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病142例的X线诊断分析

赵正明

关键词:颈椎病, X线平片检查
摘要:通过对具有典型表现的142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研究分析,颈椎病应首选颈椎正侧及双斜位X线平片检查,它是一种经济、快捷、准确、可靠的检查手段.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泰素帝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体会

    泰素帝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药物之一[1],目前正广泛用于临床治疗.该药毒副作用较多,主要毒性在细胞更新快的组织中表现更明显[1],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室采取了具体的泰素帝治疗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新红;周峥嵘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高血压病人日常护理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心脑血管病变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致死、致残病因,而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导致靶器官损害,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以控制高血压为重点是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的主要出路.

    作者:宋瑜;范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柔肝抗纤颗粒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柔肝抗纤颗粒由丹参、黄芪、五味子等中药组成,具有扶正化瘀之功效,临床上用于肝纤维化的治疗[1].为了考察其疗效,我们对柔肝抗纤颗粒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逢民;徐仁根;李旭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护士的心理品质和心理护理技巧

    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轨迹和社会发展趋势,未来20年或30年,医学将发生很大变化,医学的任务将从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中心,在护理方面,护理模式已由功能性护理向系统化整体护理过渡,这些转变赋予了护理职能新的内涵.要达到系统化整体护理,心理护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要做好心理护理,护士需要有怎样的心理品质和对病人需要怎样的心理护理技巧是关键所在.

    作者:王晔洁;苏纯音;朱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三例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护理

    尽管目前已成功应用许多措施防止或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然而对于梗死区域的坏死心肌或无功能心肌,现有的内外科治疗手段却是有限的,近研究应用干细胞移植取代受损心肌细胞并建立新的血管来供血运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

    作者:戚晓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平均发生率约为22%,直接干扰透析的顺利进行,影响透析质量,甚至威胁透析患者的生命,是透析的相对禁忌症.如何有效防治透析中的低血压,一直是专业工作者竭力攻克的难题.1996年以来,我们通过对25例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观察,采取相应的防治和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翠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关于供应室一次性物品管理方法探讨

    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怎样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这一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一次性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去,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但是一次性无菌器具在我国使用还是初期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存在着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粗制滥造的产品进入市场,流入医院.所以必须正确认识一次性无菌器具的安全性,加强对一次性无菌器具的管理.在几年的供应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工作中,我们着重对一次性物品供应的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了有力的监控,切实保证了医疗安全:

    作者:华小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医学知识的枯燥乏味,笔者采用传授新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巧用设疑、应用幽默教学、运用拟人教法、妙解成语等方法提高医学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黄玉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患病率约占医院感染的15%,ICU病人约17-20%发生HAP.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HAP的患病率为8-54%.在医院感染所致的死亡中,HAP是主要死因,约占1/3-1/2.HAP90%为细菌感染.

    作者:杨利荣;杨欣悦;樊楚明;王雪娟;王建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现代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的新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温饱、满足生存将不再成为人们的追求,全而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种新形势下,提高生存质量,全方位保障身体健康将成为人们的理想目标,成为人类关注的第一主题.医院作为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阵地,其社会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同时,传统的运作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改革、创新,适时做必要的调整.门诊部作为医院对外服务的第一窗口,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和效益.门诊护理工作是门诊对外服务的重要内容,直接面对患者并为他们提供服务.因此,门诊护理及其管理应该成为医院综合管理的重点.

    作者:靳杭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156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依从性与相关因素分析

    对156例需要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从文化程度、性别、糖尿病知识及其强化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强化治疗依从性主要与病人掌握的糖尿病知识、经济状况及所用药物、所用治疗仪副反应等有关.说明临床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根据病人经济条件及个体差异合理选择用药,以提高其强化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乃娟;李佳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新时期临床带教老师特征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带教老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既是教育的设计者、指导者,又是学习的促进者、评价者,也是学生的伙伴、帮助者.因此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临床带教中老师应具备的特征如下:

    作者:钱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酒精中毒的救治及护理体会

    一次大量饮酒可至乙醇急性中毒,及时合理的综合治疗可使患者迅速痊愈.我院2001年-2003年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28例,现将其救治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汉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院前急救与转运的观察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急性期,病情重,发展快,心电极不稳定,极易产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病,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因此,对于AMI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抢救各种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收集了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我中心院前急救的46例AMI病人,均因早期诊断,治疗,坚持严密的观察病情,对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现早,处置及时,均安全送达医院.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优质服务路径(ENSP)在住院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路径(Excellent Nursing Service Pathway,ENSP),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在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层面,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提供方便、温馨、舒适的护理,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促进病人康复和维持健康的身体状态的护理过程.我院护理部于2004年尝试运用ENSP,为临床住院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丹;江敏;何婷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对青光眼患者生活护理的点滴体会

    目的:通过对青光眼患者的生活护理,起到帮助患者不发病或减少发作次数的作用.方法:①心理护理;②饮食护理;③环境等其他方面.结论:适宜的饮食,良好的环境,开朗的性格对预防青光眼的发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夏枯草配对入药的临床治验

    夏枯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冬至后苗,交夏至便枯而得名,于未枯前采带花的果穗入药.其味辛苦性寒,入肝胆经,具有清肝胆、散郁结之功,集补泻消散于一体.笔者不揣疏漏,试就夏枯草配对入药的临床经验,略陈管见,以求正于同道.

    作者:相芳;黄浩;曹慧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高膨胀止血海绵在鼻腔出血及鼻腔术后的应用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属于急症,在激烈出血的情况下,病人及家属都会精神紧张,使出血加重.加之鼻腔表面麻醉和凡士林油纱条填赛,外鼻膨隆肿胀明显,头痛、头胀、发热,48小时后才能取出,取出后由于粘连又造成二次出血.护士必须镇静而不慌乱,热情帮助病人,细心的解释及安慰病人及家属.嘱患者前额部及鼻部冷敷,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病人更是痛苦难忍.

    作者:姬玉莎;李玉红;周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腹腔镜置管引流联合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Acute severs pancreatitis AS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由于起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迅速,并易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故在临床治疗上较为棘手.我院肝胆外科在2004年1-6月采用微创技术联合介入治疗ASP 5例取得较好效果,这期间护理技术及措施的落实至关重要,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保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兵;朱咏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局部血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局部血肿的原因及相关对策.方法:对16例冠脉造影术后出现2cm×2cm以上血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高血压病史10例,过早活动3例,压迫不当5例,沙袋压迫不当有2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血肿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术者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压迫方法,术后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局部伤口,以避免血肿的发生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

    作者:钱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