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博
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人群中的患病率约10%.药物治疗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有H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及抗幽门螺杆菌的联合用药;于此同时中药、天然药物提取成分和生长因子及靶向受体抑制剂等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予以综述,在一定程度上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多发疾病,它是世界性、全球性的常见疾病.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0%[1].随着人们对消化性溃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及诊疗技术的深入研究,以及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药物的迅速开发和广泛应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有逐渐下降趋势,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有所降低[2].目前药物治疗是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主要方式,现就其临床药物治疗予以简要综述.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和妊娠结局受临床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80例妊高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40例)接受包括产检在内的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40例)接受临床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分娩时、分娩4h”三个时期的血压值,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分娩时、分娩后4h观察组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建议优先选择临床干预治疗,降压效果明显,还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产生.
作者:夏威;谭兵祥;涂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1例吞咽苦难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观察和护理,总结PEG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室1例重症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行PEG并与肠内营养的病例,总结术后观察要点及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1次置管成功,无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PEG操作简单且安全性高,术后护理对防止并发症尤为重要.
作者:胡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新生儿呼吸衰竭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安全,抢救呼吸衰竭患儿时,机械通气为主要手段,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儿生命.当使用不当时,会损伤患儿肺功能,降低患儿预后.本文综述了新生了呼吸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从1975年被发现至今,其结构的面纱已被揭开,但有关作用机制及治疗策略仍在发展中.本文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具体综述阿尔茨海默病中的tau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宁;马世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急诊PCI术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诊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划分为研究组(18例)与参照组(17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各项数据组间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急诊PCI术治疗过程中,对其行全程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化护患关系,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重点探讨腹腔镜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现状.方法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腹腔镜脾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研究文献,检索时间是从1994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统计,排除病例数少于30例的文献,共计42篇相关的文献.结论 腹腔镜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具有微创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使用LS、LSED手术的风险是较大的、复杂的,所以,外科医师应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的经验,使用完善的腔镜设备在大型的医疗中心中进行.
作者:蒋童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在的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比较得知,进行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护理中疗效明确,患者满意度高,可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华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不同的护理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46名肝胆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肝胆手术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新型综合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以及术后3天检验出的胆囊窝和肝下积液情况进行全面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B起检验下的积液量也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综合的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改善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玉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2月到2015年3月所收治的65例热性惊厥患儿,应用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安全防护等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儿经过系统护理,病情平稳,均治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其中住院时间短的是5d,长的是16d.结论:对小儿热性惊厥患儿应用有效护理措施,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控制体温,指导患儿家长掌握相关知识,避免发生并发症,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赵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n=24)与非手术组(n=24),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治愈、好转或死亡)、总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胃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总治疗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和胃肠营养开始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出血量不多,并发症少或无.结论:通过采用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有效地提高生存率,胃肠营养开始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穴位按摩治疗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穴位按摩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穴位按摩治疗的依从性显著提升,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穴位按摩治疗的依从性,促进了血液循环,改善了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高了遵医行为,保证了患者满意度,增加护理人员士气,提升工作质量,发挥了中医特色技术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尹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病原体检出患者特征分布以及细菌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选取老年社区756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来不同季节、年份、性别以及年龄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老年社区756例老年研究对象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中以春季和冬季病原体检出率高;不同性别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大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检出率逐渐升高.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率每年以春冬季节较高,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与性别无关,随年龄增高而增高.
作者:黄清洪;肖凯;张延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的体会.方法 对我院从2014年8月到2015年9月收治的68例髌骨骨折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以帮助患者可以早日康复.结果 就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情况来看,优42例,良2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达到了93%,可以说明我院对骸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结论 在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对患者恢复起着促进作用的也是周密合理的护理计划.
作者:田茂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门诊小儿输液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门诊小儿输液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针对实验组,基于常规治疗方法前提下,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基于不同护理措施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扎针一次性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处理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门诊小儿输液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家属满意度,优化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医学广泛推广.
作者:刘媚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分析.结果:老年下呼吸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120例患者共检出1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共有38株,占比21.35%;革兰阴性菌140例,占比78.65%.在120例患者共检出1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共有38株,占比21.35%;革兰阴性菌140例,占比78.65%.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糖菌多,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弗氏志贺菌及沙门菌属占比多.革兰氏阴性菌药敏实验表明,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对其敏感性达到了100%.结论:针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医务人员应做好病原菌的检测及药敏实验分析,从而更好的指导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凌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宫外孕的急诊处理方法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方法:择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这两年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急诊宫外孕患者共53例,基于其临床基本资料,对急诊科的急诊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急诊以手术方式为患者实施全面干预,再辅以有效的急诊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全部53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终痊愈出院.结论:急诊接待宫外孕患者后通过及时的评估、处理与相应护理措施实现了有效的治疗.
作者:林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2例,实验组71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71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14d,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丁智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小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未分化癌0级0例,1级12例,2级13例,3级5例;滤泡状腺癌0级0例,1级9例,2级10例,3级11例;乳头状癌0级12例,1级5例,2级0例,3级2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性高、时间早,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聂丰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5S模式对提升护士责任感的作用;方法:在推广5S模式之初选取两组护理人员分别采用普通护理模式和5S护理模式,对终的病区质量、护士综合素质、服务态度、服务及时度、服务质量等进行评分,观察两种护理模式的差异;结果:通过评定小组、医生、患者对两个不同护理小组的评分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普通护理小组的综合平均得分明显少于“5S”模式护理小组的得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5S”护理模式小组成员的责任高明显高于普通护理小组成员;“5S”模式的护理小组成员不论是护士的总体素质,还是病区的质量、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的及时性等都比普通护理小组有明显的提升,护理过程中产生误会和矛盾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护理人员与医生的配合度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出现了大幅提升的现象.结论:5S模式对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对于避免护士与患者直接的摩擦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塑造护士良好的工作习惯具有显著成效,对于提升护士责任感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项琼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