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探讨

张列斌

关键词:公立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分工协作, 建议
摘要: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能够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既能满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保健服务的需要,又是我国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以及存在的难点问题,结合实际,总结一些策略建议供广大同仁参考.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噻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单独予以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肺功能相关指标与观察组比较,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FVC、FEV1/FVC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选择和全面普及.

    作者:薛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匹伐他汀钙分散片的处方筛选及制备

    目的:筛选匹伐他汀钙分散片的处方及辅料用量.方法:利用L-HPC作为崩解剂,以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分散均匀性、混悬稳定性及体外溶出度作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结果:优选处方压制片剂外观光洁,在40s内完全崩解,药物溶出快,符合分散片分散均匀性要求.结论:分散片质量主要与L-HPC的用量有关.

    作者:于秋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12至2016年12月入院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人,对照组:40人,观察组使用甲氨蝶呤臀部肌注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臀部肌注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血β-HC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平均包块直径也均较前缩小(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成功率87.5%,对照组治疗成功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块直径缩小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效果肯定,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HCG及B超,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治疗安全.

    作者:沈媛媛;杨毓琴;陈义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ICC置管在血液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血液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37例血液病化疗患者PICC的置管时机、置管静脉与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长度及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结果:评估所有进行置管的患者,发现所有患者PICC置管均成功,有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1例,出血4例,导管脱出1例,通过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均痊愈.结论:早期使用PICC置管为较好的化疗方法,穿刺部位应首选右侧贵要静脉,能提高对PICC化疗患者的护理水平,良好的维护能延长置管时间并能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减轻患者经济及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郑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阴道细菌检验应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在实施阴道细菌检验过程中,分析PCR检验法以及细菌培养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9月~2016年09月收治的阴道细菌检验患者162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观察对象;观察组81例以及对照组81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阴道细菌检验方法的不同;观察组:PCR检验法;对照组:细菌培养法;通过对比检出率以及特异度等,以突出PCR检验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检出率以及特异度方面,两组阴道细菌检验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实施阴道细菌检验的过程中,有效应用PCR检验法,临床表现出较高的检出率以及特异度,并且检验步骤较为便捷,终可以获得显著的阴道细菌检验效果.

    作者:魏彦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面分析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及治疗

    根据对资料调查分析得知,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致死率高的疾病之一,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命安全.因此,从事医学研究人员应该对该疾病做出更渗入的研究,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快速找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建议和治疗方法,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在临床经验工作多年的医师来说,对中老年群体了解比较多,他们可以根据案例来查找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并且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建议.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负压圈套扎术(RPH)治疗内痔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负压圈套扎术(RPH)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接诊的100例内痔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RPH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肛缘水肿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轻度肛缘水肿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急便感、尿潴留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治疗内痔手术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费用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谢志飘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分析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力军,是影响服务提供数量、质量和效果的核心要素.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各省市基层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数量、结构和公平性,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相关政策奠定基础.通过查阅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3-2016年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数据,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公平性进行评价.

    作者:郝震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诊护理风险主要原因与应对策略

    医院的急诊科是直接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院医疗活动当中繁忙、集中的场所,所接诊的患者都是急、危、重症患者,对护士的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在抢救、治疗当中处理不当,不仅可能会影响患者生命,也会让医护人员陷入危险境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影响护理风险的因素逐渐的增多,准确分析急诊护理风险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到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本文就急诊护理风险主要原因与应对策略进行简单的阐述.

    作者:杨燕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气管切开患者展开分组研究,即甲组与乙组,每组60例.甲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乙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带管时间、并发症与感染发生率、心理状态均明显优于甲组,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颇高.

    作者:陈丽香;占志英;张美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孕期教育在减少二胎孕产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探讨孕期教育对减少二胎妊娠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跟踪88例孕早期建卡并完成正规孕期教育(参加至少5次孕妇学校的,进行至少8次正规产前检查)的人作为观察组和79例未进行正规孕期教育(未参加孕妇学校,产检小于5次)的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巨大儿的发生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内的平均为50.38%,巨大儿发生率为4.55%,剖宫产率为11.36%,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平均为5.11%;对照组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内的平均为26.58%,巨大儿发生率为15.19%,剖宫产率41.18%,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平均为15.83%.结论:孕期教育(参加至少5次孕妇学校,进行至少8次正规产前检查)对减少二胎孕产并发症上具有指导意义,可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陈琳;高晨琳;胡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析爱孕坊对预防出生缺陷的作用

    本文主要探究了出生缺陷的原因以及营养摄入的重要性,阐述了爱孕坊各主要成分对孕妇自身和胎婴儿生长发育的功效;通过引用诸多文献的研究成果发现,爱孕坊作为孕早期专用营养品,除了有效缓解孕早期反应之外,能促进胚胎发育以及胎儿神经系统雏形的分化建立,促进胎儿大脑发育,有效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左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临床路径组,各59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临床路径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健康常识认知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路径组健康常识认知率57例(96.61%)显著高于常规组44例(74.58%),临床路径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Barthel评分以及心理测试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相关健康常识的认知率.

    作者:林晓燕;林晓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级的临床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11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级,效果可靠,且副作用较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海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湖北省麻城市2011-2015年老年人自杀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麻城市老年人自杀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5年人口死亡登记管理系统中年龄为65岁及以上死亡人口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麻城市老年人自杀死亡587例,自杀死亡率为117.33/10万,男性死亡312例,自杀死亡率125.81/10万,高于女性(死亡275例,自杀死亡率109.00/10万),男女性自杀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4,P﹤0.05).高年龄组(75岁及以上)人群中丧偶自杀死亡占比高于有配偶人群.自杀方式以服农药和上吊自缢行为居多,分别占总自杀死亡的64.9%、25.6%.自杀死亡原因一部分是老年人身患疾病后无力医病,难以承受病痛有关,也有一部分是无人赡养或孤单寂寞导致自杀.结论 老年人自杀是一个严重危害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社会问题,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避免非正常死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王金荣;喻同琦;徐胜平;项维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析细节护理措施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的影响分析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不断改变,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从单纯的治疗疾病提高到享受高质量的身体以及精神的护理服务.本文就探讨了细节护理措施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的影响,以供参考.

    作者:邵万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90例,利用抽样调查法、DDDS法以及药物评价法对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后将研究结果 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对剖宫产手术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100%,其中药物频率应用较高的药物为甲硝唑注射液,奥硝唑注射液以及头孢唑啉.术后抗菌药物使用周期为3天至4天,且术后均未出现感染.通过对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来看,单独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可达5.6%,剩余患者的用药均为联合使用,其中二联、三联、四联的比例分别为66.7%、22.2%、5.6%,结论 :剖宫产围术期应用的抗菌药物,其时间不宜过长,在使用时需遵循《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指南》,从而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优化.

    作者:张代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比较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肖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91例,分为X组(n=45)和Y组(n=46).Y组的患者给予胸腹带蒂皮瓣修复,X组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对比X、Y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X组的及格率为95.6%,Y组的及格率为76.1%,X、Y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红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价值分析与研究

    目的:分析总结采用百令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进行治疗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盐酸贝那普利及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百令胶囊进行治疗,收集汇总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且观察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量、空腹血糖(FPG)、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SCr含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采用百令胶囊辅助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靠,可做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娜;郭志伯;周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