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朱爱丽

关键词: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应用价值, 护理不良事件, 患者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于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由笔者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并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设其为对照组;择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由笔者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并采取风险管理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设其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40),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14/40),研究组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有助于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在心血管内科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综合保健干预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口腔综合保健干预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筛选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9月进行口腔检查的儿童共13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儿童给予口腔综合保健干预,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护理,在规定时间后对两组儿童正确刷牙比例,饭后漱口比例,每天刷牙次数超过两次的比例,龋齿发生率,牙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儿童正确刷牙比例,饭后漱口比例,每天刷牙次数超过两次的比例牙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均高于对照组,龋齿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口腔综合保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龋齿,并且儿童掌握了更多的牙齿保健知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抗高血压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目的 探讨抗高血压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0例患者发生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256例,发生率为25.6%,主要为咳嗽、水肿、低血压、眩晕,其次为头痛、恶心,后为心悸;引发不良反应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为利尿剂,发生率为44.0%;其次为ACEI、复方制剂及中成药、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发生率分别为31.5%、31.4%、30.9%、28.9%;后为钙拮抗剂、ARB,发生率分别为19.8%、15.9%.≥60岁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8.8%(154/534)显著高于<60岁患者21.9%(102/466)(P<0.05).单一用药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率29.1%(135/464)显著高于联合用药组22.6%(121/536)(P<0.05).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咳嗽、水肿、低血压、眩晕,个体化治疗及联合用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胡明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目的:对比胃镜及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方法:对2016.01至2016.12收治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研究,对比其胃镜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胃镜相比病理诊断而言符合率为87.5%(P<0.05).结论:对于慢性姜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准确率更高,但不可完全否认胃镜检查,临床可将两者联合应用.

    作者:张义朝;梁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目的 观察研究喉癌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喉癌气管切开患者1例,给予所有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措施,记录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情况、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1例患者整体护理满意率为100%,整体护理依从率为100%;护理前患者的焦虑评分状况为(20.38±2.54)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评分状况为(5.52±0.83)分.结论 对喉癌气管切开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支持,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区门诊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内科门诊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例资料为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尼群地平片治疗,实验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较对照组低,且恢复正常,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能很好的控制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消化内镜联合四联方案治疗胃溃疡出血的效果及再出血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联合四联方案治疗胃溃疡出血的效果,并分析再出血的原因.方法:选取我医院2016年度,收治的胃溃疡出血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的患者,采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方案治疗胃溃疡出血,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四联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再出血的情况.结果:实施消化内镜联合四联方案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再出血的概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且通过分析患者的血小板、血红蛋白、内镜治疗是造成患者再出血的主要因素.结论:采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方案治疗胃溃疡出血有非常好的效果.而造成患者再出血的因素主要有,血小板、血红蛋白、内镜治疗.

    作者:梁冬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开展,从思想上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优质服务新理念.深刻体会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主题、内涵、实质、目标,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做到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作者:郝亚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筛选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心电图疗效,TG,TC,LDL-C,HDL-C,CK,CK-MB,LDH,HBDH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效果和心电图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C,CK,CK-MB,LDH,HBDH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分析

    深静脉血栓是因深静脉官腔中的血液不正常凝结而导致的并发症现象,是骨科中非常严重的一类并发症.不同学者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有所不同,但均在20%以上.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重、原发性高凝状态、肿瘤、手术以及麻醉,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主要包括机械措施、化学措施以及护理手段.

    作者:廖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结核性腹膜炎的内科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结核性腹膜炎的内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12月收治的80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内科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护理情况.结果:80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显效45例,有效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8%(77/80),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1例).结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予以内科护理干预,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116例,病灶数量为144个.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超声方法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判断超声诊断结果准确率.结果:彩色超声诊断良性病变准确率为88.24%(90/102),恶性病变准确率为80.95%(34/42),总准确率为86.11%(124/144).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采取超声检查的方法,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居艳妍;朱宏;许华宁;蔡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发现品管圈活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在临床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患者床旁护理落实率及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率,并将康复训练知识知晓度评价量表进行调查几率.结果:治疗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7.43±2.14)分,高于对照组(86.31±3.42)分;治疗组康复训练知识的训练种类、持续时间、训练频率、停止训练、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分别为92.0%、83.0%、85.0%、79.0%、76.0%,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论述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

    目的:研究医学科医药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状况,并对耐药性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论文采用比对研究方案,对于我院一段时间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研究,对其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不用用药阶段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通过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实验,检测出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有255种,其中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溶血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真菌及白色念珠菌等,其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等,对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发现,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对于重症医学科而言,感染病原菌主要在呼吸道,主要的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病原菌的耐药性试验发现,其耐药性的趋势不断上升,因此在感染病原菌的治疗方面,应当明确药物使用原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陈晓雷;顾云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提高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提高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丙肝患者80例,将80例丙肝患者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40例丙肝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另外4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结果:观察组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65.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李冰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于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由笔者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并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设其为对照组;择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由笔者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并采取风险管理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设其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40),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14/40),研究组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有助于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在心血管内科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爱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改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应用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每例患者均在ICU或急症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应更换管路的时间分别为7天和3天,研究期间不再更换直至细菌采样.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格兰阴性菌的发生率和格兰阳性菌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更换呼吸机管路及呼吸过滤器装置的时间(延长更换管路的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菌落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

    作者:胡晓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共116患眼)研究对象选择自2016年7月至2017年我6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A组和B组,其中A组50例患者(56患眼),B组50例患者(60患眼).A组患者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结果:A组患者术后1d的裸眼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月时的裸眼视力均与对照组在同一水平,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晶体悬韧带离断、角膜水肿、后囊撕裂、虹膜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43.3%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能够取得与超声乳化术相当的视力水平,且并发症更少,临床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曹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补脾益肾汤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汤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中医内科治疗的102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血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脾益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1%,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BUN、Scr明显较对照组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脾益肾汤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肾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苗爱敏;栾静;李敏;吕晓明;庞跃敏;何俊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 研究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同时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分数略低于观察组患者,组价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儿退热、退烧时间,应用价值高.

    作者:高明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于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尿液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尿液样本实施尿液分析仪检查和镜检法检查,比较尿液样本的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结果:镜检法的红细胞阳性率为30.00%,白细胞阳性率为12.00%,管型阳性率为37.00%;尿液分析仪法的红细胞阳性率为22.00%,白细胞阳性率为15.00%,管型阳性率为16.00%.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查和镜检法检查都具有各自的优势,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尿液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苗瑞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