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胺酮与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不同诱导方法的对比研究

林贵文;崔士和

关键词:全麻剖宫产术, 麻醉诱导, 瑞芬太尼, 氯胺酮
摘要:目的 根据氯胺酮与瑞芬太尼这两种药物各自不同的药理学特点.方法 选择60例ASAⅠ ~Ⅱ级足月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氯胺酮组(Ⅰ组)、瑞芬太尼组(Ⅱ组)、氯胺酮+瑞芬太尼组(Ⅲ组),每组各20例.Ⅰ组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异丙酚1 mg/kg,氯胺酮1 mg/kg,维库溴铵8mg;Ⅱ与Ⅲ组依次静注异丙酚1 mg/kg,瑞芬太尼1 ug/kg,维库溴铵8mg,瑞芬太尼推注时间大于60s.Ⅰ与Ⅱ组患者麻醉诱导过程中气管插管与手术切皮同时进行;Ⅲ组患者麻醉诱导只完成气管插管的工作,5min后静脉给予氯胺酮0.5mg/kg再开始手术操作.记录三组产妇全麻诱导前(T1)、诱导后(T2)、气管插管成功后1 min (T3),三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麻醉诱导至胎儿取出断脐(I-D)时间;胎儿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结果 所有麻醉方案均能满足全麻剖宫产术的手术要求.结论 麻醉诱导依次给予异丙酚1mg/kg,瑞米芬太尼1.0 ug/kg,维库溴铵8mg,麻醉诱导期间只完成气管插管的工作;5min后静脉给予氯胺酮0.5mg/kg再开始手术操作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气管插管以及手术操作等刺激引发的不良应激反应;避免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同时又不会影响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可推荐作为择期全麻剖宫产的常用方法.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骨膜穿刺术进行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诊治的15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骨膜穿刺术治疗,将所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78例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术中监测生命体征以及术后遵医用药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护理、体位护理、术后饮食干预以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骨膜穿刺术治疗过程中完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来说意义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聂玉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通过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通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 3年2月至201 6年1月随机抽取的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分析其手术治疗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手术平均时长为(59.2±3.5)h;住院时长为(8.5±1.4)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主要集中在肠梗阻和腹腔脓肿各1例,切口感染2例.在治疗满意度上,非常满意者6例,占比15%,基本满意者31例,占比77.5%,不满意者3例,占比7.5%,满意率为92.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保证治疗效果,达到迅速恢复的目的.

    作者:兰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对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 3年2月份至2015年9月份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均经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循证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循证护理能有效促进术后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施艳萍;宋帅;彭蕾;普永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总结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根据心理特点总结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 5年1月至201 5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患者85例,采用SCL-90量表对其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妇女85例,二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并总结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精神状态、恐怖、焦虑、抑郁、人际敏感5个方面与健康妇女存在显著性差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存在较多的负面心理情绪,针对其心理特点采取的护理措施应该成为临床上护理的重要方面之一,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

    作者:执湖仙;杨银松;杨晶;杨亦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均进行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分析其护理干预效果.结果:7d为1个疗程,第一疗程完全止血者41例,第二疗程22例,第三疗程1 3例.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在肺结核咯血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平衡的影响

    目的:探究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平衡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干体重异常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血压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干体重异常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控制患者的液体平衡,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钟玉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服用乳酸菌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儿采取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观察患儿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好,临床价值高.

    作者:陈金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粘绷带在献血后皮下瘀血预防中的应用

    献血后献血者穿刺部位出现局部瘀血是常见的献血不良反应之一,严重时一侧前臂出现大片的青紫和瘀血,同时会感到针眼周围肿胀、疼痛,献血者肢体活动受限,给献血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影响了献血者的正常生活,增加了其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再加上献血者的负面宣传,必然会影响到无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医院的护理安全问题是衡量一个医院护理水平的标准,尤其在心内科,针对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患者在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引发护理安全问题.因此医院需要加强护理安全工作,制定防范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的额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完善护理设备等等来避免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作者:杨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与成效

