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观察

陈全芝

关键词:头孢克肟, 阿莫西林, 小儿细菌性肠炎, 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为小儿细菌性肠炎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小儿细菌性肠炎患儿60例,随机分成2组,头孢克肟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或咀嚼片)治疗;阿莫西林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结果:头孢克肟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阿莫西林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好.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

    甲状腺囊性病变是较常见疾病之一,多由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胶质变性和(或)出血、坏死所致,少数为单纯性囊肿.传统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创伤大、痛苦大、术后并发症多,并且影响颈部美观.本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腔内注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甲状腺良性囊性病变,旨在探讨其疗效安全性.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减少术中出血及防治PEP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减少术中出血及防治PE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9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0例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均接受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未使用MTX及垂体后叶素,研究组入院后首先采用MTX 100mg进行,在腹腔镜术中先于三个部位(患侧输卵管局部、基底部系膜及距距输卵管间质部1cm的宫角肌层处)行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做预处理,接着再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对两组治疗三个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PEP发生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持续PEP发生率等几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效果安全可靠,有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PEP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游建冰;王燕兰;许翠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氧射流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患者呼吸道疾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目的 观察氧射流雾化吸入应用于老年呼吸道疾病病人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护理要点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呼吸道疾病病人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取的患者全部通过氧射流雾化吸入实施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护理要点.结果 20为病人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以及治疗之后之后,在30分钟-1小时之后症状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也没有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结论 氧射流雾化吸入应用于老年呼吸道疾病病人中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后,有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都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探究

    目的 对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究,为防止医院感染提供支持.方法 回顾研究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接受治疗的10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置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75例患者为感染组,没有受到医院感染的患者全部列为正常组,并对其危害因素以及感染率进行有效探究.结果 在1023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5例,感染率为7.3%.其中发生率高的为脑梗死占9.88%.为常见的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占33.87.%,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28.66%;共培养出病原菌110株,革兰阴性菌55株占5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多见占14.85%,格兰阳性菌33株占3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占11.88%,真菌22株占20%,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12.87%;年龄在60岁、合并糖尿病、基础疾病病史、有接受侵入性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有意识障碍以及住院在14天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害因素有患者年龄、住院期限、原有疾病以及危害性操作等,需要对于医院加强感染管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等应对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晴;刘德岐;片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比较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具有创伤小、抗生素使用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较快、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手术时间的延长和手术费用的增加是影响LA广泛开展的主要因素.LA治疗穿孔性阑尾炎同样还存在很多争论.本文对比分析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探讨腹腔镜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和价值.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精分症患者的依从性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影响及作用.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每组各为44例的干预组及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度均处于较低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均有所提高,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加快康复的目的.

    作者:王晓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16h连续长时间蓝光照射治疗3-4d,观察组给予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单次8h,每天2次,之间间隔4h,治疗3-4d.根据治疗方法不同,两组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2d后、4d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对照组为42.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给予对应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预防和针对性护理对手术室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索预防和针对性护理对手术室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提高术后的舒适度.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进行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时的血压、心率及躁动发生率及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全麻苏醒期时的血压和心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躁动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预防和针对性给予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时的躁动程度,减轻麻醉对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影响.

    作者:钟莉华;刘玉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58例护理观查

    目的:观察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5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穴位自血疗法,每隔4-7天注射一次,7-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过穴位自血疗法治疗一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痊愈35例,占60%,显效22例,占38%;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方法简单.

    作者:吕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局麻下开放性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

    老年人常因长期慢性咳嗽、便秘及前列腺肥大,使腹腔压力增高,是疝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对腹股沟疝发病机制认识的提高及人工材料的发展,各种无张力疝修补术被广泛应用.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蜡疗治疗踝关节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将传统中医外治特色疗法蜡疗应用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提高疗效,减低不良预后.方法 对5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踝关节活动障碍和30例创伤性踝关节炎住院患者实施中医蜡疗护理.结果 蜡疗适用于中风各种分型、各期踝关节痉挛性瘫痪的病人和创伤性踝关节炎,操作简单、费用低、副作用小、疗效可靠.

