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陈燕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 门诊护理
摘要:目的 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要,促进医疗环境和谐发展.方法 人性化护理服务贯穿于整个门诊患者就诊中,利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对患者及家属在挂号、候诊、就诊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全面评估.结果 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门诊诊疗过程中为患者及家属减轻了心里压力,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时间,也转变了我科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改变了我科护理工作的社会形象.结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门诊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降低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医疗环境的和谐发展,真正做到了三好一满意.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藏中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藏医藏药结合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康复疗效与纯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康复疗效是否有差异性.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选取84例,对患者随机平均分组,观察组42例,接受中藏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接受常规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结中藏医结合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针灸与藏药口服联合使用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途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边巴元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旨在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房护理人员24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组建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行由高到低的级别护士分类管理,综合性为老年病房患者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护士护理管理前后的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护士分层级管理优化后,在护士护理文书、病房管理、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等工作质量均比之前有所提升和显著进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干预老年病房护理能有效的提高科室和成员之间综合工作效率,充分调动护士工作主观能动性,降低医患矛盾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和基本护理的质量需要,并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雪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生活方式的影响,为该疾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体检后发现并确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的分成量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均具有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情况相比具有差异,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要好于对照组的情况.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选用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乐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及整体护理在普外科的应用研究

    健康教育是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的手段之一,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普外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刘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胆结石手术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对其术前焦虑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胆结石手术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对其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中37例患者,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组开展人性化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术前焦虑情绪变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术前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组间作统计比较,干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优于常规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胆结石手术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其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作者:张美琴;张雁南;陈永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结果:25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加强监测,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4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两组,各23例,将观察组分为护理方式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为常规护理,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观察两组住院时间并统计治疗期间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2周及4周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明显比对照组缩短,且治疗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例数降低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效果突出,P<0.05.结论:通过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THA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促进医患关系融洽,提高患者预后,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仇妍;袁冬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EB病毒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和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RA患者作为RA组,同时选取院内门诊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E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和EB病毒感染与RA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A组的EB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P<0.05);RA组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B病毒感染与各项RA实验室指标均无关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与RA的发病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应当于临床中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于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由笔者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并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设其为对照组;择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由笔者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并采取风险管理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设其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40),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14/40),研究组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有助于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在心血管内科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爱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后对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的48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24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观察组,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能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能对患者的健康进行很好的维护,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精神科护理在精神病康养治疗方面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通过对人性化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以及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精神科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能够给予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康复治疗护理的人性化服务更加显著的提高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能够改善护理方法,让更好的护理方法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得以广泛的推广与使用.

    作者:陈媛;姜林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患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24例,分别采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以及垂体后叶素+奥曲肽(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垂体后叶素+奥曲肽)治疗后治疗效果、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垂体后叶素),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周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肘前内侧结合Kocher入路双切口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肘前内侧结合Kocher入路双切口一期修复骨性和韧带结构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均在我院应用了肘前内侧结合Kocher入路双切口进行了一期修复,分析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末次随访患者疗效评价为:22例优,18例良,优良率为100%.随访过程中,40例患者中未出现骨感染、再脱位、再骨折现象.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应用肘前内侧结合Kocher入路双切口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使骨折得到满意复位,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彦超;董谢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并给出积极的护理对策.[结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人员配比、业务素质、责任心;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坏境的管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等问题是造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不安全的主要因素.[结论]建立健全、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自身业务能力、责任心,注意环境设施及医院人员的卫生问题是解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晓璐;李淑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门诊高危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和风险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实验组患者的投诉率和风险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投诉率和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倪序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替吉奥单药对比吉西他滨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替吉奥单药和吉西他滨单药一线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50例老年晚期胰腺癌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药物的选择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单独的替吉奥以及单独吉西他滨进行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比对照组的少20.00%,p<0.05.结论:替吉奥和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方式均效果理想,但是针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采用替吉奥的更为优势,能降低骨髓抑制反应的发生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晋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感染监控小组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总结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经验.方法:院感质控小组通过讲解有关院感及手术部医院感染知识,采取有效的监测、报告、反馈,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结果:手术室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院感质控小组在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院感染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安改红;崔桂香;李凤霞;赵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信息需求的调查

    目的:了解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信息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肾病综合症患儿家长信息需求内容随住院时间长短及病程进展有所不同.结论:护士应根据患儿病情进展及不同阶段家长信息需求特点提供全面有重点的健康教育指导.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生长因子对脂肪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生长因子对脂肪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将兔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通过酶消化培养为脂肪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取第三代细胞分别给予不同生长因子干预,而后观察脂肪干细胞迁移能力、黏附能力以及增殖能力.结果: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显示第四组迁移细胞数多,第4组黏附细胞数量多,CCK-8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因子组合吸光度值均明显上升,其中第四组吸光值递增幅度大,各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不同生长因子对脂肪干细胞生物学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同.

    作者:陈梓淼;张宝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西洋参脱农残

    西洋参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掌握西洋参药材中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筛选佳农残检测及脱除方法,以尽量减少或避免西洋参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根据今年有关中药农残的文献报道,就农残种类、脱除方法等方面做一总结,目前采用高氧化性次氯酸盐及臭氧进行农残的分解.

    作者:沈蔚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