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预后分析及治疗

李梅

关键词:非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抗栓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出血风险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血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且观察组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8.0%)与对照组(12.0%)比较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抗栓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风险,且不会增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6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①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心电图疗效(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为10.0%,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为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国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对改善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心绞痛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37%、84.2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可取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更大改善.

    作者:黄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干预及效果

    目的 探讨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44例使用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有效率,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显著改善,而护理有效率显著提高,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使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较好,溶栓前后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聪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分析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45例临床疗效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应用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对其妊娠结局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至90,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硫酸镁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围产期出现不良结局的总发生率(33.33%)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固产期出现不良结局的总发生率(6.66%);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69.21±8.55)mmHg以及收缩压(136.77±17.09)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3.48±11.71)mmHg以及收缩压(150.58±16.77)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拉贝洛尔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了分娩结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彭景;黄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对ICU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器官保护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在ICU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ICU接受镇静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80例,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各为40例的两组,A组给予丙泊酚镇静,B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比两组的镇静效果及预后差异.结果 镇静后72h,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均较镇静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后24、48、72h两组的MYO、NT-proBNP、ultra-TnI及CK-MB水平均较镇静前显著降低,B组在镇静后24、48h ultra-TnI、CK-MB水平,镇静后24、48、72h NT-proBNP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平均ICU住院时间,28d死亡率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ICU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右美托咪定更具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周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36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炎,52例为支气管哮喘,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单一治疗方法,即予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44例,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得以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31例、好转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稳定病情、抗感染、缓解患者肺部纤维化,但是临床上必须合理控制用量.

    作者:王友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7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单用美托洛尔治疗的患者35例归为对照组,另35例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归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LVEF、LVEDV、LVESV、6min步行试验情况、再住院、心脏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再住院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LVEDV、LVESV、6min步行试验情况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好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可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翠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创新型护理模式护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创新型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取医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8例,按照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创新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88.0±4.5)分高于对照组(70.0±5.5)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88%(62/64)高于对照组78.13%(50/64),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创新型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阿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治疗的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整理、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的治疗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 在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适当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改善,所以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适当增加相应的护理干预.

    作者:刘新豫;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皮肤的护理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皮肤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给予皮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Ⅰ期压疮发生率为10.0%,对照组的Ⅰ期压疮发生率为2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6.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6.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皮肤护理能有效预防压疮等疾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影响分析

    目的 对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来我院门诊部取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取药模式.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化用药服务模式.在对患者采取用药模式前后,对于所有患者的治疗有效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患者是否按时用药以及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通过实施药学服务模式,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经过药学服务护理干预后,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机构药房应该加强药学服务管理,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和服务,改善管理细节,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韦剑梅;李雅琴;李军;彭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蒙药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蒙药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蒙药辅助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NP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地高辛停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蒙药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能够显著增强患者心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考察给予患者舒适型护理后在手术室护理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总共征集了480例2014年3月-2016年9月两年半年期间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并按照数字分组法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有2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联合应用舒适型护理,详细观察记录记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其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在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疗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在患者的VAS评分方面,护理组患者的VAS评分要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患者对手术舒适度的评价方面,护理组患者对手术护理的舒适程度的评价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在患者对整个护理满意程度方面,护理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手术患者采用舒适型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缓解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增加手术过程中的舒适感,并深受患者的喜爱、认可,应加大临床推广力度.

    作者:任颖;乐立盛;刘碧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自我检测血压、坚持运动、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等自我管理能力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泽待;陈丹桂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无痛人流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与效果

    目的 研究无痛人流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与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000例行无病人流术患者,对其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 2000例患者均成功终止妊娠,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情况,其中术中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心动过缓93例、血压下降127例、呛咳7例、肌肉痉挛4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50%(270/2000);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小腹轻度胀痛163例、轻度头晕93例、出血180例、吸宫不全4例、宫颈黏连7例、感染10例、漏吸6例、人流综合征1例,闭经1例、盆腔炎3例、月经失调68例,子宫穿孔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00%(540/2000).结论 在行无痛人流手术中容易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情况,术后则容易出现头晕、疼痛、出血、感染、漏吸、宫颈黏连、盆腔炎、月经失调等并发症,需采用多种方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作者:邱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和超声心动图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痛,但比例有所下降;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增多,血培养的阳性率仅为22.9%.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的检出率为85.2%,有助于早期诊断.赘生物分布位置、回声等具有其超声特点,超声心动图可检出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瓣周脓肿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检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和其并发症,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清木;刘慧兰;洪丹丹;刘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20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肾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6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氯沙坦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尿蛋白、NAG酶、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和NAG酶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而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晕、耳鸣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炎,可显著控制患者的尿蛋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安全性较高.

    作者:邱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各班工作清单在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探讨

    目的 探讨各班工作清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护士日常工作减少缺漏的影响,为工作清单在护士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质量.方法 通过使用设计合理的各班工作清单对护士工作内容进行提醒,比较使用工作清单前后护士易忽视的工作项目的缺漏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使用各班工作清单前、后护士在工作的缺漏率,N1级N2级护士的工作缺漏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使用各班工作清单前N1级和N2级护士的工作缺漏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使用各班工作清单后的N1级和N2级护士的工作缺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能级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各班工作清单进行工作提醒,能减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缺漏情况.

    作者:林志华;钟聪华;詹文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无创心功能检测在慢性心衰中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对无创心功能检测在慢性心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无创心功能检测,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指数(SI)项上检查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心室舒张终末压(LVEDP)、射血分数(EF)、心搏出量(SV)、心搏指数(CI)、心输出量(C0)等多项数据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心功能进行检测,可使得诊断症状更加明确,可以清晰地查明量化指标以及特异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预后分析及治疗

    目的 探究分析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出血风险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血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且观察组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8.0%)与对照组(12.0%)比较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抗栓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风险,且不会增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