    目的 主要针对在妇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方法及成效进行讨论.方法 通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法,开展对妇科的优质护理.结果 医院对护理方面加强了管控,对岗位进行了职责明确,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沟通技巧均有较大的进步,护理质量有所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结论 在妇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不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护理水平有促进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谐了医患关系,提升了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刘敏;刘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部疝气术前术后护理对策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腹部疝气术前术后的护理对策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抽取201 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接受腹部疝气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经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疝气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提高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研究提高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的必要性.方法:在2 014年10月到201 5年1 0月期间,选取本院46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调查研究的方式明确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结果:能够正确选择抑郁症常见9项诊断标准的医师为12名,所占比例为26.09%;掌握抑郁症危险因素的医师为32名,所占比例为69.57%;了解心理危机干预国际通用六步法的医师为12名,所占比例为26.09%;参与过抑郁症技能识别培训指导的医师为12名,所占比例为26.09%.结论:提升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综合医院需要加强对医师抑郁症识别能力的提升,不断提升综合医院的诊疗水平,保证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王帮路;李易俗;赵宗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临床诊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诊治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接受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联合疗法,列为对照组;另40例患者接受胆维他片及美唯宁联合疗法.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X2=11.66).结论: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建议优先选择胆维他片及美唯宁联合疗法,方可有效加速胃肠排空,降低胃酸分泌,促进健康恢复.

    作者:胡云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BiPAP无创通气技术应用于急性左心衰患者辅助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BiPAP无创通气技术应用于急性左心衰患者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3年1月份至2015年12月份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BiPAP无创通气辅助疗法,对比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氧张力以及呼吸频率的改变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79.6%)明显高于对照组(53.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而言,在常规抗心衰治疗上结合BiPAP无创通气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对危急病人的抢救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宋国斌;周凤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探讨

    目的:分析急诊科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我市综合医院急诊科室护士80例,发放工作压力源量表、心理健康状况评分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量、临床护理、人际关系压力评分明显增高,心理健康状况各项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积极、消极、混合型应对方式分别占比81.2%、1 5.0%、3.8%.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中存在多种压力源,会影响心理健康状况.提示医院关注护士的工作特点,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姚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83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的疗效.方法:节选了83例符合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口服.采用每天三次口服25mg的卡托普利,一年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8 3位患者均停用其它降压药.治疗结果显示:患者平均收缩压从治疗前182±24mmHg降为治疗后140±8mmHg,舒张压从治疗前105±12mmHg降为治疗后90±6mmHg.治疗前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是舒张压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90%,不良反应中咳嗽占13.3%、下肢踝部水肿占3.3%.表明卡托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王书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及超敏CRP含量的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超敏CRP含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 5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CHD+T2DM患者;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T2DM患者80例作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葡萄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超敏CRP(hs-CRP)和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并根据血清FFA和hs-CRP分析其与CHD的相关性.结果:与T2DM组相比,T2DM+ CHD组患者血清中FPG、TC、TG、hs-CRP和FFA水平低于T2DM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FPG、TG、TC与患者T2DM+CHD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而hs-CRP和FFA与T2DM和CHD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FFA和hs-CRP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有着显著相关性,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提供借鉴.

    作者:巩煜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与护理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对食管癌放疗反应的作用.方法:观察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食管癌放疗患者58例,患者均出现进食不畅、有噎食的临床表现,通过细致周到临床护理,患者会出现如何临床症状变化.结果:58例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患者,在我科护理人员细致周到的护理下,减轻了身心负担,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顺利完成全程放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护理对食管癌放疗反应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薛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进展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会使患者的听力水平大大下降,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篇文章中,笔者针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能够提高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冯德航;陶安周;线东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T与MRI成像在初诊食管癌分期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和MRI成像应用于初诊食管癌分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初诊食管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CT和MRI检查,观察患者病理学结果,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食管癌T分期、N分期诊断情况.结果:MRI诊断T1期、T2期灵敏度高于CT诊断,差异显著(P<0.05);MRI诊断N0期、N1期灵敏度高于CT诊断,差异显著(P<0.05);联合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均高于单独诊断,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应用于食管癌T1期、T2期和N0期、N1期诊断灵敏度高于CT诊断,然而CT联合MRI诊断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和灵敏度.

    作者:郝苑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