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MRI与CT分别诊断的对比分析

常艳亮

关键词:
摘要:目的:对磁共振成像MRI和CT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80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行MRI与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本次观察中,MRI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率为95.0%,CT检查诊断率为82.5%,两种检查方法相比,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MRI的诊断率高于CT检查,但MRI检查费用较CT高,且耗时较多,对于CT无法诊断的病情应结合MRI诊断,两者可互相补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宜方法.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6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痊愈20例,好转5例,死亡1例,治愈率达到76.92%;溶栓前后凝血功能对比中,INR前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APTT、PT、FIB指标前后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法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明显,安全可靠,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梗死患者应用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的效果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臭氧大自血疗法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65例我院201 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臭氧大自血疗法,并给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操作准备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的65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1例,显效26例,有效13例,其总有效率达到了92.31%.呼吸困难和头晕各1例,均未经处理自行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玉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系统化整体护理应用于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化整体护理应用于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应用系统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情绪,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综合干预对HIV/TB双重感染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综合干预对HIV/TB双重感染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收住院的24例患者依据病患个人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护理评估,由责任护士针对性实施情感干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同伴教育及延续性护理干预等措施.结果:对HIV/TB双重感染患者进行护理综合性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结论:对HIV/TB双重感染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综合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病耻感,获得支持和照护,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作者:高艳花;陶淑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意义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92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护理干预,将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和呼吸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呼吸频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使其更加获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在胸外伤中的应用(附563例报告)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伤诊治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至今563例胸外伤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35 ~ 118min,平均54.7min.术中出血量60 ~ 580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量50 ~ 450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2~ 5d,平均3.69d.住院3 ~ 17d,平均5.72d.563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具有损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周期短并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是胸外伤快速、安全、有效、微创的诊断、治疗技术,在胸外伤的急诊救治中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张正旭;侯延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谈血管介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心血管介入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接受介入术治疗的30例心血管病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心理、饮食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都顺利完成,输欧术后有两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分别是气胸和血肿症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比较高.结论 对心血管患者介入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孙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心室损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心室损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另同期选择70例健康体检者设置为常规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 实验组反应性充血舒张百分比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颈总动脉IMT、硬化斑块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均伴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且左心室损害现象,另外,尿微量白蛋白的发生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IMT等因素均具有紧密的相关性.

    作者:靖冬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干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将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危重病情患儿74例分为对照组(n=37例)和观察组(n=37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后者根据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小儿实施护理前,给予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根据其护理意见,再为患儿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

    作者:于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我院2016年第三季度耐药率评价分析

    抗菌药物在临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品种之多、用量之大、发展之快的特点.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细菌对其耐药性也逐渐产生.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断变化,给医生针对性选用抗菌药物带来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质量.[1]由于细菌耐药性存在区域性、地区性差异,有必要系统开展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从而及时对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干预.2016年第三季度我院送检数为1086株,其中分离出病原菌58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9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488株.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复合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已成为我院的主要致病菌.

    作者:韩东;谢雪虎;李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观察7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 2016年11月收治的70例口腔正畸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1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87%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57.1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8.57%.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疗效显著,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沈素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维持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对维持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精神科进行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对患者的临床精神病理症状和其对烟草的依赖程度进行评定,采用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对患者的吸烟维持原因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吸烟因素分析中,得分高的是社会心理维度的享乐分量表,其中位数为5,其次是药理维度的刺激分量表得分,其中位数为4;患者的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和一般病理症状分量表得分与FTND总分无关(P>0.05),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与FTND总分有关系,且呈负相关(P<0.05);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剂量与FTND量表总分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行为干预应持续进行,同时还应结合正性情绪强化治疗措施,提高控烟效果.

    作者:王萌;惠钧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10月期间11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根据随机划分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具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5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循证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与心律失常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患者的满意度和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显著低于实验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对其给予循证护理,不仅可以减少心律失常总发病率,而且还能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解亚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处于围术期予以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处于围术期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4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之上予以心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临床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心理干预,能够将焦虑、抑郁的评分显著降低,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伏满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妇产科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研究和探索妇产科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以期提高产妇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接收的妇产科产后出血产妇150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妇75例,使用干预护理的观察组产妇7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3h出血75.6±26.8mL,产后24h出血161.2±25.8 mL;对照组产妇产后3h出血135.8±17.6mL,产后24h出血247.5±34.5 mL,且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51例,一般21例,不满意3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产妇满意29例,一般32例,不满意14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1.33%,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产后出血产妇施行干预护理,能够大大提高产妇临床护理效果和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帮助快速地恢复健康,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云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目的:对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 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科护理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并根据不安全因素制定有效对策.结果:在参加本次研究的102例产妇中,在护理中有9例产妇出现不安全因素,据统计发现,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四类:护士因素、产妇因素、管理因素、环境设备因素.对所有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办法,没有发生不安全事件.结论:要提升产科护理效果,加强对产科护理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分析,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全面强化医院管理水平是有效防范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关键.

    作者:沙连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产妇会阴无创不保护分娩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产妇会阴无创不保护分娩的临床护理策略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 3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68例自然分娩产妇,依照产妇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会阴无创不保护分娩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显著偏低,同时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褥期感染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偏低,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产妇会阴无创不保护分娩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张群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3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对照组为80.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1%,对照组为77.6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治疗中腹腔镜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4年7月治疗的52例穿孔时间低于24h急诊行腹腔镜剖腹探查术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分析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传统剖腹探查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痛苦小 、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低的优点.结论: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点及优势,同时具有明确诊断及治疗的意义,较大程度地减少病人的创伤和痛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但需要术者具有丰富的腔镜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治疗方式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述纳入调查的1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别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和健康教育干预后进行,同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初步评估.结果 健康教育后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前后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环节,通过该项服务可以为患者提供佳的医疗服务,社区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文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