    作者:孙海霞;马岩霞;王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腓骨截骨胫骨平台后外侧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

    目的:经腓骨截骨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相关神经血管解剖测量,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解剖依据.方法:解剖10具成人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经膝关节后外侧腓骨截骨入路解剖并测量主要血管、神经两点间距离以及腓骨头的左右径宽度.结果:腓骨截骨处分别与腓总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胫前动脉、膝外下动脉等间距离以及腓骨头左右径宽度.结论:膝关节后外侧腓骨截骨入路为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提供了应用解剖学基础.

    作者:陈刚;阮建伟;王海宝;宫小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额叶胶质瘤60例显微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配分析

    目的:讨论额叶胶质瘤60例显微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救治的发生额叶胶质瘤并使用显微手术治疗医治的病人,根据使用的护理的方法不同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行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的病人实行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对两组的病人的情绪的情况以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实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额叶胶质瘤病人实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袁竹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子宫腺肌病的外科保守治疗及预防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常见于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然而近几年来,患病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形势较严峻,这种疾病亟待解决,解决的方法包括药物干预和手术治疗等,因药物治疗效果差,疗程长,用药不方便,且有明显副作用,根治手术即子宫切除术对女性身心造成很大伤害,因而保守手术治疗便成为了主要应对方法,本文介绍了目前临床上的几种手术方法及相关预后.

    作者:黄倩;朱锦锋;曾月丽;黄易韦;吴元丹;李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渗透树脂对氟斑牙修复的效果浅谈

    目的:探究渗透树脂对氟斑牙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治疗的60例氟斑牙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美容方式,实验组采用渗透树脂修复美容,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美容效果;结果:实施渗透树脂修复美容后实验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渗透树脂对于氟斑牙的修复美容效果显著,可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晨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层县级医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基层县级医院病人的病种多,少数民族病人多,少数民族在理解交流方面欠缺,基层医院护士配备较少,对基层住院病人跌倒分析跌倒原因,少数民族病人对跌倒认知状况及家属照护能力等.对少数民族住院病人采取预防跌倒措施落实不到位,病区护士加强跌倒预防宣传宣教使少数民族病人理解防跌倒积极配合.使少数民族病人理解到位年龄大的有家人陪护,住院期间配合护士穿防滑拖鞋,病区护士做到跌倒高危重点病人重点关注提示标识清楚班班交接,重点时段护士长护士加强巡视,护士长做好一级护理质量管理,重点质量检查对病区跌倒高危病人的预防护理措施的情况,有效避免了住院病人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燕;王新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疗法在汗疱疹中的运用体会

    目的 针对汗疱疹患者采用中医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2例汗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42例患者均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西药外用治疗,A组患者予以口服西替利嗪分散片,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泻黄散加减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A组(74.6%),且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汗疱疹患者治疗过程中,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同时实施中医泻黄散加减疗法可以取得更为显著治疗效果,且中医治疗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应用.

    作者:单洪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肿瘤化疗期间的静脉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血液肿瘤化疗期间的静脉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全体入选病例均接受联合化疗治疗,以阿霉素、柔红霉素等蒽环类药物为主,联合应用阿糖胞苷、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药物,疗程5-7d.全体患者均以浅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方法进行化疗.并实施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静脉留置针相关护理、生活基础护理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临床护理,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药物外协,2例患者发生静脉炎,静脉炎发生率为2%.其中,1例Ⅰ级,1例Ⅱ级,经对症干预后静脉炎症状均已消失.结论:在血液肿瘤化疗期间,务必要做好静脉护理工作,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风险,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晓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站血袋回收管理在保证临床安全输血中的意义

    目的 为加强对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有关血袋回收管理的各项工作.方法 自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重点抓好血袋回收管理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结果 加深了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血袋回收管理制度的落实,使之走上了正规,从而保证了临床安全输血.结论 只有在保证临床安全输血各项制度落实的同时,逐步加强全院对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重点抓好有关血袋回收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确实保证临床安全输血.

    作者:邓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脊柱结核前后路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

    目的:探究脊柱结核前后路不通术式选择与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85例脊柱结核患者纳做此次研究样本,分为3组研究,A、B、C组各31例、29例、25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术式治疗,观察3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脊柱矫正率低于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矫正角度丢失率较B组及C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存在差异(P<0.05),融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需依据脊柱结核患者病情选择正确、合理的术式,进而获得更显著治疗效果,研究表明,后路固定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柏景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