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水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对治疗期间的用药安全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PTT、PT、TT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高,FIB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古再丽努尔·卡德尔;买热依木·阿布都热依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并同时口服曲美他嗪,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额外口服稳心颗粒进行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82.0%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0%,明显更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更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明显更短;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10.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二者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曲美他嗪联合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改善其心绞痛发作情况,且不会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作者:江长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母婴结局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共88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积极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量表评分显著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术后感染、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积极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并且提高母婴分娩的优良结局,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王艺羡;徐慧;墙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使用疗效.方法 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中治疗过的149例符合研究标准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比组(患者共74例)只让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而研究组(患者共75例)则让患者服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后对两组服用药物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服用其对应药物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比组服用其自身对照使用的药物的患者的疗效,并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患者服用对应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对比组低,同样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让患者服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治疗效果理想.且在患者的血压及冠心病的症状的得到理想的改善的同时,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值得让广大相关疾病患者使用.
作者:朱德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两种检测方法对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缺血阳性的检出率为95例(86.4%),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9例(80.9%),高于常规心电检测结果的62例(56.4%)和53例(48.2%),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及早发现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对其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寿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分析采取个案全程的管理模式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规划好的目的与健全保障策略的基础上,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分为两组进行观察探究,由心血管部门的护士领导的护理队伍对实验组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长达十二个月的个案全程的管理模式,随后对常规护理组与实验护理组所有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之后的自我管理方面和病症管理方面等信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进行十二个月个案全程的管理模式之后回访这些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验护理组的患者其各个管理方面以及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明显的优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数据经过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当前,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个案全程的管理模式属于慢性疾病管理模式中的一种相对比较创新的护理服务方式,满足当下慢性疾病治疗工作的规划要求,并且表达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专业化的护理意义.
作者:唐昌容;廖世英;罗兰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22例冠心病,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14日至2018年4月21日,分别给予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与超声心动图技术进行检查;且对22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及8F-FDG PET/CT与超声心电图检查节段分值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 从22例患者中可发现8例单支病变,百分比36.36%;6例两支病变、百分比27.27%;6例三支病变、百分比27.27%;其中16支为左前降支病变,6支为左回旋支病变,16支为右冠状动脉病变.22例患者中的心肌阶段共374个,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检查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代谢异常为92个,百分比24.60%,其中节段表现为稀疏30个(8.02%)、表现为明显稀疏36个(9.63%)、表现为缺损26个(6.95%);与心脏彩超节段数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实施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获得心肌存活指数的同时明确代谢异常心肌的心肌受损情况,继而为血管重建术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吴江;江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血清hs-CRP(超敏C反应蛋白)、MFG-E8(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和Klotho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7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在这一治疗基础上,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清hs-CRP、MFG-E8、Klotho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高脂血症治疗总有效率和血脂达标率分别为71.43%和60.00%,研究组为94.29%和88.5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MFG-E8和Klotho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改善程度更大,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疗效,且有助于改善血清hs-CRP、MFG-E8、Klotho水平.
作者:潘志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三维标测指导下近似零X线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价值.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共完成117例室上速射频消融治疗,其中采用三维标测指导下近似零X线RFCA治疗PSVT 67例,纳入观察组.采用普通X线指导RFCA治疗PSVT 5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手术时间等手术期情况、曝光时间、放电次数、即刻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等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X线时间、靶点标测时间、放电次数分别为(67.1±10.5)min、(1.6±0.5)min、(4.3±1.5)min、(4.8±1.5)次/人低于对照组(74.4±9.5)min、(18.5±6.3)min、(6.6±2.0)min、(6.6±1.7)次/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消融即刻成功率、远期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01%、97.01%、2.99%,对照组则为92.00%、90.00%、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标测指导下近似零X线RFCA治疗PSVT可提高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但不能提高疗效,也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翁金日;陈金灶;吴清国;黄俊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耳穴贴压结合穴位按摩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高原发性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常规降压药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在接受降压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0.8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过程中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耳穴贴压结合穴位按摩,在保障降压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急躁易怒等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作者:陈卫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分析左心瓣膜手术同时行不同方法 三尖瓣成形术对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20例需要实施左心瓣膜手术患者,病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8月-2016年5月,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单纯缝线瓣环成形术,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置入人工成形环,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资料数据.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4.0±0.1)个月,在术后随访期间的心功能指标以及利尿剂药物使用情况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性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的重度三尖瓣返流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左心瓣膜手术同时行不同方法的三尖瓣成形术,对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利尿剂药物使用影响不明显,但是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左心瓣膜术后三尖瓣返流情况,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早期心理评估、干预对患者心衰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所收治的118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给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常规治疗方法上再用早期心理评估、干预,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心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74.58%)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的改善效果(49.15%),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两组结果明显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心理评估、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心理状态,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法,将180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患者按照1:1:1比例随机数字分组为三组(各60例):参松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和比索洛尔模拟剂;比索洛尔组服用比索洛尔和参松养心胶囊模拟剂;联合组同时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和比索洛尔.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的RMSSD、SDNN、SDANN水平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比索洛尔组的RMSSD、SDNN、SDANN水平均显著高于参松组(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比索洛尔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显著高于参松组的66.67%(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室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缓解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王佳南;林建安;杜苗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诊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单一用药,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观测两组治疗4周后血液指标、发作症状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1.9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P<0.05).结论 通过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方案,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清指标,临床发病症状,且疗效确切.
作者:阿依努尔·买买提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实施价值.方法 本文共选取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月份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DS、SAS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降低SDS、SAS评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在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钱玲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高血压是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等疾病的高危发病因素.相关数据中显示,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达到三分之二.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其中包括血压波动较大、对神经反射的敏感性较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合并多脏器功能损伤等,明显降低降压治疗效果.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时应积极考虑其特点,从而选择针对性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此展开综述,分析各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荣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压波动的影响.方法 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7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进行3个月的随访,评估护理效果.统计并记录两组规律用药、血压监测、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定时复诊等遵医依从性;采用MUNSH幸福度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记录并统计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规律用药、血压监测、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定时复诊等遵医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MUNSH幸福感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其中观察组干预后MUNSH幸福感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提升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明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10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照床位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 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选取20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再选取2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分析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探讨对比.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患者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由(161.71±10.13)mmHg降低至(125.96±9.04)mmHg、舒张压由(98.72±9.55)mmHg降低至(80.80±5.66)mmHg,与同组干预前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即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明显下降,与正常人基本相近.结论 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静;黎华;梁庆华;周博锋;何本进;朱松山;陈晖;吕玥茜;利荣乔;蒋美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监测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病情加重,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治疗以及判断病情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吴亚武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