量纤维外,上有丰富的血管,可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我科自1986年至2003年间共收治患者3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大者50岁,小者14岁.术后并发大出血者2例,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云;戚莎菲;谭亚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