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彦丽
目的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观察,并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于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所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任选78例,任选其中39例,按照常规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另38例患者则按照钢板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针对疗效间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 于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87%(37/39),而对照组仅为79.48%(31/39),且观察组在后掌倾角、桡骨轴向缩短移位量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仅1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实现对该类患者综合诊治效率的保障,但术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并发症,需要加以重视.
作者:胡海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国家许多人都存在腰痛的问题,并且得不到相应的有效解决,本文主要通过对于一些腰痛的现象、解决思路以及处理方法的介绍,来向相关的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下仅为笔者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李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疾病应用针灸疗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78例,均为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将其均分为(2)组,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和常规药治疗,各39例,就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总结治疗经验.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7.44%)>(76.92%)(P<0.05).结论:保证治疗方案安全的基础上,为了增进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建议临床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应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作者:胡茵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电刀在胆囊手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012年-2014年期间收治的637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17例胆道再生结石通过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15例术后出现反复性胆道感染症状.通过检查发现胆管壁收缩功能减弱,通过胆肠吻合术治疗出院.结论 在胆囊手术中解剖重要器官时应慎重使用
作者:赵晚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12至2016年12月入院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人,对照组:40人,观察组使用甲氨蝶呤臀部肌注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臀部肌注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血β-HC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平均包块直径也均较前缩小(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成功率87.5%,对照组治疗成功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块直径缩小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效果肯定,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HCG及B超,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治疗安全.
作者:沈媛媛;杨毓琴;陈义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观察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血管缝合器的使用,防止造影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录入,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或接受介入治疗的252例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采用Percloser血管缝合器装置)与对照组(未使用血管缝合器)两组,比较两组间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发生皮下瘀斑、皮下渗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例数分别为6例、2例、2例、0例;对照组中发生皮下瘀斑、皮下渗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例数分别为16例、10例、10例、2例;经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皮下瘀斑、皮下渗血、皮下血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发生假性动脉瘤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Percloser血管缝合器装置处理股动脉穿刺点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减轻病人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赵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AST(early stent thrombosis,AST)形的危险因素,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4年收治的已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10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冠脉造影证实AST形成的患者31例.按年龄、性别(3:1)匹配原则抽取PCI术后未出现AST形成患者9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ST形成患者平均时间(7.1±5.7)d,院内死亡率19.35%(6/31).ST阳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出现B2病变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阳性组血糖、肌酐、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及血浆脑钠肽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I术后AST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左心室射血分数(OR:0.893,95%CI:0.813-0.983,P=0.018)、肌酐(OR:1.058,95%CI:1.002~1.117,P=0.043)、白细胞计数(OR:1.593,95%CI:1.112~2.130,P=0.009)、C-反应蛋白(OR:1.161,95%CI:1.045~1.290,P=0.005)和血浆脑钠肽(OR:1.000,95%CI:1.001-1.001,P=0.023)是AS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多支架置入、支架贴壁不良是PCI术后并发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旭;陈懿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所谓的快速康复外科就是指的为了进一步使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减少,并且加快术后康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从而在围手术期所进行的一系列以多个学科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作为一种新的外科理念,快速康复的实现需要依靠麻醉、微创术、围术期护理3个环节相互支持和配合.快速康复实施的主要场所就是手术室,手术室护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探讨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以供参考.
作者:张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诊断及治疗中CT动态随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47例经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首次CT扫描影像表现主要征象为磨玻璃影,网格样、网织结节影、索条影,实变影,支气管双轨征,肺气囊,月弓征,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气胸、纵膈气肿等.动态复查CT扫描:33例治疗后复查,肺内病灶明显吸收、好转.7例呈现病灶先增多后吸收好转.5例出现进行性加重.3例治疗后明显吸收、好转,3w-8w后肺野内出现新发病灶.结论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病变发展不同阶段表现各异,CT扫描并行动态观察,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后变化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吉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国家的栋梁,丰富的阅读量能够促进少年儿童的文学修养和道德思想的形成.图书馆是培养少年儿童文化修养的重要基地,所以培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加图书量是图书馆少儿阅览室建设重要工作内容,本文针对图书馆少儿阅览室的建设工作进行探讨,并且给予合理的解决方案.
