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与对策

周惠斌;杨士霞;王淑华

关键词:
摘要: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许多研究表明,护士是医院中针刺伤发生率高的职业群体,发生率为年人均0.89次[1]而手术室护士常常与手术缝针、刀剪、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是针刺伤的高发科室.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校二年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青春期女性心理状况.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189例护校二年级学生进行评定,并与同龄女性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护校二年级学生SCL-90中各因子分与正常常模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护校二年级学生SCL-90中各因子分与同龄女性心理障碍患者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结论:青春期女性存在不健康的心理,但尚未达到心理障碍的程度,应发挥女性善于宣泄的特性.

    作者:朱祥路;那崇坤;陈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抗白三烯类药物的研究与应用

    白三烯(Leukotrienes,LTs)是由白细胞分泌的花生四烯酸的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正常时,膜磷脂上的花生四烯酸在磷脂酶A2(PLA2)作用下被游离释放,然后分别在环氧酶作用下生成一系列前列腺素类(PGs),在5-脂氧酶作用下生成5-氢过氧化二十碳四烯酸(5-HPETE),进一步生成LTA4、LTB4和LTC4、LTD4、LTE4、LTF4等.

    作者:李春芝;王进;李应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剖宫产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体会

    孕妇经过艰苦的十月怀胎,预产期临近,她们都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迎接小宝宝的降临,可有的孕妇受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影响,怕生女孩受歧视,倍感焦虑紧张,有的产前检查发现胎位不正,担心不能正常分娩,需剖腹产的孕妇,害怕手术痛疼,或担心意外,惧怕手术,麻醉更加重了手术前的焦虑和恐惧心理,针对以上问题,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3年11月共对205例剖宫产患者实施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李建民;宋杨;许翠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情绪因素影响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高血压病是人类常见多发病之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本病发病与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因素有关.近两年来,我科对48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作观察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常见几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评介

    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对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对G+球菌也具一定抗菌活性,尤其对耐药G-杆菌,仍可呈现敏感.临床用于治疗尿路、肠道、呼吸道以及皮肤软组织、腹腔、骨关节等感染,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就其抗菌作用和药效学特点、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介,供同行参考.

    作者:陈德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37例前列腺穿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有:血尿65%,血便20%,血精3%,感染3%,明显疼痛(VAS评分大于5分)25%,血管迷走神经反应3.7%等.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地诊断和处理,特别强调术前和术后要加强抗感染护理措施,预防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霞;杨柳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和静脉双途径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和静脉双途径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经腹腔和静脉双途径化疗的48例中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积极心理护理和术前宣教的患者,对治疗的恐惧、紧张情绪明显减轻.结论:积极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宣教可消除患者对治疗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作者:熊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护士医疗锐器伤的情况调查及防范对策

    目的:了解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对本院内科片、供应室、门诊注射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害后填写的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4名护士有189人发生医疗锐器伤,发生率为84.4%.其中发生针刺伤644次,年人均2.8次,安瓿玻璃伤672次,年人均3次,其他锐器伤10次.结论:护士面临医疗锐伤危险,主要对护士加强安全教育,规范其操作行为,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收集箱,可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王祥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妇女取器中的应用

    本文总结了采用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妇女取器的方法与应用,获得理想效果.

    作者:王沛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妊高征并发急性DIC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高征与急性DIC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0年-2002年12年间发生的妊高征并发急性DIC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6例妊高征并发急性DIC中有3例孕产妇死亡,死亡率为11.16%;围产儿28例(2例双胎),9例死亡,死亡率为32.15%;剖宫产12例;子宫切除1例.(2)急性DIC的诱发因素是:胎盘早剥12例,子痫抽搐4例,手术创伤7例,出血3例.以胎盘早剥为主要诱因的12例妊高征并发急性DIC全部治愈.出血3例死亡.结论:妊高征DIC关系密切,并发急性DIC是妊高征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防治妊高征要特别重视防治DIC.

