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闽炎
目的 研究并探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入组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将这80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40例/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脏彩超监测结果、不良反应.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脏彩超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其疗效显著,安全性也可靠.
作者:李才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4%高于对照组71.1%,且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产后24h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后24h出血量,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严素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心脏超声在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300例妊娠女性,对胎儿心脏进行检查,并在胎儿分娩后一周之内复查心脏超声,对结果进行比较,明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产前检查共有筛查出8例先天性心脏病者,产后检查共9例,准确率高达88.9%.其中心内膜缺损1例、单心室2例、三尖瓣下移1例、三房心1例、室间隔缺损1例、法洛四联症并唇腭裂2例.产后检查近室间隔缺损者为2例.两组比较P>0.05.9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有6例家属同意尸解.其超声检查与尸解结果相同,妊娠方式均为引产.结论 心脏超声能够对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准确率非常高.
作者:季志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不同用药时间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及脑水肿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尼莫地平用药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12h组(n=40)和>12h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原发病灶体积、神经缺损、生活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原发病灶体积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12h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显著低于>12h组(P<0.05),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12h组(P<0.05).结论 尼莫地平早期用药较晚期用药更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局部脑血流,减轻患者的脑水肿.
作者:林开义;黄健;李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联合心脏彩超对心律失常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心律失常患者91例,入院后均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DCG与心脏彩超检查,统计DCG与心脏彩超单独与联合诊断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不同发作类型心律失常准确率.结果 联合诊断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诊断准确率94.79%(182/192)高于DCG 84.90%(163/192)与心脏彩超83.85%(161/192)单独诊断(P<0.05);联合诊断对频发性心律失常94.74%(36/38)、偶发性心律失常92.45%(49/53)诊断准确率高于DCG[76.32%(29/38)、75.47%(40/53)]与心脏彩超[73.68%(28/38)、77.36%(41/53)]单独诊断(P<0.05).结论 联合采取DCG与心脏彩超对心律失常予以诊断,可显著提高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且利于诊断、鉴别频发性心律失常与偶发性心律失常,为临床及早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一定客观依据.
作者:王清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静脉泵入尿激酶150万U在入院30min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再通率、再闭塞率及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3.1%(P<0.05).两组再通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再闭塞率为3.8%,低于对照组15.4%(P<0.05).两组治疗前的PT、aPTT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PTT较治疗前均延长(P<0.05)、PT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AMI患者效果理想,利于改善凝血指标,对再闭塞的预防效果极佳,且可减少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抵抗性,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厚清;范志能;屠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4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观察组实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术中的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银桂;王彩玲;陈娜芬;郭美玲;林清月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8%枸橼酸钠液对股静脉双腔导管封管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股静脉双腔导管置管行血液灌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置管方法,观察组给予8%枸橼酸钠液封管,对照组给予肝素钠封管;比较枸橼酸钠和肝素钠封管后短期凝血指标以及导管使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使用8%枸橼酸钠封管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使用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8%枸橼酸钠对股静脉双腔导管封管对凝血相关指标影响小,出血风险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林宇芳;陈秀玲;乐道平;张天大;邓云;李潘孝;郑志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分析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冠心病的患者,从中选取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名),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及心肌酶.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CRP、血脂以及心肌酶的各项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血脂以及心肌酶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以及心肌酶指标,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少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延伸护理的效果观察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依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日常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出院后延伸护理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治疗依从性明显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予以出院后延伸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中诊断结果及临床特征.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5月,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断的心肌缺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占比、高发时段,并观察对比无症状心肌缺血、有症状心机缺血患者ST段降幅和持续时间.结果 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37例,占比63.79%,有症状心肌缺血21例,占比36.2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下移521阵次,高发时段为6:00-12:00,此时段共计277阵次,占比53.17%;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ST段降幅大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持续时间长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P<0.05.结论 在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诊断过程中,动态心电图监测特征鲜明,在具体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荐推广.
作者:张连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医院实行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之前的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12月医院实行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之后的8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描述准确率,以及患者、医生的等待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描述准确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88%(P<0.05).观察组患者患者等待时间为(9.85±5.45)min,医生等待时间为(14.29±8.84)min,分别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9.16±5.58)min,医生的(41.37±9.76)min(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中使用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能够提高心电信息相关工作效率,对患者疾病诊疗有促进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耀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挑选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只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的对比组(患者共84例),和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共83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研究组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比只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对比组明显,且治疗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比组,统计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治疗后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对比组低,统计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并且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朱德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采用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14例,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5).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能提升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总体满意度评价较高,患者心理状态逐渐变好,说明舒适护理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尚秦;热西旦·胡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接受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回顾患者资料,其中32例在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的为观察组,28例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的为对照组.以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水平来评价两组疗效,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A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R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为9.37%、21.4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在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巩固疗效的同时,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房建斌;康小平;刘冬梅;罗培;吴明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体检人群高血压情况,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体检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群各65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饮食情况及运动情况进行调查,对比两组在上述因素方面的差异,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超重率95.38%、高脂饮食率70.77%、缺乏运动者占比81.54%、高钠饮食率89.23%、吸烟饮酒率92.31%、焦虑评分(52.36±1.58)、抑郁评分(53.16±2.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饮食与生活习惯不良,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体检中心应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
作者:严闽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按出院日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方式,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方式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在出院12个月,采用抗凝治疗依从性问卷表,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按时复诊率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抗凝依从性、按时复诊率及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作者:林惠萍;罗梨芳;刘琪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78例CH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耐药性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较多,占69.32%,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较高,在73.33%~86.67%之间;病原菌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均在66.67%以上;糖尿病史、侵袭性操作、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是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糖尿病史、侵袭性操作、NYHA分级是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谷倩倩;王斌;赵红英;王文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精神状态评分(MMSE);常识、记忆、注意力检测评分(IMCT);巴氏指数(BI)及活动能力评分(ADL)的对比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分组护理后,MMSE、IMCT及BI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分组会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祥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周围动脉病变(PAD)患者对术后规范服药的认知水平,为相应的认知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腔内介入手术的185例PA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访调查统计患者近半年来的服药情况.结果 185例PAD患者中113例(61.08%)患者会有时忘记服药;109例患者会因其他原因不服药,占比58.92%,故多数患者未坚持服药,仅占74.60%(138/185);不记得服药频率是怎样的占比60.00%(111/185);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也明显降低,他汀类和阿司匹林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分别为80.4%和81.6%,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出院后服药率为78.3%,而服用β-受体阻断剂的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仅为73.7%.结论 腔内介入术后规范服药是进一步改善PAD临床症状,避免血管再狭窄的重要手段,因此提升PAD患者术后规范服药认知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赖晓岺;黄梅兰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