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蒋琼珠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心血管病,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对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研究.方法 本次探究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老年心血管病治疗的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的奇偶性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能够自己掌握用药时间、了解用药知识、用药方法、饮食合理等方面问题,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质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能够自己掌握用药时间、了解用药知识、用药方法、饮食合理等方面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该种护理方式应在临床中广发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的疗效研究

    目的 在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在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28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组各1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化痰、抗感染治疗,将有创机械通气应用于对照组中,将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应用于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指标、血气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相应的通气治疗措施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呼吸频率以及心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了患者的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颜文美;林素琴;黄建龙;白旭纯;郑玉叶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有效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利于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作者:龚林燕;宋玲;孔令楣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社区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社区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1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85例(社区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FBG、PBG、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躯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生活习惯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康复护理,利于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范秀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bAlc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A组包含56例患者,和B组包含64例患者.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用药治疗情况等基本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患者的血清HbAlc水平,并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据此来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冠状动脉复杂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高血压史、吸烟史、基本用药治疗情况均相当,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lc水平与其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336,P<0.01).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来说,其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其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因此,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患者的病情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邓水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搜集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内13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根据临床所用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应用硫酸镁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94%,明显比对照组的84.85%高,,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0.05.对于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与对照组相当,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0.05;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都明显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0.05.结论 采取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用药方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杨蓉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米索前列醇在妊娠高血压的产后出血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了本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4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缩宫素的方法预防产后出血的症状,给予观察组患者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醇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妊娠高血压换则会出血率为2.7%,对照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出血率是11.1%,可以看出,观察组妊娠患者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生产之后的2h和4h患者的出血量上,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分娩之前的血压指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在分娩之后的血压指标的对比和分娩之前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米索前列醇应用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有房产后出血的临床中,能够降低患者的出血率,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应该加强对于米索前列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杨秀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rt-PA动脉溶栓与机械取栓联合治疗46例急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rt-PA(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刺激活物)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46例急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急性脑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rt-PA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病灶血管完全再通24例、部分再通17例、再通失败5例,血管再通率89.1%.患者治疗后NISS评分、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后出现脑出血3例、继发性脑梗死2例,并发症发生率10.9%.结论 rt-PA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且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莫教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共选择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2016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划分为观察组50例患者,和对照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给予神经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脑疝、吸入性肺炎、应激性溃疡、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0%,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显著降低患者恢复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实践效果显著.

    作者:钱树帆;陈晓锋;王勤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围术期护理对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ASO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目的 观察围术期护理针对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66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33例)及围术期护理观察组(33例),观察并总结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对照组发生率为24.2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心理护理、手术管理等工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针对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叶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肾病的治疗作用探讨

    目的 观察分析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联用丹参多酚酸盐与缬沙坦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106例符合入选标准者作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常规组与联用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支持疗法+缬沙坦治疗,联用组给予常规组方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将治疗前后检查结果变化、临床疗效作为观察指标,并用统计学软件检验组间差异.结果 治疗后联用组和常规组血清胱抑素(Cys-C)、血肌酐(SCr)、尿蛋白/尿肌酐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联用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联用组和常规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数据之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肾病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显著改善检查结果,增强疗效,治疗作用显著.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用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湖北省人民医院(进修期间)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4例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将行常规药物治疗者设作对照组(57例),于此基础上结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者设作研究组(57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血小板活化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优于治疗前,其中,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3.98±0.22)min/次、(0.97±0.13)次/d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血小板活化功能各指标水平均以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以研究组CD42b等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冠心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血小板活化功能改善,可推广.

    作者:邱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的效果研究

    目的 评估临床护理路径在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室上速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出院时,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阵发性室上速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推广价值大.其作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的一种管理模式,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凤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致高血压的CT和MRI研究

    目的 总结椎动脉型颈椎病致高血压的CT、MRI表现特征,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致高血压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各80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主要病理表现检出率,总结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CT组患者的椎动脉狭窄、扭曲、闭塞、走行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3.75%、86.25%、5.00%、57.50%,与MRI组患者的95.00%、90.00%、5.00%、58.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小关节增生硬化、后纵韧带骨化的检出率分别为78.75%、66.25%,较MRI组患者的62.50%、50.00%的高(P<0.05),颈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检出率分别为47.50%、61.25%,较MRI组患者的63.75%、77.50%低(P<0.05).结论 CT和MRI用于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致高血压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CT的骨质分辨率更高,MRI的软组织分辨率更高.

