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护理风险主要原因与应对策略

杨燕姣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 主要原因, 应对策略
摘要:医院的急诊科是直接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院医疗活动当中繁忙、集中的场所,所接诊的患者都是急、危、重症患者,对护士的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在抢救、治疗当中处理不当,不仅可能会影响患者生命,也会让医护人员陷入危险境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影响护理风险的因素逐渐的增多,准确分析急诊护理风险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到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本文就急诊护理风险主要原因与应对策略进行简单的阐述.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讨论分析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患者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2016年收治的急腹症患者70例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分随机成A组(n=35)和B组(n=35).其中B组患者予以传统腹部超声检查,而A组患者予以全面的超声腹部检查,对两组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的超声检查时间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A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时间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将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应用于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显著提高诊断的符合率,缩短临床诊断时间,便于治疗方案的开展.

    作者:苗修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8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共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修补术治疗,共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9~24个月的随访后结果显示,两组均无复发病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作者:李猛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及运动指导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加强护理及运动指导方法 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患者,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及运动指导方案,并予以实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6.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及运动指导方案,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够促进患者体力、活动力的恢复,从而达到了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

    作者:宋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重点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结果: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眼压得到控制,患者及家属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提供精心、细致、全面的综合护理在疾病康复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蔡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压疮督查小组在住院病人压疮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压疮督查小组在住院病人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1000例,科室成立压疮督察小组,采取措施防治患者出现压疮情况.结果:成立压疮督查小组后患者在压疮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明显优于成立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室成立压疮督查小组可有效降低科室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可作为临床首选改善护理质量的方法加以推广.

    作者:陈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低频脉冲电疗配合牵引按摩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于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实行低频脉冲电疗配合牵引按摩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以平均分类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给予牵引按摩治疗,治疗组则给予低频脉冲电疗配合牵引按摩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6.08%)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8.43%)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疼痛程度治疗组也较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而给予低频脉冲电疗配合牵引按摩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腰椎间盘疼痛,提高其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许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胜任力的护士长岗位评价体系构建

    目的 分析建立完善基于胜任力的护士长岗位评价体系构建对选用护士长的成效.方法 根据护士长岗位的胜任力特殊要求,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及理论知识研究与约谈,编订基于胜任力的护士长岗位评价体系,规定指标及相关顶岗要求.依据基于胜任力的护士长岗位评价体系为指导标准,实现护士长岗位人员的人用.结果 构建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后,护士长工作质量显著改善(P<0.05).结论 基于胜任特征的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为考评护士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护士长临床管理实践指明需达到的工作目标.

    作者:汤翠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湖北省麻城市2011-2015年老年人自杀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麻城市老年人自杀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5年人口死亡登记管理系统中年龄为65岁及以上死亡人口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麻城市老年人自杀死亡587例,自杀死亡率为117.33/10万,男性死亡312例,自杀死亡率125.81/10万,高于女性(死亡275例,自杀死亡率109.00/10万),男女性自杀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4,P﹤0.05).高年龄组(75岁及以上)人群中丧偶自杀死亡占比高于有配偶人群.自杀方式以服农药和上吊自缢行为居多,分别占总自杀死亡的64.9%、25.6%.自杀死亡原因一部分是老年人身患疾病后无力医病,难以承受病痛有关,也有一部分是无人赡养或孤单寂寞导致自杀.结论 老年人自杀是一个严重危害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社会问题,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避免非正常死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王金荣;喻同琦;徐胜平;项维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融入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有效改善,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人文护理在烧伤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人文护理在烧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研究400例烧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病人人文关怀,观察患者在实行人文护理后其身体,心理上的效果.结果:在烧伤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6%,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烧伤病人应用人文护理后可以在心理上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良情绪,并且可以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任感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晓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91例,分为X组(n=45)和Y组(n=46).Y组的患者给予胸腹带蒂皮瓣修复,X组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对比X、Y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X组的及格率为95.6%,Y组的及格率为76.1%,X、Y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红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监护

    目的 分析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治疗办法,观察组则同时联合药学监护措施.通过临床治疗和相关文献研究,对治疗药学监护进行分析,提取药学监护的要点.结果 研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服药依从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存在较多不良反应,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药学监护提高用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锦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种剂量地佐辛在下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呼吸功能、麻醉深度的影响作用

    目的 对比分析将2种不同剂量的地佐辛应用于下肢手术患者的效果,并对比分析其对患者呼吸功能、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进行下肢手术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包括71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地佐辛进行麻醉,其中观察组给与0.2mg/kg,对照组给予0.3mg/kg,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麻醉深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在T0时点无差异(P>0.05);而在T1、T2、T3、T4时点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PO2、RR高于对照组,而PETC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OAA/S及Narcotrend指数在T0时点无差异(P>0.05);而在T1、T2、T3、T4时点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给与下肢手术患者0.2mg/kg地佐辛,麻醉效果较好,且患者呼吸功能及麻醉深度受影响更小,可推广应用.

    作者:卜少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减少神经中央监护视频脑电监测伪差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减少神经中央监护的视频脑电监测伪差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58例神经中央监护视频脑电监测的患者进行针对伪差的护理配合.结果 伪差数量减少,识别较以前容易.结论 对于减少神经中央监护视频脑电监测的伪差,护理配合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脂肪肝的危害和防治

    脂肪肝是由于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异常大量地在肝脏内蓄积.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有两个发病高峰,即30-39岁和50岁以后.中、青年人脂肪肝的预防工作应该得到重视.本文将从脂肪肝的危害和防治展开综述.

    作者:李钊;黎雨尘;童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群组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与探究群组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群组干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93.33%)与对照组患者(66.67%)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33%)与对照组患者(7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群组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其心理状态及血糖水平控制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糖尿病病人使用医护一体化的模式对病人心理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病人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顺序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55例.对照组病人通过使用常规护理加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病人接受医护一体化的护理与治疗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的血糖值、SDS以及SAS评分.结果 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治疗组病人在血糖值以及SDS、SAS评分方面均要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病人使用医护一体化的模式对病人心理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显著,可以推广.

    作者:徐钱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和进展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 adiculopathy,CSR)是较为多见的一种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障碍及反射变化.神经根症状的产生包括髓核的突出和脱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后纵韧带的局限性肥厚等.CSR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年轻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故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对CSR治疗的相关现状和进展做出综述.

    作者:王荣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84例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方法:本文研究选取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儿运用热毒宁和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在10d内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和琥珀酸氢化考,而对照组患儿则在10d后使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对照组中3例因肺不张给予气管灌洗治疗,2例患儿因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进行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治愈率为88.09%,观察组肺部症状消失时间(11.54±2.97)h,对照组为(14.42±2.55)h,观察组退热时间(9.36±2.54)h,对照组为(11.84±2.43)h,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热时间较长,肺部CT表现雷击范围超过1/3肺叶,应用中西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症感染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对重症感染患者早期使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入院后对所有患者行常规重症监护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早期使用小剂量肝素,统计在治疗的第一天和第七天的上述样本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5d与30d时的生存情况.结果:从血小板计数上来看,在治疗第一天时,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多,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血液样本内APTT与PT值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15d和30d后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重症感染者,使用小剂量肝素进行治疗,能够将血液样本中的PT和APTT指标加以改变,可大幅度提升患者生存机会,对改善患者治疗结局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郭士源;傅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