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目的 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导致再出血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开颅手术治疗(小骨窗血肿清除或去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120例的再出血情况.结果 120例中术后再出血15例,发生率12.5%.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的分析,制定出防治对策,有效减少手术后二次出血,病情有效控制,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李益萍;肖银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多巴酚丁胺和硝酸甘油、速尿对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顽固性心衰患者180例,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洋地黄制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以及速尿用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心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收缩与舒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率与血压收缩舒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酚丁胺和硝酸甘油、速尿对治疗顽固性心衰临床效果明显,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罗帕酮药物治疗,观察组口服胺碘酮药物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针对性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心律失常,配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阶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口服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76.0%高,二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相当,二者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项动态心电图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效果,并对患者的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等动态心电图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该疗法的临床可行性较高.
作者:阙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及冠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5例和单纯冠心病患者6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并实施临床常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比较,实验组患者三支病变、多支多节段病变居多,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2.31%、36.92%;对照组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居多,发病率较高分别为41.54%、38.46%;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实验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更严重(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均为100%,无手术失败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复查结果显示,均无复发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实验组有3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对照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单纯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更复杂、严重,但实施冠脉支架置入术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术后复发率,低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源;马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6年1月至12月时间段内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各50例患者.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术前实施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前实施全身麻醉.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比全身麻醉组患者短,语言恢复时间明显比全身麻醉组患者短,以上均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的MMSE评分相当,P>0.05;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麻醉后6h、12h、24h、72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以上均P<0.05.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术后72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以上均P<0.05.结论 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语言恢复时间,降低患者麻醉后各时间点的MMSE评分,从而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作者:俞红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13日至2016年4月13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国产氯吡格雷治疗和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结果 观察组ALT为(48.74±29.52)μ/L,ALP为(74.69±25.22)μ/L,TG为(1.39±0.22)g/L,AFP为(6.61±2.42)μmg/L,血小板计数为(270.69±10.96)×109/L,粒细胞计数为(8.65±1.78)×109/L,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随访一年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而对照组ALT为(48.97±29.54)μ/L,ALP为(74.61±24.43)μ/L,TG为(1.32±0.62)g/L,AFP为(6.23±1.51)μmg/L,血小板计数为(270.18±10.43)×109/L,粒细胞计数为(8.41±1.33)×109/L,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随访一年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0%),两组对比各项指标均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疗效相当,均可提高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治疗安全性.
作者:李菊兰;赵志斌;阙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 选择50例伴有心律失常的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按照年龄分为A、B、C三组,比较三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和睡眠呼吸紊乱指数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与B组以窦性心律失常和房性心律失常为主,C组以房室传导阻滞为主(P<0.05);C组高危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χ2=5.05,P<0.05);三组患者睡眠呼吸紊乱指数与心律失常次数呈显著相关(r=0.501,0.667,0.701,P<0.01).结论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和危险性不同,老年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晋晓飞;罗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进而探讨其有效的防控举措.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全部患者列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心脏介入手术后未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26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探究导致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 在经过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中,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紧张、用药不当、疼痛刺激、术后拔鞘管、空腔脏器压力变化以及血容量相对不足为诱发该类疾病的相关因素.结论 引发患者于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诸多,通过分析后实施科学的干预可以将发生率控制至低.
作者:曾波;赵献明;许春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Tei指数在评价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多普勒方法测量89例ASD患者及62例健康人群的右心室Tei指数,ASD组分别于术前、术后一周、术后半年各测量一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D组术前右心室Tei指数(0.59±0.1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3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D组介入术后各时间点右心室Tei指数逐渐下降,尤以术后半年降低明显(P<0.01);术后一周Tei指数(0.48±0.0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Tei指数(0.36±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i指数作为一个定量反映整体心肌性能指标,不受心脏几何形状、心率、房室瓣反流的影响,可以简单、准确、全面的了解ASD患者的右心功能,可用于术后右心功能改善的综合评价.
作者:杨燕淑;李云安;段峰;康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41例梅毒性血管炎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1例梅毒性血管炎致脑卒中患者,通过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生化检验结果,进而探讨其诊疗方法及病情预后.结果 经分析发现,生化指标IgG、及头颅影像检查是梅毒性血管炎脑卒中疾病确诊的重要指标,且其病灶呈广泛性分布;经青霉素、苄星青霉素治疗有效,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偏瘫肢体肌力均得以明显改善.结论 梅毒性血管炎脑卒中临床诊断以血清梅毒抗体阳性及头部影像检查为重要依据;青霉素及长效青霉素治疗有效,但预后不容乐观.
作者:李安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给予躁狂症患者整体护理后,对其治疗依从性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躁狂症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38.67%;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85.33%;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治疗依从表的调查显示,观察组的平均得分为(7.3±0.9)分,而对照组为(4.4±1.2)分.两组患者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不满意异(P<0.05).结论 躁狂症患者如果控制得当,治疗及时,其预后结果会十分可观,而采取整体护理,对于躁狂症患者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积极帮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清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卢笑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冠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主动球囊保护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进修时,通过研究分析92例冠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介入治疗中对患者应用主动球囊保护技术,记录分析患者术中参数变化情况和住院期间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92例患者的99处分叉病变中,对主动球囊保护技术应用,81%的患者病变为Medina1.1.1型.患者术毕之后,TIMI3级血流,其中主支占100%,分支占99%.有1例患者分支闭塞进行导丝将分支支架置入.同时1例患者分支血流TIMI为2级,分支较小,患者没有相对明显的症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患者住院起的随访中,1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同时患者IVUS检查中,13例患者术毕,患者的主支支架充分扩张,有着满意的贴壁状况,患者介入治疗中主动球囊保护技术的应用,分支被挤压的球囊和导丝,全部顺利的撤出.结论 冠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主动球囊保护技术应用疗效较好,手术成功率较高,患者边支闭塞发生率以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院前急救急危重症转运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院前急救急危重症转运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管道脱落(移位)或堵塞、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护理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对于确保患者安全转运,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静菡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7%高于对照组81.4%,且母婴结局情况和剖腹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治疗后SBP、DBP、MAP、HR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淑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产妇心理状态对分娩质量的影响,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一年内来我科室分娩的产妇,共纳入100例产妇.产妇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50例产妇.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并分析产妇心理状态对分娩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值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组内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的II-III级疼痛率为6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0%,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为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尿潴留、产褥感染、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产妇的心理状态会对其分娩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产妇心理状态,降低产妇疼痛程度、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显著改产妇的分娩质量.
作者:张秀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时间段内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10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甲基泼尼龙冲击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比对照组的72.00%高,P<0.05比较差异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的24h尿蛋白定量之间的比较,P>0.05比较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和治疗18周时的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均与对照组相当,P>0.05比较差异不显著;库兴貌、水牛背及毛发粗重等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能够降低药物带来的激素不良反应.
作者:邱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应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均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和观察组(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对血压和血脂水平的调控有显著疗效,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吉训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8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硝唑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东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