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娜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态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x2=7.11,P=0.03),结论 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鲁云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高龄手术患者再次使用麻醉药物右美托咪定,注射方式为静脉滴注,第一次滴注的剂量为0.5μg/kg.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静脉泵的方式输入0.5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进行维持.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指标变化,根据指标变化及时更改右美托咪定的浓度.医护人员需要正确记录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图像等等,在患者麻醉的所有时间内,需要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发生恶心呕吐、咳嗽咳痰以及烦躁等临床症状.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结束后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其麻醉效果较其他麻醉药比较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董龙;张树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宫外孕患者应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宫外孕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20,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n=20,行腹腔镜手术),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更高,具有创伤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作者:谷英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分析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140例在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析胃镜成像特点.结果:实验组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0.00%,胃镜的有效率高,比较两组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的有效率高,临床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张瑜;顾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接受鼓膜穿刺治疗后的有效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前来接受治疗的68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研究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分别为护理1组和护理2组,每组患者均为34人.对护理1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护理2组在护理1组的基础上加入全面护理的干预,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采用全面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发现,护理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为显著且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较高,且无任何医患纠纷的出现.结论 全面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同时对和谐医疗体系的构建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冰;唐向荣;莫炼;刘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在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切实提升药品的质量.药品生产风险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途径,在当前药品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对药品生产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齐泽武;贺天鹏;李明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和横断面等方法对某院2014年至2017年的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某院住院的患者中,抗菌药物的总使用率为76.10%,其中术中用药率为80.94%,联合药物的使用率为43.67%,平均用药时间为8.8d,并且在某院存在一定的无指征用药与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问题.结论:某院的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抗菌药物在使用率,需要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
作者:郝利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03月20日至2017年03月20日期间93例小儿疝气患儿,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实施手术治疗,依据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划分,即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试验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儿进行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时,试验组各项指标较低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病率为4.2%,护理满意度为98.8%,对照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病率为26.0%,护理满意度为82.6%,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疝气患儿进行手术护理时,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其效果相对比较理想,同时可以改善并发症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确保患儿住院时间、离床时间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及药学情况.方法:本次观察对象为我院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出现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不合理用药的类型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不合理用药方面,由于药物联用造成治疗疗效下降的占比61.67%,与其他类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类型方面,全身性反应的占比为46.67%,相较于其他不良反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造成患者的治疗效果下降,存在全身性反应、低血压以及肝损损伤等不良反应.
作者:续艳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以某医院心内科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60例危重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30例.给予研究组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自护理能力评分(ESCA),同时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严密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研究组ESCA评分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恢复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内科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其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且在改善其心功能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护理措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翔;贾盼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脑梗死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n=36)、分期组(n=36).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期组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方面,分期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作者:张文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时成分血的合理使,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两年在我院住院进行输血的患者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对照观察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输血申请单发放血液成分进行输血,观察组按照制定的输血方案进行输血.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输血后3小时,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要短,观察组的血小板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期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结果,对其进行计划性成分输血,能够有效提高消化出血道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白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深入探讨在心胸外科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胸外科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及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三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作用于心胸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李佳;曹军华;贾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时代发展,医学模式不断调整和革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而作为整体外科护理中重要部分,健康教育对对生存质量甚至人类健康素质的提升都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对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贾叶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透皮给药系统是我国古老的给药方式之一,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药透皮给药凭借着毒副作用小、临床应用便捷等优势,使其在此受到广泛关注.本次针对重要透皮给药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对中药透皮给药的优势进行分析,其次,针对中药透皮物理与制剂促透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后,对重要透皮给药的新剂型进行研究,通过此次研究进一步丰富透皮给药技术研究的理论依据,推进透皮给药技术临床应用与发展.
作者:傅鑫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老年痴呆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痴呆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9)、舒适组(n=39).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方面,舒适组护理后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作者:庞建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钙磷代谢紊乱目前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肾性骨病的主要原因[1].血液透析代替肾脏的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毒素,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透析的频率与毒素的清除息息相关,影响着MHD患者的钙磷代谢[2].本研究通过分析 1 年间本院血液透析中心 MHD 患者的临床指标,旨在探讨不同透析频率对MHD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作者:徐起;顾菁;张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与过去相比,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康复治疗作为脑卒中和脑梗塞后促进功能恢复的主要对策之一,随着现代社会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康复治疗技术不断的出现,并且经过相关的试验,应用在临床医学中,所以本文就主要是对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或者脑梗塞中的康复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为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何脑梗塞中的康复治疗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作者:石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螺旋CT与MRI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03-2017.03期间收治的45例(共90个)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螺旋CT、MRI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准确度.结果:螺旋CT组确诊率为82.22%,包含Ⅰ期0例、Ⅱ期16例、Ⅲ期21例、Ⅳ期0例;MRI组确诊率为100.00%,包含Ⅰ期7例、Ⅱ期15例、Ⅲ期23例、Ⅳ期0例.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螺旋CT诊断,MRI用于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确诊率相对较高,可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更准的数据.
作者:张晓岩;许陆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有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及心律失常、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抢救成功主要护理要点.方法 收治72例慢性肺心病并心衰患者,通过对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的观察,对患者进行评估有心衰或心衰先兆,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治疗、护理.结果 经0.5~72h后患者心衰能得到控制及好转达90%以上.结论 心力衰竭是生命危急时刻,护士要及早发现病情,争取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控制感染,改善肺心功能,从而控制病情发展,避免死亡,提高抢救成功率,延长生命.
作者:陈佃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