    作者:陈小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022例院前猝死患者性别、年龄调查

    目的:调查院前猝死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方法:本院1999-2002年诊治院前猝死1022例,回顾性分析男女死亡率及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结果:①猝死患者中男性占64.58%,死亡率31.22/10万;女性占35.42%,死亡率17.94/10万.②猝死患者中20岁以下占1.57%,20-39岁占10.08%,40-59岁占24.65%,60-79岁占53.82%,80岁以上占9.88%.结论:性别、年龄是猝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杜秀莉;王莉;刘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改变,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必须从单纯的疾病手术期配合过渡到围手术期的护理.我院于1998年5月在手术室实施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对病人实施了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

    作者:李艳军;于莉;李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早期识别及护理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必然的趋势,随之亦会引起若干社会问题.其中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就要明显增加.这不仅使老年人丧失工作、社交和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作者:史国冬;孙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脑中风患者入院时间延迟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脑中风患者入院时间延迟的原因,寻找教育对策.方法:通过对356例急性脑中风患者从发病至入院的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278例患者入院时间延迟,占78.1%,其原因依次为患者及家属对脑中风疾病认识不足、家庭经济或交通因素、基层医疗条件或医务人员水平较差和老人独居.结论:对脑中风的高危人群及其家属应实施有关中风病的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首诊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尽量缩短送诊时间,降低急性脑中风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张松林;伍彩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重在健康教育

    目的: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患者如能及时得到健康指导,掌握糖尿病的治疗和自我护理的重要性,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可有效地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使人民群众增长和理解糖尿病知识,减少糖尿病的发病.避免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采取讲课,发健康教育卡片,出黑板报,制作幻灯,电视讲座等.使患者及家属阅读、收看,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结果:通过教育,使病人能阐述什么是糖尿病,自己属于那一型;知道控制血糖的重要性.结论:糖尿病不同于其它疾病,其健康教育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患者血糖的控制水平和预后,因此,糖尿病教育在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胡瑞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晚期肿瘤的临终关怀和护理

    临终关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肿瘤病人,通过护理人员实施娴熟的护理技术和耐心细致的心理关怀,生活护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镇痛的护理,为临终病人提供全面的关怀和照料,缓解其极端痛苦,增加他们对临终生理状态的积极适应能力,尽量维持病人心中的希望.即使治愈的期望是不现实,也要为他们平静、幸福地走完生命历程.

    作者:雷玉荷;吴炎豪;刘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宫外孕手术的护理

    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无需拆线.2003年我科腹腔镜宫外孕手术31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误输冷开水导致溶血反应一例分析

    人体输入冷开水后,可使血浆的等渗状态转变为低渗状态,水分向血细胞内转移,导致细胞肿胀破裂,发生溶血,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操作前应认真做好查对工作,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作者:关雪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与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妇泌乳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妇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足月妊娠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0例,Ⅰ组PCEA+辅乳器,Ⅱ组PCEA,Ⅲ组对照组.PCEA方案:参数设置持续量2ml/h,PCA2ml/次,镇定时间30分钟,镇痛48h;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采用视觉摸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术前术后24h及48h测血浆PRL浓度,记录新生儿早吸吮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Ⅰ、Ⅱ组产妇术后VAS评分与Ⅲ组有明显差异(P<0.01),三组产妇术前术后PRL变化;Ⅰ、Ⅱ与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并能促进病人康复和产妇PRL的分泌,加用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能进一步促使PRL及乳汁早分泌.

    作者:吴美荣;周凤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节育手术对象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每一个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工作者在为节育手术者实施节育手术前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节育手术对象提出其存在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作为计生工作者必须尽可能为其实施节育手术前解决其生理存在的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同时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必要实施有效的干预,作必要的心理分析,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使节育手术顺利地进行.笔者在本计生中心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随机对500例要实施节育手术者作了有关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金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