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病142例的X线诊断分析

赵正明

关键词:颈椎病, X线平片检查
摘要:通过对具有典型表现的142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研究分析,颈椎病应首选颈椎正侧及双斜位X线平片检查,它是一种经济、快捷、准确、可靠的检查手段.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高膨胀止血海绵在鼻腔出血及鼻腔术后的应用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属于急症,在激烈出血的情况下,病人及家属都会精神紧张,使出血加重.加之鼻腔表面麻醉和凡士林油纱条填赛,外鼻膨隆肿胀明显,头痛、头胀、发热,48小时后才能取出,取出后由于粘连又造成二次出血.护士必须镇静而不慌乱,热情帮助病人,细心的解释及安慰病人及家属.嘱患者前额部及鼻部冷敷,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病人更是痛苦难忍.

    作者:姬玉莎;李玉红;周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改良住院病人一览表的做法和体会

    住院病人一览表具有直观、一目了然的优点,至今在很多医院沿用,我科在除一览表上常规填写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诊断、参保或自费、护理级别、入院日期和住院病人男性用红色标签、女性用蓝色标签外,还增添了感染病人在标签一角加红点,易感染病人在标签一角加蓝点的做法,使一览表上病人信息更直观、更具体,便于护理人员在安排新病人时有意识地将感染的病人和易感染的病人分开,降低了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满意度.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胡月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慢支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支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8例,对照组40例,在静脉滴注先锋铋的基础上,使用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吸入鱼腥草注射液10-20ml,生理盐水20ml;对照组吸入庆大霉素80-160mg,霉蛋白酶4-8mg,地塞米松5-10mg,生理盐水10-20ml;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鱼腥草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支并肺部感染,效果较好,而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蔡淑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注重过程,强化监管使PIVAS可持续发展

    目的:改进输液配置过程,逐步建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室),实行集中配制和供应.方法:例举开放环境中行静脉药物混合配置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危害及强化监管,实施PIVAS在医院药学中的意义.结果;PIVAS提升了药学服务、延伸了临床药学.结论:加强监管可使PIVAS持续发展.

    作者:张惠芳;黄之训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总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经验,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主要内容有:①皮肤护理;②促进肢体血液循环;③选择合适的鞋,避免足部受伤;④外伤的预防及擦伤的护理.

    作者:盖东梅;盖凤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护理指导

    老年痴呆是指老年期出现的已获得的在本质上出现持续的损害,也就是由器质性脑损害导致的基本上不可逆的智能缺失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降低.并随年龄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老年痴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因此加强家庭护理是目前减轻老年性痴呆给患者带来痛苦,给家庭带来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现将本科室近2年来对病人家属实施的护理指导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张明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三例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护理

    尽管目前已成功应用许多措施防止或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然而对于梗死区域的坏死心肌或无功能心肌,现有的内外科治疗手段却是有限的,近研究应用干细胞移植取代受损心肌细胞并建立新的血管来供血运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

    作者:戚晓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PICC置管在血液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为化疗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和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和局部组织产生不良反应.方法:对31例血液科长期静脉化疗患者经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行PICC插管至上腔静脉给药.结果:31例患者31例置管成功,成功率100%,置管时间短7日,长20月(603天).结论:PICC置管是一操作方便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的深静脉置管术,并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血液病患者外周静脉网和局部组织的毒性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丽荣;刘红琼;郭爱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院前急救与转运的观察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急性期,病情重,发展快,心电极不稳定,极易产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病,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因此,对于AMI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抢救各种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收集了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我中心院前急救的46例AMI病人,均因早期诊断,治疗,坚持严密的观察病情,对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现早,处置及时,均安全送达医院.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160例疼痛病人的诊疗体会

    疼痛是很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往往是病人就医的主诉,它包括整体复杂心身感受,疼痛的病因很多,其中包括内因和外因,由于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不同,故对疾病的反应程度不成正比,对疼痛的认识要一分为二,它给病人带来痛苦,但又能反映疾病的实质,所以对原因不明的疼痛,不能简单的止痛,特别禁止使用麻醉止痛,这是处理疼痛病人的原则.

