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认知与行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李丹;魏薇;王银;刘惠惠

关键词:心理、认知与行为,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老年急性脑卒中, 康复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认知与行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时间在2017年2月直至2018年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其中包括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开展日常基础护理、心理、认知与行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BI指数、FMA评分和HAMD评分,研究组优于参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认知与行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不仅加快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进程,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可明显改善,值得研究.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医院护理过程中,人文关怀对重症监护患者的作用,并致力于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到2017年医院收治的100名重症监护病人,将这些病人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有50人,这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护理人员需要以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来护理观察组的患者,而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则是按照以往的护理方式.在护理工作结束之后,便对这两组的患者进行调查,以了解到他们对护理效果的评价情况.结果: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患者情况更为良好,从患者的满意率来看,观察组的满意率也同样好过对照组.结论:在对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人文关怀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并能够让患者的心理情绪等得到有效的调节.

    作者:陈新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龄患者应用PICC置管的特点及护理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应用PICC置管的特点、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8年6月所撷取的80例高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PICC置管护理,分析PICC置管特点、护理效果.结果:80例高龄患者置管均成功,导管末端达到上腔静脉者63例、达到锁骨下静脉者17例.所有患者中,包括疗程结束拔管者、死亡拔管者各2例、1例,其他77例高龄患者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228.4±20.1)d.结论:PICC置管,为静脉输液的主要方法,可降低反复穿刺所致痛苦,建议在高龄患者中应用、推广.

    作者:薛春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孩童胃部消化能力差的现象,我们将对采取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措施是否有效这一问题进行求证.方法:首先我们选择了2010年12月到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了治疗的食物消化不良的孩童122例,无规则的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进行一般行为的合格护理,而观察组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护理.密切观察两组的入院时间和需要支付的病症费用,在结果 的后,还需要调查病人家属对于全方位的系统护理是否满意.结果:观察组的儿童病患入院时间短、需要支付的病症费用都比较低,对照组的儿童病患入院时间长、需要支付的病症费用比较高.两组经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终的病患家属对待观察组的全方位系统护理表示满意,对待对照组的一般合格护理表示可以接受,说明两组的对比差异也很明显(P<0.05).结论:全方位的系统护理在治疗孩童胃部消化能力差的方面具有使用性价值,能够有效地减少入院时间以及需要支付的病症费用,有利于提高家属的信赖程度,值得被广泛普及和应用.

    作者:杜伟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肝血管瘤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观察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6例肝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开腹肝切除术,而观察组则运用腹腔镜肝切除术,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住院、胃肠道恢复、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肝血管瘤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梁高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麻醉诱导前给予咪达唑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麻醉诱导前给予咪达唑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所有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中选出76例(均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例数相同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将丙泊酚、舒芬太尼与顺苯磺阿曲库铵作为对照组麻醉诱导药物,而观察组则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咪达唑仑,评价两组麻醉效果与苏醒质量.结果 两组在T0、T1、T5与T6四个时间点BIS值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上,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T2、T3与T4三个时间点BIS值、唤醒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方面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麻在醉诱导前给予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可有效控制患者在行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深度,故值得推广.

    作者:王珍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探析

    目的 探究分析在膀胱肿瘤治疗中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2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单纯治疗,研究组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发现,研究组复发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显著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戎路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0例,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为45例两组患者先服用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药物,参照组加用利福平治疗,实验组加用利福喷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产生情况显著少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使用利福喷丁可有效缓解肺结核障患者的病情,治疗成效颇为显著,该治疗方案值得与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刘燕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加速康复外科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在多学科协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可以通过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合理的疼痛管理、早期恢复经口饮食和早期活动,达到加速术后康复的目的 ,但是胰腺外科手术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发生多,因此,加速康复措施在胰腺外科领域的应用相对较迟.本文通过借鉴加速康复策略在胃肠外科领域的成功经验,然后从术前干预、术中和术后管理三个层面,就其在胰腺外科实践中存在的争议及其新近热点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许晓磊;叶海雯;潘旭彪;付世强;后亚军;庞明泉;周虎;樊海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与经腹子宫全切的临床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全切与经腹子宫全切的临床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行子宫切除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2)与试验组(n=42),对照组施以经腹子宫全切方式,试验组施以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率、术后下床时间与术后排气时间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与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经腹子宫全切方式,腹腔镜下子宫全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与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淑娟;杨玉苹;金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减轻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及SDS评分影响评价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减轻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及SDS评分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120例患者(在2017年4月21日至2018年4月21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全面性护理干预,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SDS评分(15.48±1.37)分、TAS-20评分(46.51±4.33)分、护理质量满意度(98.00%)、护理服务满意度(95.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全面性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改善抑郁情绪.

    作者:路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球囊扩张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的护理

    目的 探讨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护理支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方法 通过对35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治疗过程中护理的经验总结.结论 对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全过程的、个体化的护理支持,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宏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提高肾内科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管理措施研究

    静脉输注是指治疗临床疾病和补充人体电解质的目的 .这是一种常见的以无菌溶液或液体输液进入人体的方法 ,这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快的速度建设城市静脉通路,保证患者及时治疗和用药,减少患者的危害,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关注的问题之一.

    作者:刘靖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对于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的以及病人对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进行诊疗的50位病人参与本次的调查研究.以平均分组的方式将50位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两组病人进行不同的护理,在通过护理结果 ,对优质护理和临床普通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观察组和治疗组的护理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能够让病人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有效的降低,并且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病人的身体恢复速度也有所加快,能够为病人后期身心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患者胆道感染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患者胆道感染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在2016年到2017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胆囊结石病人150名,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的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观察组运用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做好记录,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研究表明,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出血量相比之下较大,但是其感染率较低,有效地避免了胆道感染.

    作者:王义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析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即参照组(n=39)、试验组(n=39).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参照组为20.5%,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李鸿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预防重度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目的 深入探究优质护理预防重度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2017年6月~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重度颅脑外伤手术的86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结果 实验组形成率2例(0.05%)低于对照组的形成率8例(18.60%),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对于重度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周慧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论述急诊监护病房的安全护理管理对策

    急诊监护病房(EICU)主要是为患者急诊时抢救和护理提供服务的.对患者病情变化有重要的意义,护理风险分析可以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并不断学习先进的护理知识,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病情.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医院急诊病房要进行安全护理,以达到满意的康复效果.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EICU的安全护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夏妃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效果及发生率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8-2018.8接受诊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例数合计10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础护理,观察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各50例,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暴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比对照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有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BPRS(精神病症状严重程度)因子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暴力行为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向杰;胡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社区护理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社区护理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状态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及对照组两组各39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 采用社区护理的方法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汪添凤;沈春丽;苏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包扎方式对混合痔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包扎方式对混合痔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混合痔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包扎方式不同分为塔纱压迫组与敷贴覆盖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结果:敷贴覆盖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通畅时间明显短于塔纱压迫组(P<0.05);塔纱压迫组患者在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30.30%,导尿率为12.12%;敷贴覆盖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5.88%,导尿率为0.0%,塔纱压迫组患者在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及导尿率明显高于敷贴覆盖组(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采用伤口采用可粘贴敷料覆盖包扎方式,更有利于恢复患者的排尿功能,降低尿潴留及导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秉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