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超声在胎儿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

季志华

关键词:心脏超声, 新生儿,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摘要:目的 对心脏超声在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300例妊娠女性,对胎儿心脏进行检查,并在胎儿分娩后一周之内复查心脏超声,对结果进行比较,明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产前检查共有筛查出8例先天性心脏病者,产后检查共9例,准确率高达88.9%.其中心内膜缺损1例、单心室2例、三尖瓣下移1例、三房心1例、室间隔缺损1例、法洛四联症并唇腭裂2例.产后检查近室间隔缺损者为2例.两组比较P>0.05.9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有6例家属同意尸解.其超声检查与尸解结果相同,妊娠方式均为引产.结论 心脏超声能够对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准确率非常高.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采用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14例,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5).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能提升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总体满意度评价较高,患者心理状态逐渐变好,说明舒适护理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尚秦;热西旦·胡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依从性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本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190例已签约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组,令选取同期内本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190例未签约组高血压病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190例,采用常规社区干预治疗措施,观察组190例,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依从性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检测依从性和饮食控制依从性概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适度运动与血压达标比例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服药、血压检测与饮食控制等方面依从性,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翟梅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由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出院前对其进行满意度及治疗临床效果观察.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的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满意的32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96%,实施常规护理的50名患者,其中对护理服务满意的19例、基本满意23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率84%,两组满意率比较x2=4.0,P<0.05;优质护理的患者治疗有效28例、显效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常规护理的患者中治疗有效19例、显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二者差异比较为x2=4.89,P<0.05.结论 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期间开展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吕海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分析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应用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情况.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缬沙坦分散片治疗)和观察组(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每组患者45例.对比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26.04±8.88)mmHg以及舒张压(78.05±4.01)mmHg的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140.74±10.99)mmHg以及舒张压(88.09±4.29)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采取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宾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体检人群高血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体检人群高血压情况,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体检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群各65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饮食情况及运动情况进行调查,对比两组在上述因素方面的差异,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超重率95.38%、高脂饮食率70.77%、缺乏运动者占比81.54%、高钠饮食率89.23%、吸烟饮酒率92.31%、焦虑评分(52.36±1.58)、抑郁评分(53.16±2.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饮食与生活习惯不良,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体检中心应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

    作者:严闽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动态心电图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多导联动态心电图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5例胃食管反流病胸痛为主的患者,先后行18导联心电图及多导联动态心电图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多导联动态心电图可捕捉到更多胃食管反流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异常表现,能客观分析病情,对临床的诊断、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结论 多导联动态心电图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鉴别诊断中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王素文;吴丽榕;施荣南;黄江瑞;黄田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整体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作用评价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作用.方法 共选择本院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14例进行研究,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各57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感染及肩周炎等并发症发生率1.7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28%,8.77%,P<0.05.结论 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平缓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利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即整体护理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艳;刘新豫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分析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实验组进行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4mg/d培哚普利+5mg/d氨氯地平片,两组患者均于早晨空腹口服,治疗时间为2个月.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头晕及干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钾、血清胱抑素相关生化指标等临床指标.结果 对照组中,24例患者血压达标,6例患者血压未达标.实验组中,28例患者血压达标,2例患者血压未达标.实验组血压达标率为93.3%,对照组血压达标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1例患者发生头痛1例发生干咳,2例患者发生头晕.对照组中,2例患者发生头痛,2例发生干咳,2例患者发生头晕.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与13.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经过轻微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并不对治疗产生影响.治疗后,实验组血清胱抑素水平为(1.12±0.64)ng/L,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胱抑素水平为(1.36±0.66)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患者中应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提高血压达标率,提高预后效果,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郑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系统化护理对ICU内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ICU内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6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DS、SAS情绪评分水平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S、SAS情绪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VEF、LVEDd和LVESd心功能指标水平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蔡晶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慢性心力衰竭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78例CH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耐药性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较多,占69.32%,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较高,在73.33%~86.67%之间;病原菌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均在66.67%以上;糖尿病史、侵袭性操作、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是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糖尿病史、侵袭性操作、NYHA分级是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谷倩倩;王斌;赵红英;王文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医院实行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之前的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12月医院实行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之后的8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描述准确率,以及患者、医生的等待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描述准确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88%(P<0.05).观察组患者患者等待时间为(9.85±5.45)min,医生等待时间为(14.29±8.84)min,分别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9.16±5.58)min,医生的(41.37±9.76)min(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中使用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能够提高心电信息相关工作效率,对患者疾病诊疗有促进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耀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的治疗作用.方法 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将10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后者另联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对比治疗前后左室功能指标变化,评价两组的有效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左室功能指标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0.05),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LVESD和LVEDD)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两组有效性分布及总有效率对比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能够显著改善左室功能,且疗效显著.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延伸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延伸护理的效果观察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依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日常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出院后延伸护理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治疗依从性明显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予以出院后延伸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与安全性研究评价

    目的 研究并探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入组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将这80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40例/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脏彩超监测结果、不良反应.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脏彩超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其疗效显著,安全性也可靠.

    作者:李才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孕产妇的临床护理

    目的 阐述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孕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 ,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24.30±0.20)分、饮食(24.33±0.15)、生活(23.07±0.03)、并发症预防(23.59±0.18)分、产妇死亡率为0、剖宫产率64.52%、并发症发生率9.68%、新生儿死亡率3.23%、低体重儿16.13%、新生儿窘迫率3.2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从心理、饮食、生活等方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分娩的安全性,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周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延续护理对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按出院日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方式,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方式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在出院12个月,采用抗凝治疗依从性问卷表,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按时复诊率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抗凝依从性、按时复诊率及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作者:林惠萍;罗梨芳;刘琪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对心律失常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联合心脏彩超对心律失常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心律失常患者91例,入院后均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DCG与心脏彩超检查,统计DCG与心脏彩超单独与联合诊断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不同发作类型心律失常准确率.结果 联合诊断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诊断准确率94.79%(182/192)高于DCG 84.90%(163/192)与心脏彩超83.85%(161/192)单独诊断(P<0.05);联合诊断对频发性心律失常94.74%(36/38)、偶发性心律失常92.45%(49/53)诊断准确率高于DCG[76.32%(29/38)、75.47%(40/53)]与心脏彩超[73.68%(28/38)、77.36%(41/53)]单独诊断(P<0.05).结论 联合采取DCG与心脏彩超对心律失常予以诊断,可显著提高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且利于诊断、鉴别频发性心律失常与偶发性心律失常,为临床及早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一定客观依据.

    作者:王清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4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观察组实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术中的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银桂;王彩玲;陈娜芬;郭美玲;林清月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接受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回顾患者资料,其中32例在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的为观察组,28例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的为对照组.以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水平来评价两组疗效,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A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R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为9.37%、21.4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在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巩固疗效的同时,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房建斌;康小平;刘冬梅;罗培;吴明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尼莫地平不同用药时间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不同用药时间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及脑水肿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尼莫地平用药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12h组(n=40)和>12h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原发病灶体积、神经缺损、生活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原发病灶体积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12h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显著低于>12h组(P<0.05),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12h组(P<0.05).结论 尼莫地平早期用药较晚期用药更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局部脑血流,减轻患者的脑水肿.

    作者:林开义;黄健;李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