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媛
目的: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疗效良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作者:龙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集体心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患者进行精神分裂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实施集体心理干预.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观察患者IPROS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及社会功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庄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死因监测数据,了解某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因、死因顺位,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利用Excel 2007软件和SPSS19.0软件分析某市死因监测点全人群的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结果 某市死因监测点2016年居民粗死亡率为624.586.76/10万,男性粗死亡率(724.24/10万)高于女性(442.42/10万)(χ2=486.0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前5位死因之和占全死因比例78.9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死亡率和主要死亡原因不同,城乡死因顺位存在差异.结论 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等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某市监测点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今后疾病防控中,应根据性别、城乡和年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包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方法:选取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空腹抽取5ml静脉血,自然凝固及离心后对血液中Na+、K+、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肌酸激酶)、TP(总蛋白)、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G(三酰甘油)、HDL(高密度脂蛋白)、HBDH(a-羟基丁酸脱氢)、ALB(清蛋白)等指标,并观察溶血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CK-MB、CK、TP、HBDH及Na+、K+等指标均较溶血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AST、TG、ALB等指标较溶血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本溶血易对CK-MB、CK、TP、HBDH、AST及Na+、K+等指标造成干扰,故临床中需避免溶血现象发生,如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则需对血液进行重新收集,以此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高岭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总结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病例,平均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采用强化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对糖尿病认知情况,血糖控制率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健康干预效果优于传统式健康教育.
作者:杨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从多糖类的生物学功能、化学组成、抗癌免疫、结构分析来叙述多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说明目前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鲍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TIPS术后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选取3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行TIP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16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将延续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在患者术后1,3个月后,对其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遵医行为得分显著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能使TIPS术后患者遵医依从性显著提高,并且能使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张丽娜;张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报告一例Erdheim-Chester病患者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准确记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发热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工作,做好患者家属配合工作,加强健康宣教,这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00%,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8.00%,两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的联合治疗中,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较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更佳,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方面明显优于阿莫西林.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研究喉癌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喉癌气管切开患者1例,给予所有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措施,记录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情况、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1例患者整体护理满意率为100%,整体护理依从率为100%;护理前患者的焦虑评分状况为(20.38±2.54)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评分状况为(5.52±0.83)分.结论 对喉癌气管切开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支持,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5例HIV/AIDS合并肠梗阻病人的护理,探讨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HIV合并肠梗阻患者在我科住院期间的护理经验.结果:5例HIV合并肠梗阻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不会发生职业暴露.加强关爱护理,消除歧视,树立患者信心,有利于病情恢复.
作者:杨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8月-2017年9月期间行血常规检查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70例.其中,一组患者采用末梢血采血方式,即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静脉血采血方式,即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予以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RBC、MCV、MCHC、Hb、PLT、HC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WBC、MCH指标低于对照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静脉血均作为血常规监测的首选方案,相对而言,静脉血采血方式结果准确性相对较高,故值得推广.
作者:翟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应用5M1E分析法后灭菌质量出现的变化.方法:择取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在笔者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常规灭菌处理的1000件医疗器械,择取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在笔者医院消毒供应室按照5M1E分析法进行灭菌处理的1000件医疗器械.从无菌物品存放、包装、回收清洗等角度进行评分,对比5M1E分析法实施前后医疗器械的灭菌质量.结果:实施后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应用5M1E分析法可以显著改善其灭菌质量并预防感染.
作者:郝保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化痰祛浊法治疗老年痴呆,观察对患者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影响,分析化痰祛浊法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涿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以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4g/次,1次/d,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给以化痰祛浊方法(红参10g、石菖蒲20g、姜制半夏10g、陈皮20g,生姜3片,浙贝母10g,瓜萎12g,附子6g、甘草6g、炒白术15g,前胡10g、天南星10g、白芥子10g,桔梗10g,将药物浸泡后水煎分早晚2次服之,连续治疗4周)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变化.结果 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化痰祛浊法治疗老年痴呆症有明显效果,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客观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长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影响分析.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等分为两组,一组30例.对照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前后的SDS、SAS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差异不大,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后,其SDS、SAS评分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对改善康复期精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夏华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以养血疏肝汤为代表的方剂,从肝论治血管性老年痴呆时,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涿州市中医医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各有40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养血疏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长谷川痴呆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以养血疏肝汤为代表的方剂,从肝论治血管性老年痴呆时,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作者:郭学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2月在我院被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BUN,Scr,PRO,GFR和hs-CRP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1(87.23)、5(10.64)1(2.13)、46(97.87);对照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1(65.96)、4(8.51)、12(25.53)、35(74.47),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在BUN,Scr,PRO,GFR和hs-CRP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在BUN,Scr,PRO及hs-CRP的水平均有所降低,GFR有所提升,实验组患者降低和提升水平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使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并且肾功能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袁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选择舒适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后,观察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07月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本次研究通过数字奇偶法完成所有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45例):选择舒适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终就两组产后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展开对比,观察组产后出血患者结果改善尤为显著(P<0.05).结论:充分应用舒适护理方法完成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通过改善产后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使得产后出血患者的预后能力、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能力得以显著优化.
作者:燕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新医疗改革工作的开展,档案管理成为一个可开发利用的部门,在管理工作中,针对医院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结合对应的资源信息进行相应管理水平的改善,各个医院也需要结合本单位的状况进行相应措施的实施,并且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实施.
作者:李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每例患者均在ICU或急症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应更换管路的时间分别为7天和3天,研究期间不再更换直至细菌采样.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格兰阴性菌的发生率(58.00%)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格兰阳性菌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2.00%),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通过加强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更换管路的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菌落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
作者:刘丽莎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