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叶婷

关键词:盆腔炎,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3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有良好效果,利于提升患者对本病的认知,加强自我保健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超导可视人流术102例

    妊娠在10周以内自愿要求终止妊娠且无禁忌症者,可以行负压吸宫术,随着血HCG检测技术的提高及阴道超声的广泛应用,小于42天的宫内早早孕能够得以早期诊断,所以,临床上非意愿早早孕妇女可以尽早进行人工流产术[1].作为意外妊娠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过去的人工流产术并发症多,如人流综合征、吸宫不全、漏吸、子宫穿孔、出血多、过度刮宫等,甚至还引起宫腔粘连、月经紊乱、继发不孕,严重影响受术妇女的身心健康[2].近年来,在沽源县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科引进米索前列醇+超导可视人流术开展早孕人工流产术,达到了安全、有效的效果,避免和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建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的临床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癌(non-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疫苗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和耐受性好的特点,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影响疫苗治疗肺癌的原因有很多,考虑到肿瘤免疫原型以及免疫治疗耐受性的具体要求可知,在整个分析阶段,需要对肿瘤和免疫关系进行分析,以特异性抗瘤和抗原性发现作为基础,做好疫苗免疫治疗,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黄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3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有良好效果,利于提升患者对本病的认知,加强自我保健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叶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

    在护理工作中,一切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都成为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

    作者:徐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生儿呕吐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新生儿呕吐的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出现新生儿呕吐84例,纳入观察组,未出现新生儿呕吐399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日龄、开奶时间、开始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其他消化道症状、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OR=1.356,95%CI(1.561~1.671)]、开奶时间[OR=0.910,95%CI(0.656~0.910)]、出生时间[OR=0.876,95%CI(0.621~0.875)]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呕吐的因素影响因素较多,母乳喂养不当等都可能影响喂养,需要严格控制开奶的时间.

    作者:邱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术后护理.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200例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经验.结果 200例甲状腺手术病例均痊愈出院,只有4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做好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施红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标研究分析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在全面不间断的质量管控管理下会有怎样的提升以及研究分析医院感染会不会在全面不间断的质量管控管理下减少.方法对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进行全面不间断的质量管控管理,持续时间为2015年1月至12月,后对管控前和管控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实施全面不间断的质量管控管理后生物监测的合格度和B-D试验合格率都要好于实施前(P<0.01),还有医院性感染率要比实施前低(P<0.01),其他的如器械洗涤合格度、包装合格率、物品发放出错率及包装满意程度都要好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消毒供应室医院性感染管理质量会在全面不间断的质量管控管理下提高,全面不间断的质量管控管理还能提高医疗器械消毒的合格率、降低医院性感染以及完善消毒供应室相关规章制度.

    作者:周玉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安全干预策略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旨在分析护理安全干预策略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吉林市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6年9月消毒供应室采取护理安全干预措施后的7003件消毒器械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定为观察组,回顾性的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3月进行常规护理消毒的6979例器具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流程的护理安全干预策略,对比分析两组在消毒物品供应合格率、临床科室反馈满意度和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科室反馈满意度为98.28%,消毒物品供应合格率为97.19%,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09%;对照组科室反馈满意度为78.37%,消毒物品供应合格率为88.25%,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比对照组在科室反馈满意度,消毒物品供应合格率及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安全干预策略的实施,使消毒物品供应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地提高,对于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和提高院内服务质量有积极的指导价值,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会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且并无神经损伤、低血压、脊髓损伤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提升临床护理的效果,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应用意义和价值.

    作者:方文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将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差异显著;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66.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换了满意度.

    作者:曹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红豆杉多糖的研究进展

    红豆杉多糖是红豆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糖尿病等生物活性.红豆杉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取工艺,单一多糖组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及药理活性等方面.本文就近年来红豆杉多糖的研究结果做一综述,为其今后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戚楚露;李君彦;张海波;汪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聚氨酯多孔材料配方及其吸声性能分析

    近年来引起的职业病噪声聋人数日益增多,其已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噪声控制,减少噪声污染是当前各国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本文中对聚氨酯多孔材料的配方以及其吸声性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作者:罗容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下、出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6例上消化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躯体活动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基强的松龙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甲基强的松龙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1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院前常规的急救治疗,观察组给予院前甲基强的松龙急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既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还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从我院脑梗塞出院患者83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地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龙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增强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放射科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增强扫描在临床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诊断工具.CT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后再行扫描的技术,当体内注入造影剂后,不同的组织结构及病变性质,由于含碘造影剂的分布和数量都有不同,这样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图像对比度增加,两者之间的界线也较清晰,帮助发现平扫未显示的病变、明确病变的范围和边界.另外 CT 增强扫描还有利于鉴别病变的良恶性,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我院在CT增强检查时应用碘佛醇、安射力等作为造影剂,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反应,如:全身发热、口感略苦、头晕、心慌等.还有少数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口舌发麻、胸闷气急、血压骤降、意识丧失等.CT检查前病人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上面列举了种种过敏反应和潜在风险,因此病人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疑虑等心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作指导,并通过其语言、行为、表情、态度和姿势等去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其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佳心理状态,即心理护理[2].CT 增强检查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理解并积极配合,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

    作者:夏青;余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溢血患者术后的康复分析

    目的 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溢血患者术后的康复分析.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溢血术后患者中筛选出64例,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将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术后在病情稳定后康复组患者采用肢体功能康复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与术后30天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肌力测定.结果 术后的第一天,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天,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的30天,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脑溢血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时期医院药房药剂管理分析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对医院药房药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医院药房药剂管理水平与病人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在新时期,要求正视药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药剂管理水平,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本研究探讨了新时期医院药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医院药房药剂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作者:常建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脏及颈部大血管损伤12例抢救经验

    目的 总结心脏及颈部大血管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救治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心脏及颈部大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死亡1例.11例抢救成功,随访3个月—4年,无死亡病例,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迅速明确伤情,及时诊断,急诊探查是提高心脏及颈部大血管损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正旭;侯延君;姜长滨;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银屑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采用心理护理对银屑病进行护理的效果,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中收治的10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完成治疗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较好.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手段,有利于患者的身心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