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阐述护理过程中心理学的广泛应用

周培芳

关键词:
摘要:当今医院监护室是必备的,它具备急救的功能.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护理素质和过硬的操作本领.能正确且熟练的应用各类急救设施,各类急救仪器.至关重要的是怎样疏通患者的心理状态.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超敏TSH在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监测的意义

    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规疾病,是指患者没有或者几乎没有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而血清甲状腺激素或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或两者的浓度有异常.由于甲状腺功能变化微小,它所引起的代谢和器官功能的改变常常持续多年,因此认识亚临床甲状腺疾病对于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超敏TSH检测对该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就2986例患者门诊做FT3、FT4,超敏TSH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高刚;苗爱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中的心理护理

    目的:为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减少因不良心理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入室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后的心理护理.结果: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无1例因心理因素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加快而影响手术.结论: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手术护士和术者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笑英;梁妙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指导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层分离,是常见的致盲眼底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其围手术期患者通常要保持特殊体位,长时间的体位限制所带来的不适使患者承受躯体、心理两方面压力.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达到大的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结合这一模式,我们对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前后给予及时的护理指导,运用各种护理干预手段,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度,提高患者对围手术期各种应激源的应对能力,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护理干预如下.

    作者:韩玉静;郑凯蓉;王慧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例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护理

    女性生殖器官瘘是生殖道与邻近器官间的异常通道,主要为尿瘘与粪瘘,此外尚有子宫腹壁瘘.较常见的尿瘘有膀胱阴道瘘、膀胱尿道阴道瘘、尿道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绝大部分发生于分娩和手术过程中.分娩损伤多难产,产程延长,胎头压迫过久,组织水肿、缺血,严重时坏死脱落,即形成瘘管.妇科手术损伤者以输尿管阴道瘘多于膀胱阴道瘘.其他为子宫托损伤、膀胱结石、外伤、感染、宫颈恶性肿瘤及先天畸形[1].我科于2006年5月收治了1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经阴道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得到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满意出院.现将我们对1例经阴道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懿蔚;陈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术后疼痛的预防及镇痛泵使用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

    疼痛是人体对机体内外各种伤害性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术后病人的共有症状,又是许多术后病人麻醉清醒后的首发症状.在一般情况下,术后24小时内疼痛为剧烈,2-3天可以缓解[1].如何有效止痛,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及对机体的有害影响,是我们工作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对疼痛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接受了预防用药的观点.这一观点的代表产物:镇痛泵已广泛应用于骨科术后病人,使病人顺利的度过了术后初的疼痛期,镇痛效果满意,但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应密切观察,对症处理.

    作者:周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病房健康教育的实施技巧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疾病和健康有了新的认识.21世纪的护理工作不再是单一、被动的执行医嘱,而转变为关心工作,关心病人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理安全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探讨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有利于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所以在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于未然,是保证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作者:尤智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国产溶栓剂多采用尿激酶,疗效明显、安全,可为治疗脑梗塞的首选.我科与内科病房合作,从2002年至今,对178例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病人,采用了大剂量尿激酶冲击治疗,均获得成功.

    作者:赵琳;叶浩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寓情感培养于临床护理带教中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情感交流的心理需要也日益增加.作为人类健康的卫士,护士如何去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从而促进其恢复就显得尤为必要.当然,这首先要求护士必须具备相当的情感能力,而护士情感能力的培养可从护生时代开始,这已逐渐被广大的护理教育者所认识[1].

    作者:程桂兰;黎贵湘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产后乳房肿胀的手法按摩疗法

    母乳育婴是一种天然健康的育婴方法.正常情况下产妇分娩时胎盘一旦娩出,体内的黄体素和雌激素便急速下降,脑下垂体前叶很快释放催乳激素,乳房受到婴儿的吸吮作用,乳汁由乳腺管腔挤压出来.产妇在产后往往由于疼痛、疲劳、紧张、焦虑、过早食用催乳食品,而又未能及时有效进行哺乳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乳汁淤积,乳腺管阻塞,造成乳房肿胀.乳房肿胀的产妇往往痛苦不堪,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致使产科母乳喂养率下降[1].对此,我科采用了乳房手法按摩,以帮助产妇,现将具体操作和心得汇报如下.

    作者:金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观察与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原因引起的出血,多在长期高血压情况下,导致血管内小动脉或穿支动脉壁纤维样坏死或脂质透明变性,小动脉瘤或微夹层动脉瘤形成,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液自血管壁渗出或动脉直接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形成血肿.起病突然,症状较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2000年3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患者17例,存活16例,死亡1例,大大降低了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通过对这些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珍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6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卧位与饮食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同时对手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文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农村居民住院情况及病种费用调查分析

    本文通过对固原市原州区农村居民住院机构分布、不同机构住院费用以及主要住院病种费用的调查,科学分析了农村居民住院医疗费用经济负担情况,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经费测算、补偿比例的确定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孙雪玲;冶固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物理治疗有激光、红外线、电熨法,药物对重症患者疗效不佳,需住院手术治疗,费用昂贵.2005年8月我科新引进一台Leep刀治疗仪,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病人无需住院,有接受性较高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与普通的电熨法效果比较,观察如下.

    作者:苏妙生;蒋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患者持续性发热的护理体会

    门脉高压症是因肝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引起肝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的临床综合征.脾切除术是治疗门脉高压所致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重要手术方法,但手术可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肝昏迷及再出血等,其中发热与感染是脾切除术后较为突出的问题.国外报告,发热39--40℃持续2w以下的为8.8-49.2%,可见对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几点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唐梦娟;潘色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科护士长在病情观察中的安全管理作用

    科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系统的中间层,在护理管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做好安全管理,科护长一定要深入临床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使护理安全管理更有针对性.通过轮流参加护士交接班、巡视病房,参加和指导危重、疑难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等,既能发现病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又能发现护士由于责任心不强、工作忙、经验不足等在病情观察中所致的漏洞.使护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下面通过几个典型例子的分析,谈一下笔者的个人体会.

    作者:辛煜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探讨和建立完善的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择5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并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中发生皮下血肿6例,余50例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满意.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秀鸾;杨秀菊;周秀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护理体会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严重的一种,1958年首次发现的时候,死亡率高达47%[1].本病常因解热镇痛药、抗菌复方制剂、安眠镇静剂、磺胺等药物致敏[1].发病急、快、病情危重.表现为全身皮肤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进一步形成大面积的表皮松解、坏死,腔口粘膜、呼吸道及胃肠道粘膜也可糜烂、溃疡,伴有中等发热或低热.我科从2003-2006共收治8例,经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产生局部组织肿胀或坏死等后果.深入探讨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有效的处理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从患者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技术因素等方面对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可通过提高穿刺技术、合理使用药物、细心观察、加强沟通等措施进行预防,并针对小范围外渗、大范围外渗、局部水疱等症状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皋忠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现代护理现状和发展之我见

    现代社会,护理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在新世纪里,护士已经成为医生和其他卫生保健人员的平等合作者,其发挥的作用及所需的技能是10年前无法想象的,护士的角色及职能也在不断的变化[1].随着高科技社会的到来,护理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发展我国的护理事业,尽快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满足社会的需求,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作者:刘蔚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