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方式口服甘露醇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黄凤玉;伍丽清;王菲;张睿;骆骑云;区月霞

关键词:甘露醇, 术前肠道准备, 肠道功能恢复
摘要:目的探讨3种口服甘露醇方式对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应用3种不同的口服甘露醇方式对9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肠道准备.结果 3组患者的术前排大便次数、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服甘露醇用于妇科择期手术的肠道准备,具有一定优越性.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外科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心脏外科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对100例心脏手术的住院病人采用个别或同病种集体交谈的方式,自制健康教育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心脏外科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具有阶段性、个性化的特点.结论对病人需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开展阶段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同时注意对病人家属的指导.

    作者:茹明桂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自然妊娠5胞胎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

    我国首例自然妊娠、自然分娩的5胞胎,因胎龄31周早产,而且孕妇来自农村,未做好围产期保健,家中破水,存在宫内感染,出生后出现了轻重不等的多种疾病,抢救治疗难度大,而抢救、治疗能否成功与我们的护理密切相关.通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精心治疗、护理后,5胞胎全部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少燕;卢燕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静脉留置针2种封管液的效果观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穿刺次数,节省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近年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而封管液是确保输液通畅的关键.为了有针对性的选择封管液以达到更好效果,2001年对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分别用2种封管液(生理盐水和肝素钠)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饶金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新生儿脐部护理体会

    新生儿脐部护理是围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也是产科护理质量的体现,是防止新生儿脐炎、破伤风、败血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环节.有资料表明在1200例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6.0%~87.5%,而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1].

    作者:刘亚红;冯海云;罗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社区干预对促进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影响

    目的通过在社区中推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使学龄儿童改变不健康的用眼行为,以保护儿童的视力.方法将469例社区学龄儿童随机分组,对干预组234名儿童的不健康用眼行为实施干预.结果干预组儿童不健康用眼行为明显减少,视力下降得到有效控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社区干预可有效纠正儿童不健康用眼行为和明显保护儿童的视力.

    作者:吴惠平;黄菊天;江文霞;周秀珍;黄俊卿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的护理

    目的探讨正颌手术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对于提高矫治的效果.方法对13例牙颌面畸形患者,术前帮助其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术前正畸、牙周洁治,头影测量、模型设计;术后严密观察,防止呼吸道梗阻,减轻组织肿胀,加强口腔护理,重视营养维持;指导术后肌肉功能训练,正畸和保持器的应用.结果 13例牙颌面畸形患者行正颌联合正畸矫治术后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全过程的护理,可提高矫治效果,达到颌、平衡,增加咬合稳定性,预防畸形复发.

    作者:程万鸿;冯鄂湘;肖月珍;范海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白内障伴高血压患者超声乳化术的血压监测

    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在眼科疾病中占据较高的比例,我国每年以2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这些白内障患者伴有高血压的病例在临床上同样日亦增多.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佳手术方式.为了让这些伴高血压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顺利渡过手术关,控制血压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作者:王丽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注重输液观察记录卡书写质量防范护理纠纷

    目的探讨输液观察记录卡书写环节质量控制、防范护理纠纷.方法随机抽查输液观察记录卡2 500份,分成2组,2000年1 200份为对照组,2001年1 300份为观察组.结果观察输液记录书写合格率;不同项目书写合格率;书写项目不符合要求,出现护理纠纷等项目,2组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注重输液观察记录卡书写环节质量控制,防范护理纠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护理工作中应予重视.

    作者:黄和平;蔡玉坤;顾胜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护理人员排班改革思路的实践与探讨

    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排班的改革,合理分配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满足临床护理的需求,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足感.方法改革排班模式,推行弹性工作制、自我排班法等,同时科学管理排班.结果提高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满足感.结论只有科学排班,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达到佳护理管理的目标.

    作者:程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例新生儿层板状鱼鳞病的整体护理

    层板状鱼鳞病是一种少见的角化性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多为近亲结婚.出生即发病,常表现皮肤角化增厚,如蒙上一层棕黄色牛皮纸样的包裹.双眼睑外翻,皮肤紧缩致口型改变,重症患儿因口型改变而不能吮乳或继发感染而死亡.我科于2002年10月30日收治1例层板状鱼鳞病新生儿,经抗感染、支持疗法和精心护理,20 d皮损治愈出院.

