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美;刘长梅
在腿部有广泛性静脉曲张的妇女中,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是妇科手术后严重发症之一,我院自2002年至2004年治妇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11例,采用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654-2联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慧;徐晓青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突出以健康教育为特点,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在收集资料和护理体检后作出正确评估.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病员,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率.
作者:朱悦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10%[1].尽管是一种性质良性的疾病,但其行为却类似恶性的疾病一直影响着临床的治愈率,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对异位症的发病机理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根据Sampgon的种植学说,子宫内膜随经血逆流入腹腔导致发病.经血逆流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腹腔的内环境也应适宜异位内膜细胞的植入及增殖等因素.现将腹腔液成分的变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永斯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手背静脉是临床上静脉穿刺常选择的部位.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原手背静脉穿刺方法进行了改进,不仅提高了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还减轻了病人疼痛,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范梅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脑和脊髓被一个完全封闭的骨性容器所容纳,因而容器内任何小的占位均可引起脑和脊髓的受压及神经功能受损,颅内及椎管内有许多腔隙,在神经外科手术后往往放置各种引流管,有的是为了引流蛛网膜下腔血液,有的是引流脑脊液,还有的引流脓肿及血肿,另外为了防止再形成血肿压迫而放置术野引流.如此重要的引流管在术后护理尤为重要,如果护理不当,可造成病人病情加重恶化,甚至造成生命的威胁,为此,参考文献,总结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其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冯玉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候,而护理科学更是突飞猛进,在以时、日、月、年发生快速而前所未有的变化和进步,而社会发展对护理科学、护理质量要求更高、更具体、更迫切,为此,今后护理工作在具体护理实践中必须实现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的创新来满足医疗市场的需求,提高我们现在的整体护理质量.根据时代发展以及人性化服务的需要,特提出护理工作的做法.
作者:舒占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县有新疆境内314国道穿城而过,又临近世界唯一一条沙漠公路,因此交通事故较多.我院自99年开展神经外科手术以来,收治大量颅脑损伤病人,我们在护理实践中总结经验,发明了一些小工具使颅脑损伤病人护理更趋完善.现将几年来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新宏;高春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疾病.在神经外科病人的急性期,若发烧至38℃以上,则会加重继发性脑损害,终造成预后不良.根据对病人神经预后的影响,这种脑损害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包括头颅创伤时的撞击作用以及血肿所造成的脑组织撕裂或受压:第二阶段通常为继发性脑损害,主要是由于局域性脑缺血所引起的各种生理和代谢过程紊乱所造成,而发热会加重这一生理变化.所以如何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早期控制体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我院自2001年12月以来,充分利用本院现有条件,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取预防高热的措施,将体温控制在36-38℃,治疗病人6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明月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颅颌面联合切除术后大型缺损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对23例颅颌面部癌行联合切除术后游离关键在于收到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颅颌面联合切除术后大型缺损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护理皮瓣修复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做好术后游离皮瓣的监护,消除一切不利皮瓣成活的因素.
作者:苏仲玲;阮仲珠;司徒启娇;郭秀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院内感染是医疗护理实践中保证质量和效果的一大障碍.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做好手术室院内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极其重要.我院手术室从1998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规范化管理措施并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淼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通过对37例颅内血肿病人进行定向微侵袭穿刺术后持续冲洗引流血肿进行的护理,针对冲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问题,将其冲洗引流过程中的观察要点、处理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减少了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余桂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偏侧睑及面肌痉挛病因不明,目前中西医治疗效果不很理想.用肉毒毒素A治疗此病效果良好.我科2000年引进了兰州生物制品所生产的肉毒毒素A治疗20例偏侧睑及面肌痉挛患者,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成秀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简称药物流产)后对再次妊娠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716例有药物流产史,2818例有人工流产史及1590例无流产史的初产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产后出血发生率,药物流产组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P<0.05);药物流产次数的增加,不影响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P>0.05);但药物流产组的孕产期并发症如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先兆流产、早产的发生率比无流产组明显增高(P<0.05-0.01).结论:药物流产是比人工流产安全的避孕失败补救措施,但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会增加孕产期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只有采用切实有效的避孕措施,减少和避免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才能减少孕产期并发症,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
作者:姚荣玉;李琴;余爱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一个分支,是近年来国内迅速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它将护理行为由过去的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的模式转变为运用当前好的证据为护理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模式,使各项护理措施更安全、有效.循证护理工作的推广无疑有利于保护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我国护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我国循证护理工作尚未能广泛推广,其中存在多种因素,本文对此问题作简要分析并提出如何改进护理工作模式的具体措施.
作者:张娟;陈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基础代谢率BMR是临床较常用的体测项目正常值为-10%-+15%.其增高或降低对多种疾病的诊断、病情估计及疗效评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临床上,BMR测定是以脉率和/或脉压差为变量计算的.导致脉率、脉压差异常的疾病就会影响BMR的准确性.因此笔者就几年来测定该类疾病的BMR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宿淑芝;张军芹;李宝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医院的服务宗旨是治病救人,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医院确实存在着许多对病人不利的不安全因素.哪些病人容易跌倒?如何才能预防病人跌倒?我们通过对近期二例跌倒患者的案例分析,排查、确立了临床上容易跌倒的疾病类别,设置了<病人跌倒防护流程>,据此进行了实践,并期望通过制度的实施来减少临床病人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正丽;苏纯音;诸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药物不同程度渗漏到血管外皮下组织中,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等.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严防药物渗漏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作者:李雪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急性重症心肌炎发病急剧,病情险恶,可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临床死亡率较高.我院于2002年4月7日收治1例急性重症心肌炎的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病人预后良好.
作者:杨亚萍;朱彩霞;曾华萍;华红霞;汤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护理记录是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病人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反映了病人病情的演变,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对护理工作及护理文书的书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文书的书写已成为为沟通信息、质量监控、效益评估、科研教学、医疗纠纷等提供法律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护理记录的质量不容忽视,应规范、准确,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上详实记录,以保证护士和患者双方的合法权益.我院在全市各医院率先开展新的护理记录工作,经过近2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符合卫生部颁布的护理病历书写总体要求,经多次质控检查发现,对在实施护理记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及改进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张艳卿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础特点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1].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病人头脑中的观念、表现或冲动;强迫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这些观念和行为并非自愿且令人反感,没有现实意义或无效的.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迫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2].本文作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接触一名典型强迫症患者.经临床药物治疗和系统化整体护理,患者临床痊愈出院.现以临床个案报告如下:
作者:黄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