作者:道力格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患者施以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7年02月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数字奇偶法对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患者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患者分别施以单纯西医治疗以及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对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疗效以及造影结果 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患者临床疗效(97.14%)同对照组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患者(62.86%)比较,提高程度尤为显著(P<0.05);观察组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患者造影结果同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比较,优势表现尤为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患者施以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在将输卵管通畅度加以改善的效果方面较为显著,终保证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得以显著提高.
作者:姜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后尿道断裂是骨盆骨折、骨盆分离常见的合并症,多发生于男性,且以青壮年为主.传统治疗方法:先抢救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症,待病情稳定后,单纯耻骨上膀胱造瘘或尿道会师引流尿液,手术简单易行,但发生尿道狭窄的几率很高,往往造成骨盆的畸形愈合,后期处理困难.从而避免了以往患者采用尿道会师加牵引给患者带来的尿道狭窄需定期尿道扩张和尿道狭窄需行二期手术的痛苦.
作者:寇优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前后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3-6月作为对照组并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016年7-9月作为实验组,并采用护理安全干预模式,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器械消毒不合格率、护理风险的发生及临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器械消毒不合格率、护理风险发生率、临床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采取护理安全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器械的合格率及临床的器械满意度,并降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朱会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胶囊内镜种类多,具有相同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基本操作原理、流程相似,但不同胶囊内镜均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性能.磁控胶囊内镜的出现有效的填补了不能定位及外部控制的不足.目前胶囊内镜仍无法行病理组织活检、内镜下治疗.本文对国内常用胶囊内镜的性能及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作者:吴晨;李红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3月15日~2017年3月26日住院部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0例(米非司酮),对照组---20例(米索前列醇);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0.00%(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延红;金小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炎痛消洗剂熏洗对肛瘘术后伤口及预后的影响.炎痛消洗剂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因痔疮在我院接受手术的住院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炎痛消洗剂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冲洗组(总有效率96.2%VS 82.7%,P<0.001).尽管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炎痛消洗剂组的术后住院日(5.7±2.5 VS 6.4±3.2,P=0.27)、再次入院率(3.4%VS4.5%,P=0.83)均低于生理盐水冲洗组.结论:肛瘘患者术后采用炎痛消洗剂熏洗,疗效明显,经济实惠,适应证广,操作简便且无不良反应,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王夙;令狐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加强护理及运动指导方法 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患者,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及运动指导方案,并予以实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6.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及运动指导方案,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够促进患者体力、活动力的恢复,从而达到了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
作者:宋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肝胆外科连续静脉输液管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应用连续静脉输液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做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9例,实验组在连续静脉输液管理中采用无缝隙护理,对照组则在连续静脉输液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红灯呼叫率(17.2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红灯呼叫率(55.1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5.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胆外科连续静脉输液管理过程中,加强无缝隙护理措施,有助于缩短患者输注液体更换时间,减少患者红灯呼叫次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摆青青;吕秀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合并改良电休克与合并舍曲林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3例双相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丙戊酸钠合并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reatment,MECT)、丙戊酸钠合并舍曲林治疗,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items of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评估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①MECT组与舍曲林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MECT组有效率为86.4%,舍曲林组有效率为76.2%,二组间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②MECT组前四周WMS评分减低,与治疗前及舍曲林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第8周末时研究MECT组WMS评分与治疗前及舍曲林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间副反应出现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良电休克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抑郁安全、有效.
作者:王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患者盐酸氨溴索(沐舒坦)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及总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93.33%vs 11.11%,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应用沐舒坦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途径,具有见效快、有效高等优点,推荐使用.
作者:蒙炳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