    作者:谢凌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医院预约中心的建立与展望

    我国医疗行业已开始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今后将成为医院经济增长的亮点,也是竞争是否成功的关键[1].在时间比金钱更重要的今天,效率已成为人们的时尚追求.病人为了节省时间会到路途更远、价格更高但服务更方便、更快捷的医院寻求诊治.而医院则想充分利用所有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以提高效益.戴谷音等认为门诊拥挤的原因除了门诊量大外患者在门诊停留的无效时间长是一个根本原因[2].为了优化门诊流程减少病人在门诊停留时间和充分利用医院资源,我院在2002年建立了各种检查项目的预约中心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乐毅;俞勤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神经导航定位下经口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

    垂体腺瘤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也是颅内常见的支流肿瘤之一.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经口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1].神经导航手术定位系统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部分.它集立体定向、计算机影像学、红外线信号追踪和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于一体,从而提高垂体瘤的全切除率并降低手术并发症.我科自 2001年在导航辅助下采用显微手术技术经口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21例,效果良好,现将手术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华芳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例周期性免疫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我科于2002年9月收治1例周期性免疫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病情控制,粒细胞恢复正常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探讨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160例,将每例患者的20次皮下注射随机分为4组,每组压迫时间分别为2 min、3 min、4 min、5 min,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不同压迫与皮下出血存在差异,局部压迫3 min,可有效地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和较大面积出血率.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压迫佳时间为3 min.

    作者:薛菊萍;周秋敏;苏涛;张苏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中应用人文学理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分析健康教育中人文学应用存在的问题:人文学知识缺乏;人文素质不高以及对人文学的定位不清;健康教育培训中忽略人文学知识的运用;对策:转变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观念;从护生抓起,改革现行护理教育课程及培养体制;加强在职人员人文学知识培训,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加强护患心理沟通,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强化护理人员伦理道德观念,体现关爱、尊重、维护生命.

    作者:卢雪梅;韦柳丽;关远秀;莫冬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精神科护士生活质量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生活质量.方法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职称构成比抽取1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样方法选择北京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150名作为对照组.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LI-74)和护士工作问卷(MBI)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GQOLI-74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三个维度精神科护士较急诊科护士低,MBI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精神科护士与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在生活质量方面较在护理人群中较低,影响因素主要社会对精神科态度和社会支持系统;精神科护士较综合医院面临更大压力,对此应以关注.

    作者:许冬梅;宋琳娜;王玲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护理

    心脏移植术后的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对手术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2例患者术后采取了严格有效的隔离,严密的监测,抗感染、抗排异药物的应用,及服用抗排异药物的观察护理等措施,使患者顺利地渡过了难关.现将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期间精神状态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肝移植的患者日益增多,因此肝移植术后并发症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神经系统并发症较为常见和复杂.我院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共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14例,其中部分患者在住SICU监护期间出现精神状态异常,临床表现为失眠、焦虑、谵妄、被害妄想等,为临床护理、治疗增加难度,现将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赵志荣;杨淑玲;滕中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套管针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调查套管针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 1)筛选套管针渗血的病例数,对渗血者分对照组(立即拔针)和实验组(继续留置常规时间),记录两组感染与再出血的例数,比较差异;2) 观察低血压休克期使用套管针的所能达到的快输液速度,进行自身对照,常规组:按常规方法,输液器头皮针与套管针相连,记录输液滴数;改进组:祛除头皮针输液器乳头直接与套管针相连记录输液滴数;3)在拔除套管针的当天,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使用套管针的感受.结果 1)套管针在HFRS患者应用中出现针眼渗血和休克期输液速度减慢,对渗血者处理措施,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对休克期输液速度减慢的处理,改进组较常规组有显著差异(P<0.01);3)HFRS患者认为套管针主要的缺点是价格偏高.结论 1)套管针针眼出现渗血,无须立即拔除,可严密观察,按常规时间留置;2)抢救HFRS休克患者时,应拔除头皮针,套管针与输液器乳头直接相连,保证快速的灌注;3)护理人员在选择套管针时,必须慎重,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而定.

    作者:李沛;王雅格;杨亚芹;徐亚;孙萍;韩莉萍;张秋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74例蛇咬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让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蛇咬伤的基础上,加强熟悉蛇咬伤的急救护理程序,以提高蛇咬伤的护理手段和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2001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的174例蛇咬伤患者的护理.按常规护理加进急救护理手段如:阻断毒素吸收;尽早按医嘱使用抗蛇毒血清;多功能心电监护,密切生命体征变化等,以及在蛇咬伤致呼吸肌麻痹窒息,心跳呼吸骤停,严重毒血症状等危情时,当机立断,实施急救护理措施: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院前实施血流灌注术,有效吸附毒素,阻止毒素吸收等.结果经上述护理,全部患者于2~14 d内治愈出院,21例因呼吸肌麻痹窒息使用呼吸机后的患者,亦均于1~7 d内成功撤机,恢复自主呼吸,无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常规护理加进新的急救护理手段,有助临床抢救蛇咬伤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罗银秋;梁美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