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丽;高春芳
迄今为止,在我国比较系统开展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共有30余年的时间.在这30余年的时间里,我们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起步到全面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其中,在常见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方法学上的进步尤为明显.
作者:陈可冀;宋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胃粘膜的表达,和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胃粘膜损伤愈合的影响.方法1.大鼠禁食24h,经胃管胃内投入0.6mol/L HCl 1ml.应用免疫印溃分析盐酸投入前、后胃粘膜COX-1和COX-2表达水平.2.盐酸投入后10min,胃内给予COX-2抑制剂NS-398,剂量为0.4mg/kg、4mg/kg和40mg/kg,盐酸投入前和盐酸投入后1h,3h,6h,12h,24h和48h,分别处死大鼠,剖腹取胃,观测胃粘膜损伤的愈合情况.结果1.盐酸致胃粘膜损伤后,COX-2表达增加而COX-1表达无显著变化.2.盐酸所致胃粘膜损伤后对照组在48h内愈合,而NS-398组呈剂量依赖性地延迟胃粘膜损伤的愈合,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OX-2的表达在胃粘膜损伤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为豪;陈洪;俞婷;川野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通常首发于淋巴结,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常见的部位.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胃的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7%[1]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误诊率高.现结合我院1992年~2001年间经病理证实的13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就其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黄响玲;智发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旨在探讨国人消化道憩室的患病情况、临床特征及其并发症.方法551例回顾性资料来自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憩室患者(溃疡瘢痕收缩所致的牵引性十二指肠球部憩室则未纳入).
作者:贾林;李瑜元;黄开红;陶中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53、K-ras基因突变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方法研究68例大肠癌和癌旁组织以及20例正常组织p53、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大肠癌组中p53、K-ras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7.1%和44.1%,明显高于癌旁组(分别为13.2%和7.4%),20例正常组织中未检出p53、K-ras基因突变.大肠癌伴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者,p53、K-ras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p53、K-ras基因突变与组织学分型无关.结论p53、K-ras基因突变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在细胞癌变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大肠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作者:钟世顺;张振书;邓海军;李淑梅;马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从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经过IFN-γ、CD3McAb及IL-2诱导并培养获得大量的CIK细胞,测定其表面多种CD分子表达的百分率、增殖能力及杀伤活性.方法:FACS分析CIK表面CD3CD56、CD3、HLA-DR、CD11a、CD28、CD83、CD86、CD80、CD1a等CD分子表达情况及其百分率,3H-TdR测增殖能力、MTT法测杀伤活性.结果:CIK细胞高表达CD3、CD54、CD11a;中度表达CD3CD56、HLA-DR、CD28、CD54、CD83、CD28;低度表达CD83HLA-DR;不表达CD56、CD80、CD1a等CD分子,且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及非MHC限制性杀瘤活性.
作者:潘春华;罗荣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胆石病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成年人发病率为7%,80岁以上者达23%,但至今为止,胆结石的发病原因仍不清楚.有研究表明,粘蛋白与胆囊炎等的发病有关.
作者:郑伟;陈东风;冷恩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大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和发病年龄有逐渐提高和提前的趋势.我国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比欧美等西方国家有明显提前.
作者:李俊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奥曲肽(Octreotide)又称善宁是一个以生长抑素(Somatostatin)活性片段为骨架合成的八肽,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泻、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疾病和内分泌肿瘤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近年来国外有奥曲肽治疗肠梗阻报道[1,而国内有关报道甚少.近一年来用奥曲肽对25例肠梗阻与同期的23例肠梗阻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长青;张葵玲;吴伟岗;黄贞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乙型肝炎在病程中或治疗后,部分病人出现HBeAg/抗HBe转换后,HBV-DNA阳性,可能是由于HBV-DNA出现前C区(1896位核苷G-A变异)[1]或C区启动区突变(1762位核苷A-T变异、1764位核苷G-A变异)[2]不能形成HBeAg,但病毒仍能复制及装配,病情不断进展,可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现将我们用中药健脾益气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乙型肝炎报道如下:
作者:温伟波;罗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与溃疡复发有密切关系,根除Hp后可以显著降低或防止溃疡复发[1-3].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Hp感染与胃癌的发病有关[4].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该菌纳入第一类致癌原[5].根据Hp感染有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AA是维生素C(VitaminC,VC)的还原形式,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6],可经正常胃分泌,对胃黏膜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7],与胃癌的发生呈负相关[8].我们应用HLPC检测63例Hp阳性的慢性胃病患者根除Hp前后血浆AA浓度,并与56例Hp阴性患者进行对照以探讨根除Hp前后血浆AA的变化,及其与胃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
作者:吴静;藏红;王玉玲;任登先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对自行制备的止血敏磁控缓释微球(止血敏徽球)进行兔胃靶向试验,观察其靶向和止血效力.方法用x线摄影观察止血敏微球在兔胃的分布情况,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靶区的止血敏含量,观察其在兔胃的止血功效.结果止血敏微球能有效地准确定位于胃靶区,3.0g徽球在磁场强度0.49T,梯度0.23T/cm状态下可产生28cm水柱的压力;胃靶区粘摸层止血敏含量检测结果:磁控组、非磁控组和静脉组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69ug/g,108ug/g,30ug/g:磁控组是非磁控组的17倍,是静脉组的62倍.经统计学分析,P<0.01,存在特别显著差异.微球可在10min内明显控制兔胃小动脉活动性出血,对照组则需30min以上.结论止血敏磁控缓释微球有可能成为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理想药物和一种新的简便而有效的非手术疗法.