    作者:郭继焕;藏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集体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治疗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治疗康复的影响.方法:将临床80例患者分为二组,对照组35例进行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45例进行集体心理治疗.结果:观察组进行集体护理后,生存质量和继续生存率得到提高.结论:集体心理治疗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

    作者:孙优苗;薛心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诊室护理管理初探

    急诊室是医院的窗口,具备门诊性质又兼具病区特点,具有紧急抢救性、同步协作性、多科综合性以及社会关注、舆论敏感性的特点,作为护士长对于它的管理不能按部就班的使用病区管理模式,而应深入其中更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探索其内在的特性,应用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全面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以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

    作者:沈萍;刘海英;张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呼吸机治疗的护理

    我院2002年9月-2004年9月间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机械通气方法救治危重呼吸衰竭患者276例,其中男性126例,女性150例,年龄大的84岁,小的6岁,皆符合呼吸机应用标准[1],①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或低于正常的1/3;②潮气量低于正常的1/3;③肺泡生理死腔量/潮气量大于60%;④肺活量少于10-15ML/KG;⑤大吸气压低于-25CMH20;⑥氧分压低于60MMHg(面罩吸氧时);⑦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5MMHg(急性呼衰时).276例抢救获得成功217例.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不容忽视,现就临床使用呼吸机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王敏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典沙与凯舒特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新兴药物的发展,一些新型的抗生素药物不断研制并应用于临床,这些新药的配伍禁忌还未列入《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中.其说明书中药物配伍禁忌也没提到.我科一病人输完典沙后续加另一组含有凯舒特的液体时,莫菲氏滴管内液体出现乳白色混浊,随即出现白色沉淀,重新更换输液器后输入,病人未出现不良反应.当在两种药液之间加输其他液体后,输液管内无混浊现象出现,病人无不良反应.

    作者:赵风岭;许春华;王延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护理实习是实习护士理论联系实际,从课堂迈向临床的关键时期,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护生在校虽然学习了护理程序的理论,但在实践中,带教老师须引导护生适应新的护理模式.我们根据临床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带教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董绪兰;任景莲;黄爱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腹腔镜置管引流联合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Acute severs pancreatitis AS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由于起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迅速,并易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故在临床治疗上较为棘手.我院肝胆外科在2004年1-6月采用微创技术联合介入治疗ASP 5例取得较好效果,这期间护理技术及措施的落实至关重要,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保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兵;朱咏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乳腺癌术后病人静脉化疗的系统化管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病人静脉化疗的一种系统化管理方法.方法:将15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成A组和B组.对A组静脉化疗实行统筹安排,积极预防的系统化管理,对B组按常规要求选择静脉穿刺,并按照静脉输液常规护理进行化疗.结果:实验表明系统化管理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论:有计划地进行静脉穿刺,保护性使用血管,并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药物外渗,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王燕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系统呼吸道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方法,预防和及时治愈术后肺部感染,使病人早日度过肺部感染阶段,进入康复阶段,为病人的大康复赢得时机.方法: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胸部物理治疗,及时有效的吸痰,气道湿化,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并全程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等措施对呼吸道进行系统护理,观察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持续时间以及意识恢复程度等.结果: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下降了9%,肺部感染的持续平均天数减少了8天,患者意识恢复程度有较大提高.结论:系统的呼吸道护理可有效地防治肺部感染,降低伤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韩红梅;邓小英;叶辉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局部血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局部血肿的原因及相关对策.方法:对16例冠脉造影术后出现2cm×2cm以上血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高血压病史10例,过早活动3例,压迫不当5例,沙袋压迫不当有2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血肿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术者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压迫方法,术后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局部伤口,以避免血肿的发生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

    作者:钱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鼻咽纤维血管瘤虽属良性肿瘤,但生长扩张能力强,易侵及临近组织器官,瘤中除有大量纤维外,上有丰富的血管,可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我科自1986年至2003年间共收治患者3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大者50岁,小者14岁.术后并发大出血者2例,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云;戚莎菲;谭亚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