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昌容;廖世英;罗兰英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监测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病情加重,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治疗以及判断病情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吴亚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并同时口服曲美他嗪,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额外口服稳心颗粒进行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82.0%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0%,明显更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更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明显更短;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10.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二者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曲美他嗪联合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改善其心绞痛发作情况,且不会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作者:江长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分析采取个案全程的管理模式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规划好的目的与健全保障策略的基础上,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分为两组进行观察探究,由心血管部门的护士领导的护理队伍对实验组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长达十二个月的个案全程的管理模式,随后对常规护理组与实验护理组所有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之后的自我管理方面和病症管理方面等信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进行十二个月个案全程的管理模式之后回访这些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验护理组的患者其各个管理方面以及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明显的优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数据经过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当前,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个案全程的管理模式属于慢性疾病管理模式中的一种相对比较创新的护理服务方式,满足当下慢性疾病治疗工作的规划要求,并且表达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专业化的护理意义.
作者:唐昌容;廖世英;罗兰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综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脉再通率.方法 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综合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8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和用药过程的全程监测,通过冠脉造影证实治疗效果.结果 68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冠脉造影证实血管完全再通12例,部分再通49例,完全未通7例.结论 通过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综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满意,快速开通血管,能较好的为无条件实施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实施初步治疗,并能为患者安全转运到上级医院实施PCI治疗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作者:方军;富双玲;李玉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两种检测方法对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缺血阳性的检出率为95例(86.4%),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9例(80.9%),高于常规心电检测结果的62例(56.4%)和53例(48.2%),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及早发现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对其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寿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与心脏超声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心脏彩超检查,测定患者的LVMI、CI及LVEF值.结果 本研究127例患者的心功能以III级为常见.阳虚水泛证患者的LVMI值高,心肺气虚证患者的CI值高,心肺气虚证患者的LVEF值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与LEMI在中医证型中的变化规律刚好相反.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心脏超声结果存在关联性.
作者:陈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盐酸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其获得得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96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随机方法将小组进行划分,分为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心力衰竭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外加盐酸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每日用药三次,每次用量20mg.对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指标水平以及收缩末期内径水平(LVESD)进行严格比较.结果 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E/A指标、LVEF以及LVESD指标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0.6±0.1)、(39.1±1.1)、(53.4±1.1),在治疗6个月之后,对照组E/A指标、LVEF及LVESD指标水平分别为:(0.7±0.1)、(41.5±0.5)、(52.5±1.5),观察组患者获得的E/A指标、LVEF及LVESD指标水平分别为:(0.9±0.1)、(48.7±1.2)、(39.5±1.5),两组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通过盐酸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心脏重构以及左室射血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刘承荣;杨鹏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常规管理、优质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管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优质管理的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陈志军;胡群;晏荣;戴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双心医学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门诊接诊的8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双心医学治疗模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4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模式基础上给予双心医学治疗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0.9%v s 81.9%),实验组患者治疗后I级~II级心功个体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双心医学治疗模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陆艳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使用疗效.方法 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中治疗过的149例符合研究标准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比组(患者共74例)只让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而研究组(患者共75例)则让患者服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后对两组服用药物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服用其对应药物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比组服用其自身对照使用的药物的患者的疗效,并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患者服用对应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对比组低,同样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让患者服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治疗效果理想.且在患者的血压及冠心病的症状的得到理想的改善的同时,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值得让广大相关疾病患者使用.
作者:朱德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次实验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从2010年5月-2013年6月期间选取的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共有1080例.其中拥有男性患者913例,而女性患者有167例,小患者年龄为37岁,大年龄患者为79岁,其平均年龄为(63±2.5)岁.上述所有患者全部为超声检查颈动脉患者,经过筛选排除精神障碍患者以及有心理疾病患者、不愿意参加配合者.所有研究对象以及家属对我院此次研究已经完全了解,后签署知情合同书,全部为自愿参与.对所有患者实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针对超声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1080例患者当中,其中内膜增厚患者例数为851,伴有粥样硬化患者例数为769,阳性率为78.8%.结论 超声探查可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着积极意义,降低疾病的发生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
作者:林德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冠心病患者8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比对照组的要低,告知出现心绞痛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的为15.0%,生活质量比对照组的要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提高化妆的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的发生情况,可以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推广.
作者:高雄珠;马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 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选取20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再选取2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分析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探讨对比.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患者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由(161.71±10.13)mmHg降低至(125.96±9.04)mmHg、舒张压由(98.72±9.55)mmHg降低至(80.80±5.66)mmHg,与同组干预前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即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明显下降,与正常人基本相近.结论 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静;黎华;梁庆华;周博锋;何本进;朱松山;陈晖;吕玥茜;利荣乔;蒋美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耳穴贴压结合穴位按摩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高原发性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常规降压药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在接受降压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0.8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过程中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耳穴贴压结合穴位按摩,在保障降压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急躁易怒等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作者:陈卫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对治疗期间的用药安全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PTT、PT、TT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高,FIB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古再丽努尔·卡德尔;买热依木·阿布都热依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高血压是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等疾病的高危发病因素.相关数据中显示,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达到三分之二.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其中包括血压波动较大、对神经反射的敏感性较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合并多脏器功能损伤等,明显降低降压治疗效果.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时应积极考虑其特点,从而选择针对性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此展开综述,分析各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荣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分析左心瓣膜手术同时行不同方法 三尖瓣成形术对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20例需要实施左心瓣膜手术患者,病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8月-2016年5月,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单纯缝线瓣环成形术,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置入人工成形环,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资料数据.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4.0±0.1)个月,在术后随访期间的心功能指标以及利尿剂药物使用情况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性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的重度三尖瓣返流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左心瓣膜手术同时行不同方法的三尖瓣成形术,对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利尿剂药物使用影响不明显,但是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左心瓣膜术后三尖瓣返流情况,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法,将180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患者按照1:1:1比例随机数字分组为三组(各60例):参松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和比索洛尔模拟剂;比索洛尔组服用比索洛尔和参松养心胶囊模拟剂;联合组同时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和比索洛尔.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的RMSSD、SDNN、SDANN水平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比索洛尔组的RMSSD、SDNN、SDANN水平均显著高于参松组(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比索洛尔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显著高于参松组的66.67%(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室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缓解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王佳南;林建安;杜苗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实施价值.方法 本文共选取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月份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DS、SAS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降低SDS、SAS评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在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钱玲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检查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0例,同步检查所有患者的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观察不同时间段的平均血压、ST-T改变、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情况.结果 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平均血压水平同ST-T改变持续时间、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检查能够观察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4h血压水平和心脏电活动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将24h血压水平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预后的改善.
作者:林志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