作者:刘安重;张兆林;卢琦萍;冯毓灵;吴金生;许自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血清CEA(Carcieoembryonicantigen)于1965年被Gold和Fretman[1]发现,是一种细胞内糖蛋白,通常仅有低浓度存在于胚胎及胎儿内脏、胰腺和肝细胞中.但血浆中CEA的水平在良性疾病和恶性疾病中均可升高,如吸烟者或其他胃肠良性疾病如肝硬化、胰腺炎、消化性溃疡和结肠炎等[2].
作者:王秀丽;高春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在大鼠肝诱癌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铜镉还原法测定诱癌不同阶段大鼠血中NO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大鼠肝诱癌过程中肝硬化组织、癌及癌旁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进行原位检测和观察.结果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血清中NO含量增加.正常对照组肝组织中未见iNOS阳性染色;诱癌硬化期肝组织iNOS染色阳性;肝癌形成期部分癌组织iNOS染色阳性,肝癌旁组织iNOS染色阳性.结论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一氧化氮起重要作用.
作者:程天明;袁爱力;白岚;崔生达;张振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胃祺Ⅱ号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方法收集FD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西沙比利对照组(3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该方对大鼠酚红胃排空的影响.结果胃祺Ⅱ号方和西沙必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和83.87%,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方能改善FD各主要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随访中药组无一例复发,显著优于西药组(复发率33.33%)(p<0.05).该方能促进大鼠胃酚红排空,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祺Ⅱ号方能有效改善FD各主要症状,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可靠,且无不良反应.该方能显著促进胃排空,改善胃运动功能.
作者:陈更新;马贵同;胡鸿毅;龚雨萍;陆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已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与第一代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强大,且抗菌谱广.胆道感染是消化系统较常见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从理论上讲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应该实用于治疗胆道感染性疾病,为了解此类药物应用价值,应明确该药在胆汁中的药物浓度.因此,我们选择了第二代头孢类中的常用药物头孢呋新(西力欣)、头孢美唑(先锋美他醇),测定了其在犬胆汁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意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桂华;宋鸿;周兰;李有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便秘是一个可由多器官系统疾病引起的症状,但在普通人群中,特发性便秘占多数.特发性便秘通常分为3种临床亚型[1、2]:功能性便秘或结肠传输缓慢、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盆底综合征.每一种临床亚型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临床亚型不同其治疗方法亦不同.但这种临床分开亦有争议,从我院临床资料看,肠易激综合征症与盆底综合征有一定交叉关系.
作者:曾立明;韩盛玺;张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阿霉素诱导大肠癌LoVo细胞产生耐药性的同时观察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和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阿霉素浓度递增法诱导耐药;采用MTT法检测耐药性;GST-π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采用1氯-2,4-二硝基苯法.结果建立了人大肠癌多药耐药LoVo/Adr细胞株;LoVo/Adr细胞GST-π蛋白表达显著高于LoVo细胞;LoVo/Adr细胞与LoVo细胞GST活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耐药的LoVo/Adr细胞株其耐药机制可能与GST及其同功酶有关.
作者:马强;张振书;张亚历;赖卓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p)相对分子质量(Mv)95×103的VacA蛋白进行分离纯化,为进一步研究VacA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经硫酸铵沉淀及透析后得到的Hp CCUG17874菌株浓缩上清,应用吸附层析、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等液相层析方法进行VacA蛋白的纯化.每步层析后得到的样品均检测蛋白浓度及空泡毒素活性并行SDS-PAGE电泳检测蛋白成分.结果纯化蛋白的Mr为95×103,电泳纯,具有明显的空泡毒性,比活力达20480,与上清原液相比纯化倍数提高了4550倍,产率约为5 μg/L.结论采用吸附层析、疏水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的纯化流程,可以成功分离纯化Hp液体培养上清液中的VacA,纯化的VacA蛋白可用于Hp致病机理的研究.
作者:杜奕奇;李兆申;屠振兴;蒋应用;许国铭;龚燕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一、肝癌病因与发病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肝癌发病数高居世界的42.5%.近50年来,肝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虽然总体死亡率尚无明显降低,但在一些研究中心,肝癌的预后己明显改善.我所住院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由1959~1979年的8.2%提高到1979~1999年的42.6%,415位患者生存5年以上,其中119位生存10年以上.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癌切除后五年生存率由1966~1977年的16.0%,1978~1989年的30.6%,提高到1990~1999年的48.6%.
作者:叶胜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