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源;马洁
目的 探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共救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98例,依照随机数表将其归入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9例,采用三磷酸腺苷治疗,观察组49例,行普罗帕酮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由本次研究可知,在复律成功率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偏高(79.59%<95.9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律时间上,观察组远短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偏高(22.46%>6.1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提供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患者在短时间内缓解病情,保证其生命安全.
作者:陈家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但许多患者发病隐匿,诊断不易,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病情已经较为棘手.因此该病的诊治同样重要.目前的冠心病诊断方法仍然缺乏,冠状动脉造影使用过度,缺乏其它特异性较高的检查方法,尚需要改进现有检查方法,或者研究新的检查方法,如冠心病早期标志物等.而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治疗该病的药物多而复杂,适宜的药物选择十分重要,而手术以及介入治疗需要按照患者的医院,遵循严格的适应证,在详细评估后进行.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诊治手段进行总结,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发展均十分有利.
作者:黄燕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选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依据随机、单盲方法分成单一组、联合组,每组患者各31例.单一组患者使用针灸推拿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相关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整体有效率96.8%要明显高于单一组的77.4%,差异经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检验未见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皆有很好的改善(P<0.05),且联合组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要比单一组明显加快(P<0.05);③随访半年,联合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3.2%;单一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9.4%.组间复发率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非常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积极价值.
作者:唐嘉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罗帕酮药物治疗,观察组口服胺碘酮药物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针对性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心律失常,配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在ICU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持续性)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7月本院接诊的90例ICU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观察组患者45例,得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这些患者在身高、体重、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满意度、舒适度、焦虑情况等方面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88.9%,高于对照组患者57.8%;观察组患者焦虑度(1.5±0.3),优于对照组患者(3.4±0.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6%,高于对照组患者62.2%.两组患者各项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过程的满意度以及舒适度,降低患者焦躁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非常好的帮助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惠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给予躁狂症患者整体护理后,对其治疗依从性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躁狂症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38.67%;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85.33%;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治疗依从表的调查显示,观察组的平均得分为(7.3±0.9)分,而对照组为(4.4±1.2)分.两组患者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不满意异(P<0.05).结论 躁狂症患者如果控制得当,治疗及时,其预后结果会十分可观,而采取整体护理,对于躁狂症患者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积极帮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清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EB-Echo)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住NICU并行EB-Echo检查的483例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483例中55例未检出异常(占11.4%);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卵圆孔未闭166例(占34.4%,其中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35例,占7.25%);单纯卵圆孔未闭163例(33.7%);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41例(8.5%);先天性心脏病48例(占9.9%);室间隔及左室壁非对称性肥厚6例(1.2%),室壁运动异常4例(0.83%).结论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NICU中起着及时、准确诊断的作用,能够指导治疗、评估疗效,改变临床医生的决策.
作者:邱金梅;王清木;颜如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进而探讨其有效的防控举措.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全部患者列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心脏介入手术后未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26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探究导致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 在经过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中,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紧张、用药不当、疼痛刺激、术后拔鞘管、空腔脏器压力变化以及血容量相对不足为诱发该类疾病的相关因素.结论 引发患者于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诸多,通过分析后实施科学的干预可以将发生率控制至低.
作者:曾波;赵献明;许春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时间段内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采取阴道分娩方式进行分娩的产妇1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阴道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在以上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妇以4.4%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17.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都明显比对照组产妇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阴道分娩产妇在围产期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肖碧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卢笑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取三磷酸腺苷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用采取三磷酸腺苷(ATP)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8例患者心率转为正常,2例通过其他药物恢复正常窦性心率,ATP转复成功率为93.3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于这些患者没有做出相应处理,自行缓解.结论 采用ATP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治疗,起效较快,具体操作比较简单,具有较高的转复率,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较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彭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片联合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 收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联合疗法和普通疗法,观察患者相同治疗周期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下降幅度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压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5%、72.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水平、24h尿白蛋白和24h尿蛋白水平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防治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联合治疗方案,效果好且药物安全性可靠.
作者:吴华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人性化理念提升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6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3%高于对照组82.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心内科患者实施人性化理念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丘芸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在主动脉夹层(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为主动脉夹层(AD)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非AD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D-D、CRP、血尿酸(UA)、白细胞计数(WB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糖(GLU)等血清实验室指标,运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AD的高危因素,探讨D-D和CRP对诊断AD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D-D、CRP及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D(OR=1.451,P<0.05,95%CI:1.025-2.013)、CRP(OR=1.224,P<0.05,95%CI:1.079-4.176)为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结论 DD、CRP水平异常升高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对AD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万伟;蔡红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冠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主动球囊保护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进修时,通过研究分析92例冠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介入治疗中对患者应用主动球囊保护技术,记录分析患者术中参数变化情况和住院期间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92例患者的99处分叉病变中,对主动球囊保护技术应用,81%的患者病变为Medina1.1.1型.患者术毕之后,TIMI3级血流,其中主支占100%,分支占99%.有1例患者分支闭塞进行导丝将分支支架置入.同时1例患者分支血流TIMI为2级,分支较小,患者没有相对明显的症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患者住院起的随访中,1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同时患者IVUS检查中,13例患者术毕,患者的主支支架充分扩张,有着满意的贴壁状况,患者介入治疗中主动球囊保护技术的应用,分支被挤压的球囊和导丝,全部顺利的撤出.结论 冠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主动球囊保护技术应用疗效较好,手术成功率较高,患者边支闭塞发生率以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以急诊方式来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昏迷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创组和开颅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微创组患者采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开颅组患者采取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开颅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开颅组少,住院时间明显比开颅组短,以上各项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相当,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微创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比开颅组的76.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感染、再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明显比开颅组的24.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患者死亡率为2.0%,明显比开颅组的6.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相比,其在脑出血的治疗中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治疗安全性更高,可作为首选的脑出血治疗手术方式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马书伟;郑广顺;李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多巴酚丁胺和硝酸甘油、速尿对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顽固性心衰患者180例,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洋地黄制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以及速尿用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心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收缩与舒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率与血压收缩舒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酚丁胺和硝酸甘油、速尿对治疗顽固性心衰临床效果明显,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Tei指数在评价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多普勒方法测量89例ASD患者及62例健康人群的右心室Tei指数,ASD组分别于术前、术后一周、术后半年各测量一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D组术前右心室Tei指数(0.59±0.1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3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D组介入术后各时间点右心室Tei指数逐渐下降,尤以术后半年降低明显(P<0.01);术后一周Tei指数(0.48±0.0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Tei指数(0.36±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i指数作为一个定量反映整体心肌性能指标,不受心脏几何形状、心率、房室瓣反流的影响,可以简单、准确、全面的了解ASD患者的右心功能,可用于术后右心功能改善的综合评价.
作者:杨燕淑;李云安;段峰;康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7%高于对照组81.4%,且母婴结局情况和剖腹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治疗后SBP、DBP、MAP、HR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淑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加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和BNP情况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的各项数据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
作者:朱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