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玉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中诊断结果及临床特征.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5月,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断的心肌缺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占比、高发时段,并观察对比无症状心肌缺血、有症状心机缺血患者ST段降幅和持续时间.结果 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37例,占比63.79%,有症状心肌缺血21例,占比36.2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下移521阵次,高发时段为6:00-12:00,此时段共计277阵次,占比53.17%;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ST段降幅大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持续时间长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P<0.05.结论 在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诊断过程中,动态心电图监测特征鲜明,在具体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荐推广.
作者:张连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收治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5月,分为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无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便于改善不良情绪与妊娠结局,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并推广.
作者:洪秀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8%枸橼酸钠液对股静脉双腔导管封管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股静脉双腔导管置管行血液灌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置管方法,观察组给予8%枸橼酸钠液封管,对照组给予肝素钠封管;比较枸橼酸钠和肝素钠封管后短期凝血指标以及导管使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使用8%枸橼酸钠封管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使用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8%枸橼酸钠对股静脉双腔导管封管对凝血相关指标影响小,出血风险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林宇芳;陈秀玲;乐道平;张天大;邓云;李潘孝;郑志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体检人群高血压情况,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体检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群各65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饮食情况及运动情况进行调查,对比两组在上述因素方面的差异,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超重率95.38%、高脂饮食率70.77%、缺乏运动者占比81.54%、高钠饮食率89.23%、吸烟饮酒率92.31%、焦虑评分(52.36±1.58)、抑郁评分(53.16±2.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饮食与生活习惯不良,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体检中心应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
作者:严闽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11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174例怀疑为冠心病对象入组,回顾性分析,以冠脉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价心电图诊断价值,分析冠心病、非冠心病对象的ST-T改变情况.结果 130例诊断为冠心病,其中单支病变84例、多支病变46例,非冠心病44例.多支病变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单支病变,阳性预测值低于单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计灵敏度78.5%、特异度、79.5%,阳性预测值91.9%、阴性预测值57.4%,符合率78.7%.冠心病24hST-T显著抬高发生次数、ST-T显著抬高长持续时间、ST-T抬高多段落数峰值、心肌缺血总负荷、单次发作负荷峰值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价值较高,动态心电图ST-T改变量化指标可辅助诊断、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作者:陈珠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78例CH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耐药性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较多,占69.32%,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较高,在73.33%·86.67%之间;病原菌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均在66.67%以上;糖尿病史、侵袭性操作、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是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糖尿病史、侵袭性操作、NYHA分级是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谷倩倩;王斌;赵红英;王文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挑选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只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的对比组(患者共84例),和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共83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研究组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比只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对比组明显,且治疗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比组,统计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治疗后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对比组低,统计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并且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朱德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桡动脉与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6月,句容医院和南医一附院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各30例,划分为经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桡动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与股动脉组8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股动脉组组短,P<0.05;桡动脉组患者皮下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和动脉痉挛发生率分别为3.33%、6.66%和3.33%,均低于股动脉组20.00%、26.67%和23.33%,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行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后患者住院时间短,无需长时间卧床休息,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顾正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医院实行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之前的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12月医院实行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之后的8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描述准确率,以及患者、医生的等待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描述准确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88%(P<0.05).观察组患者患者等待时间为(9.85±5.45)min,医生等待时间为(14.29±8.84)min,分别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9.16±5.58)min,医生的(41.37±9.76)min(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中使用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能够提高心电信息相关工作效率,对患者疾病诊疗有促进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耀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4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观察组实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术中的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银桂;王彩玲;陈娜芬;郭美玲;林清月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本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190例已签约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组,令选取同期内本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190例未签约组高血压病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190例,采用常规社区干预治疗措施,观察组190例,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依从性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检测依从性和饮食控制依从性概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适度运动与血压达标比例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服药、血压检测与饮食控制等方面依从性,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翟梅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分析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冠心病的患者,从中选取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名),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及心肌酶.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CRP、血脂以及心肌酶的各项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血脂以及心肌酶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以及心肌酶指标,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少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阐述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孕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24.30±0.20)分、饮食(24.33±0.15)、生活(23.07±0.03)、并发症预防(23.59±0.18)分、产妇死亡率为0、剖宫产率64.52%、并发症发生率9.68%、新生儿死亡率3.23%、低体重儿16.13%、新生儿窘迫率3.2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从心理、饮食、生活等方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分娩的安全性,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周芳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应用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情况.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缬沙坦分散片治疗)和观察组(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每组患者45例.对比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26.04±8.88)mmHg以及舒张压(78.05±4.01)mmHg的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140.74±10.99)mmHg以及舒张压(88.09±4.29)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采取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宾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2016年1月-2017年1月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分组.静脉溶栓组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动脉溶栓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治疗转愈率;治疗后半年死亡率、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NSE表达水平、S100B表达水平.结果 动脉溶栓组急性脑梗死治疗转愈率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动脉溶栓组治疗后半年死亡率、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少于静脉溶栓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NSE表达水平、S100B表达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动脉溶栓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NSE表达水平、S100B表达水平优于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 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改善神经功能和血清学相关指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作者:袁俊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按出院日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方式,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方式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在出院12个月,采用抗凝治疗依从性问卷表,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按时复诊率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抗凝依从性、按时复诊率及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作者:林惠萍;罗梨芳;刘琪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采用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14例,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5).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能提升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总体满意度评价较高,患者心理状态逐渐变好,说明舒适护理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尚秦;热西旦·胡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作用.方法 共选择本院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14例进行研究,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各57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感染及肩周炎等并发症发生率1.7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28%,8.77%,P<0.05.结论 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平缓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利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即整体护理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艳;刘新豫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静脉泵入尿激酶150万U在入院30min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再通率、再闭塞率及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3.1%(P<0.05).两组再通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再闭塞率为3.8%,低于对照组15.4%(P<0.05).两组治疗前的PT、aPTT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PTT较治疗前均延长(P<0.05)、PT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AMI患者效果理想,利于改善凝血指标,对再闭塞的预防效果极佳,且可减少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抵抗性,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厚清;范志能;屠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心脏超声在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300例妊娠女性,对胎儿心脏进行检查,并在胎儿分娩后一周之内复查心脏超声,对结果进行比较,明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产前检查共有筛查出8例先天性心脏病者,产后检查共9例,准确率高达88.9%.其中心内膜缺损1例、单心室2例、三尖瓣下移1例、三房心1例、室间隔缺损1例、法洛四联症并唇腭裂2例.产后检查近室间隔缺损者为2例.两组比较P>0.05.9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有6例家属同意尸解.其超声检查与尸解结果相同,妊娠方式均为引产.结论 心脏超声能够对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准确率非常高.
作者:季志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