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化护理对ICU内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蔡晶晶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 ICU, 心力衰竭,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ICU内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6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DS、SAS情绪评分水平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S、SAS情绪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VEF、LVEDd和LVESd心功能指标水平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化护理对ICU内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ICU内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6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DS、SAS情绪评分水平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S、SAS情绪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VEF、LVEDd和LVESd心功能指标水平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蔡晶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孕产妇的临床护理

    目的 阐述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孕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 ,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24.30±0.20)分、饮食(24.33±0.15)、生活(23.07±0.03)、并发症预防(23.59±0.18)分、产妇死亡率为0、剖宫产率64.52%、并发症发生率9.68%、新生儿死亡率3.23%、低体重儿16.13%、新生儿窘迫率3.2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从心理、饮食、生活等方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分娩的安全性,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周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心脏超声在胎儿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对心脏超声在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300例妊娠女性,对胎儿心脏进行检查,并在胎儿分娩后一周之内复查心脏超声,对结果进行比较,明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产前检查共有筛查出8例先天性心脏病者,产后检查共9例,准确率高达88.9%.其中心内膜缺损1例、单心室2例、三尖瓣下移1例、三房心1例、室间隔缺损1例、法洛四联症并唇腭裂2例.产后检查近室间隔缺损者为2例.两组比较P>0.05.9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有6例家属同意尸解.其超声检查与尸解结果相同,妊娠方式均为引产.结论 心脏超声能够对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准确率非常高.

    作者:季志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枸橼酸钠对股静脉双腔导管封管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8%枸橼酸钠液对股静脉双腔导管封管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股静脉双腔导管置管行血液灌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置管方法,观察组给予8%枸橼酸钠液封管,对照组给予肝素钠封管;比较枸橼酸钠和肝素钠封管后短期凝血指标以及导管使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使用8%枸橼酸钠封管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使用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8%枸橼酸钠对股静脉双腔导管封管对凝血相关指标影响小,出血风险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林宇芳;陈秀玲;乐道平;张天大;邓云;李潘孝;郑志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由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出院前对其进行满意度及治疗临床效果观察.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的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满意的32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96%,实施常规护理的50名患者,其中对护理服务满意的19例、基本满意23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率84%,两组满意率比较x2=4.0,P<0.05;优质护理的患者治疗有效28例、显效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常规护理的患者中治疗有效19例、显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二者差异比较为x2=4.89,P<0.05.结论 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期间开展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吕海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4%高于对照组71.1%,且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产后24h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后24h出血量,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严素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挑选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只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的对比组(患者共84例),和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共83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研究组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比只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对比组明显,且治疗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比组,统计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治疗后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对比组低,统计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并且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朱德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系统化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收治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5月,分为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无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便于改善不良情绪与妊娠结局,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并推广.

    作者:洪秀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的治疗作用.方法 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将10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后者另联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对比治疗前后左室功能指标变化,评价两组的有效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左室功能指标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0.05),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LVESD和LVEDD)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两组有效性分布及总有效率对比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能够显著改善左室功能,且疗效显著.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依从性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本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190例已签约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组,令选取同期内本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190例未签约组高血压病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190例,采用常规社区干预治疗措施,观察组190例,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依从性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检测依从性和饮食控制依从性概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适度运动与血压达标比例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服药、血压检测与饮食控制等方面依从性,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翟梅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ST-T改变对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总结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胸痛患者50例临床资料,依据患者ST-T变化分为两组,即ST-T动态变化21例为分析组,ST-T段无动态变化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电图表现.结果 分析组冠状动脉检测出阳性16例,占比率76.19%,检测出阴性5例,占比率23.81%;对照组分别为7例(24.14%)、22例(75.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中,心电图ST-T段改变与冠心病存在正相关性,通过对此指标水平的监测,利于早期冠心病的诊断,临床需重视.

    作者:潘俊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延续护理对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按出院日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方式,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方式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在出院12个月,采用抗凝治疗依从性问卷表,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按时复诊率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抗凝依从性、按时复诊率及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作者:林惠萍;罗梨芳;刘琪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比较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全身麻醉应用在对照组中,将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的评分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相应的麻醉方式后,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天、术后7天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的评分对照组均差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苏志辉;董振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慢性心力衰竭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78例CH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耐药性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较多,占69.32%,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较高,在73.33%~86.67%之间;病原菌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均在66.67%以上;糖尿病史、侵袭性操作、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是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糖尿病史、侵袭性操作、NYHA分级是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谷倩倩;王斌;赵红英;王文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观察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心肌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冠心病的患者,从中选取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名),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及心肌酶.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CRP、血脂以及心肌酶的各项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血脂以及心肌酶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以及心肌酶指标,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少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2016年1月-2017年1月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分组.静脉溶栓组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动脉溶栓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治疗转愈率;治疗后半年死亡率、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NSE表达水平、S100B表达水平.结果 动脉溶栓组急性脑梗死治疗转愈率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动脉溶栓组治疗后半年死亡率、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少于静脉溶栓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NSE表达水平、S100B表达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动脉溶栓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NSE表达水平、S100B表达水平优于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 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改善神经功能和血清学相关指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作者:袁俊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整体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作用评价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作用.方法 共选择本院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14例进行研究,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各57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感染及肩周炎等并发症发生率1.7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28%,8.77%,P<0.05.结论 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平缓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利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即整体护理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艳;刘新豫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静脉泵入尿激酶150万U在入院30min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再通率、再闭塞率及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3.1%(P<0.05).两组再通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再闭塞率为3.8%,低于对照组15.4%(P<0.05).两组治疗前的PT、aPTT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PTT较治疗前均延长(P<0.05)、PT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AMI患者效果理想,利于改善凝血指标,对再闭塞的预防效果极佳,且可减少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抵抗性,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厚清;范志能;屠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精神状态评分(MMSE);常识、记忆、注意力检测评分(IMCT);巴氏指数(BI)及活动能力评分(ADL)的对比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分组护理后,MMSE、IMCT及BI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分组会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祥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体检人群高血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体检人群高血压情况,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体检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群各65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饮食情况及运动情况进行调查,对比两组在上述因素方面的差异,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超重率95.38%、高脂饮食率70.77%、缺乏运动者占比81.54%、高钠饮食率89.23%、吸烟饮酒率92.31%、焦虑评分(52.36±1.58)、抑郁评分(53.16±2.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饮食与生活习惯不良,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体检中心应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

    作者:严闽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