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感染性腹泻人性化护理体会

程玉新

关键词:小儿感染性腹泻, 人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小儿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9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从我院2011年8月-2015年12月抽选,分成不同护理组:45例干预组行人性化护理,45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统计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疾病缓解率高于常规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将人性化护理模式用于小儿感染性腹泻护理中,可预防并发症,提高疾病效果,值得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药学探析

    目的 比较不同抗生素方案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药学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下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对四组患者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肟钠、头孢曲松钠抗生素方案进行治疗,比较四个小组的治疗效果和平均用药花费情况.结果 四个小组治疗后在总显效率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D组在治疗期间的用药花费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这两种抗生素方案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和头孢唑肟钠这两种抗生素方案,而且治疗费用更低,更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方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这两种抗生素方案.

    作者:曹海澄;王令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监管探讨

    目的:为了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做好安全卫生工作,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原本可以避免的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本文对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监管机制进行了探讨.方法:通过阐述职业病的危害以及职业病的特点,分析我国职业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实现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监管机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职业安全卫生的一体化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为我国安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提供了方向.

    作者:赵保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门诊注射室预防流感的护理干预

    目的 深入分析对于门诊注射室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4-2015年以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门诊注射室的患者60例,并对其进行门诊注射室的护理方法的探讨,观察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同表现.结果 经过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于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提升了患者的康复水平以及康复速度结论对于门诊注射室的患者,采取物理治疗是重要的,但同时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可以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以及出院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使得患者的生命健康得以改善和得到恢复.

    作者:张予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2 0)和对照组(n=20),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予以治疗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乏力、纳差、腹胀、肝区不适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与谷丙转氨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与谷丙转氨酶比较差异较为明显(P<0.05);治疗组恢复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更能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故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金宏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渐渐意识到要控制病情,仅仅靠药物治疗较难达到目的,这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世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体外反搏对改善慢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探讨

    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CP)是通过医疗设备,配合人体心脏收缩节律,序贯性按压下肢,以促进机体供血,进而达到改善人体脏器缺血、缺氧等状态,缓解或消除心绞痛发作.体外反搏具有易操作、易推广及无创治疗等特点,临床经验证实,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滕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于对神经外科优质护理的研究

    目的:关于对神经外科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希望通过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科室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在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大大的提高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活动提高整体临床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有助于提高医院神经外科的治疗护理水平,同时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发挥着积极良好的作用.

    作者:高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脑瘤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脑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 0月-2015年12月脑外科收治的74例进行脑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30%)也明显优于对照组(89.19%).结论:对脑瘤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田旭宁;孙铭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创颅内压监护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采取颅内压监测方式而分为两组,即无创颅内压监测组30例,有创颅内压监测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监测结果.结果:有创颅内压监测组和无创颅内压监测组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及颅内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可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可靠依据.而无创颅内压监测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监测差异不明显,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代替有创监测,推荐应用.

    作者:王立江;王立勋;魏双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临床研究

    甲状腺是一个比较容易发病的器宫,也是一种十分让人受伤的地方.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患上甲状腺炎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了,并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有不同的病因和危害,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因此,本文就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临床研究对甲状腺病进行分析讨论,希望能对甲状腺的治疗有所帮助和改善.

    作者:舒桂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主要目的:研究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病人一般护理风险原因与风险管控措施.应用方法:把入住我医院内科的心血管重症病患1625名,依据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802名,实验组823名,均予以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给予风险管理.观测两组病患意外事件发生于其满意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显然好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是: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内科重症病人的康复作用明显.

    作者:胡蓓蓉;顾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 3年2月到201 5年6月期间接收的1 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性的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以及6个月随访期间患者的复发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地护理干预,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保证患者的血压处于正常水平,避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景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诊昏迷患者的迅速分诊与急救处理

    目的 分析总结急诊昏迷患者的分诊及急救处理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332例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诊方法、紧急处理措施、治疗及转归的情况.结果 除94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外,其余的238例患者中,187例(78.6%)治愈出院;24例(1 0.1%)好转出院;27例(11.3%)死亡.总体急救成功率为88.7%. 结论 对急诊昏迷患者进行正确迅速的分诊及有效处理,能显著降低急诊病死率,是抢救成功的关健.

    作者:杜亚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对常规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互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家长对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实验组患者家长对护理工作的各项评价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四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康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

    目的 浅析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必要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和护理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闫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部磁共振弥散功能成像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对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 5年1月至今111例行1.5T核磁共振扫描仪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将本组患者分为肝细胞癌组(37例)、肝转移瘤组(14例)、肝血管瘤组(30例)、肝囊肿组(30例),各组分别在1.5T设备(b值=800)下进行检测,并对于各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细胞癌组的ADC为(0.85±0.13)×10-3 mm2/s,肝转移瘤组的ADC为(0.91±0.35) ×10-3 mm2/s,肝血管瘤组的ADC为(1.04±0.64)×10-3 mm2/s,肝囊肿组的ADC为(1.23±0.37) ×10-3 mm2/s,肝细胞癌组与肝转移瘤组的ADC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技术在对肝脏肿瘤类型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能够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军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散结消瘿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1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子散结消瘿汤加优甲乐治疗,对照组60例子优甲乐治疗.均以1个月为一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观察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甲状腺肿物大直径,甲状腺肿症侯评分,FT3、FT4、TSH的变化及组间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甲状腺肿症状评分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状腺肿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消瘿汤缩小结节性甲状腺肿作用明显.

    作者:谢祥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内质网应激中线粒体的作用

    内质网和线粒体为细胞中关系密切的细胞器,细胞应激可引发内质网应激(ER Stress),线粒体功能在ER Stress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MAMs)传递信号影响ER Stress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李爱云;刘保林;黄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于我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 00例,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对管理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干预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MQLS)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量化比较.结果 在进行6个月的干预后管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管理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心理状况的调节也是大有益处的,可推广到糖尿病患者的日常健康教育中.

    作者:钱中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五项检验结果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五项检验结果.方法:于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及乙肝核心抗体乙肝五项检查,统计分析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大三阳检测阳性率与小三阳相比明显较高,P<0.05.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检测阳性率与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五项检验能有效辅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并能通过监测结果了解患者病情状况,以便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可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测中推广运用.

    作者:崔军;刘建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