    作者:黎春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血清25-(OH)D3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于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11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25-(OH)D3水平及心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血清25-(OH)D3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25-(OH)D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例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OH)D3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负相关(P<0.05);而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清25-(OH)D3与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功能有一定相关性,血清25-(OH)D3可能与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有关.

    作者:南红敏;吕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探索64排CT后门控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的关系

    目的 探讨64排CT后门控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的关系.方法 将372例分三组,A组心率<70次/min,B组心率70次/min<80次/min,C组心率>80次/min(心率大于90次/min药物控制),部分数据通过冠脉多期相重组来改善图像质量,后只对运动幅度相对较大的、较难成像的RCA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图像质量评价标准改良分为3个等级(Ⅰ级管腔光整,边缘锐利;Ⅱ级局部少许管腔不光整,不影响诊断;Ⅲ级多处管腔边缘不光整,但可以做出诊断).结果 64排CT冠脉图像质量随着心率的升高而降低;对于部分高心率(大于80±2次/min),经双扇区的选择及多期相重建,图像质量C组与B组接近,双扇区、时相重建选择虽延长了后处理的时间,但对图像质量明显改善,仍能满足诊断及临床的需求.

    作者:姜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妊娠高血压早期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高血压早期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选取86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n=43)和实验组(n=43).将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护理完成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实施比较,实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5%明显比对照组的18.6%低,统计学意义比较显著(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给予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早期护理中,使得患者的血压状况得到改善,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康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目标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并探讨目标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护理实习的100名实习护生纳入研究,在计算机中采取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将实习护生分为两组,50名/组,对照组实习护生接受传统教学法护理教学,观察组实习护生接受目标教学法护理教学,比较两组的综合能力考核情况、教学质量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结果 综合能力考核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护理技能、专业护理技能、综合护理技能等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P<0.05).在教学质量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实习护生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带教老师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实习护生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可更加显著的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掌握度,使其对教学质量和带教老师更加满意.

    作者:郭彩铃;雷华冰;郑燕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LVEF等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很快消失;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S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菁;林敏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心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共选取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本院进行超声检查的孕妇共2866例,对孕妇做产前超声诊断.结果 年龄超过35岁,存有异常妊娠史的孕妇,胎儿患有心血管畸形的概率较高.对2866例孕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共检测出32例心血管畸形胎儿,检出率为1.1%.后经随访,有6例胎儿引产后经尸检确诊,有16例胎儿经超声确诊,可知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8.75%.检测出来的32例心血管畸形胎儿,其中,有13例合并心外畸形,占总概率的40.63%.其中,十二指肠1例,四肢短小1例,内脏转位1例,多囊肾2例,腹腔积液2例,肾积水2例,合并染色体异常1例,唇裂1例,单脐动脉1例,脉络丛囊肿1例.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是一项安全性高、无创、重复性好的产前检查方式,检测准确率高,实现了对孕妇的早诊断、早治疗,降低了婴儿出生的缺陷率.

    作者:罗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术前评估及围术期处理

    目的 对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术前评估结果以及围术期处理方式进行调查.方法 以我院65例高龄心血管疾病非心脏病手术患者为调查样本.患者均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于我院开展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麻醉术前评估内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围术期处理方式进行整理,比较不同疾病、手术类型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所有疾病类型患者ICU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严重心率失常患者总住院时间为(37.2±2.5)天,心衰患者总住院时间为(38.4±1.9)天,P<0.05.不同手术类型患者ICU住院时间比较不具备差异,P>0.05.骨外科手术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37.8±2.9)天,与其他手术患者比较P<0.05.不同麻醉患者ICU住院时间比较P>0.05.全麻患者总住院时间平均为(37.6±1.9)天,与局麻、硬膜外麻醉比较P<0.05.结论 针对严重心律失常、心衰患者住院时间较长,骨科手术患者住院时间较长.

    作者:陈冰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