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政峰
目的 对术中限制性输血和开放性输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实施大中型手术的1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限制组(75例)和开放组(75例),限制组患者在术中限制输血量,开放组患者在术中开放输血量,对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限制组患者的输血总量、人均输血量明显低于开放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比较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②限制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限制性输血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输血总量及人均输血量,有效的降低了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发生率,避免了浪费血资源,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涂彩琼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硫酸镁联合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剖腹产率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显著改善其血流情况与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黔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动态变化与血浆B型脑钠肽(BNP)、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组)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尿酸及血浆BNP水平、同时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和血浆BNP水平,并比较心功能改善后血清尿酸和血浆BNP水平,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血浆BNP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尿酸和血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尿酸、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随着心功能的改善而下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心脏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升高程度越大提示心功能越差,可以较好地反映心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
作者:罗廷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内在我社区医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计280例,按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社区治疗,主要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心理干预、健康宣教、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用药干预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4.3%,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等各项生活质量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与单纯应用降压药治疗相比,社区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有效率,能够帮助患者更加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治平;雷华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无创呼吸机通气在恙虫病并发呼吸衰竭治疗应用的研究.方法 将2010年3月~2016年9月的38例恙虫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9例.对照组应用恙虫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第1、2、5、10天两组的血液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并进行对比.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医疗支出及半年内再住院次数.所得数据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血液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住院时间、医疗支出及半年内再住院次数以x2检验.结果 恙虫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常并发多脏器功能受损,死亡率高,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患者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夜眠等临床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因呼吸衰竭急性加重需要住院的次数及住院天数明显减少,应用无创呼吸机6个月及12个月时的动脉血气提示PaCO2、PaO2较未用无创呼吸机时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半年内再住院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支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恙虫病并发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对于临床推广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宝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CU室护士运用有效沟通后对急性心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护士实行有效沟通措施,对照组则单纯给予心梗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心理状态和睡眠情况等.结果 护士在应用有效沟通对心梗患者进行护理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患者睡眠情况,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梗患者在运用了有效沟通后,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稳定患者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伴心、脑、肾等多器官器质性损害及功能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目前针对高血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预防和治疗上,国内外学者从健康教育、药物预防、定期检测血压等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本研究将结合国内外报道及高血压防治经验,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进展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晏福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分析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70例.进行单双号随机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为对照组,接受氯吡格雷治疗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对其血小板聚集、凝血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对比其心功能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较治疗前下降,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其LVEF、LVESD、LVDED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菊兰;阙海燕;赵志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并发症临床防治措施.方法:40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出现并发症及处理情况.结果 40例中,其中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1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分支闭塞1例、支架脱载1例、支架扩张不完全l例.结论 术前做好防范准备,术中及时识别危险性且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合理处理并发症,将减少引起的严重后果.
作者:陈晓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家庭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9月我院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入院时间不同分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于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家庭护理.统计对比两组家属护理前后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前FCTI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FCT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GQ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GQ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其家属予以家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研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显著改善其血脂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高华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方案的临床表现.方法 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6年10月的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而实验组采取常规抗心衰外加胺碘酮治疗策略,观察并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不良状况.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6.67%,两组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后,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普艳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行诊断,判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之间在我院行妇科门诊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160例,这些患者短期内行宫颈锥切术、宫颈电刀环切术、子宫全切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与终病理结果比较完全符合120例(75%),终诊断为宫颈浸润癌的有5例,漏诊率是3%.结论 应充分重视对宫颈疾病的早期筛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合理应用阴道镜下活检,可以提供准确活检部位,促进活检阳性率提升,减少漏诊、误诊率,虽然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有漏诊的可能,但是仍然是一种创伤小、可靠性高的CIN诊断手段,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
作者:廖桂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脑出血手术患者9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术后护理.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效果进行统计.结果 经过对护理满意度和效果的对比,观察组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的术后对患者按照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邹燕萍;王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连续心率减速力(DRs)的变化以及其心率变异性指标如心率变异性总标准差(SDNN)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自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予以两组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包括DR2、DR4、DRs的DRs值和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分别测定,以DRs值的大小为依据评定两组患者的DRs值等级,其中包括高危、中危、低危;比较两组当中高危患者所占总体数量的比例,并对观察组DRs值和SDNN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DR4与DR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SDNN值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观察组中判定为中高危的患者共30例,占总体数量的41.10%,对照组中判定为中高危的患者共2例,占总体数量的2.74%,观察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分析发现DR2、DR4、及DR8与SDNN均呈正相关,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s值可定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进行评估,并且其与患者SDNN呈正相关,DRs或可作为一项新指标在临床方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猝死风险进行预测.
作者:谢思欣;江惠琼;庄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理状态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我院74例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抑郁、焦虑评估及用药与自我血压检测的依从性.结果 两组病人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自我血压监测和持续用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病人治疗依从性,缓解心理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促进治疗效果,临床可扩展运用.
作者:钟淑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痛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对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疾病史等进行研究调查,对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等进行监测,并且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实验所选取的80名冠心痛患者,调查的结果显示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血糖、血脂等有密切的关系,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在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的时候,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以便于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控制,为今后冠心病的病变治疗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汪惠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床边CRRT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4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护理的总有效率以及对护理的总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床边CRRT护理中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并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加强护患关系.
作者:陈志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毒蛇咬伤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急诊科调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临床收治的58例毒蛇咬伤患者资料,对其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按病情轻重,首日给予地塞米松20-40mg,分每日1-2次静脉滴注,每日递减5-10mg,持续4-5天;对毒蛇咬伤患者康复情况进行统计,主要从组织肿胀、坏死、疼痛、水疱、发热、全身不适及感染等方面进行评估.按照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标准进行,对58例地塞米松治疗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次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用药治疗,用药治疗全过程未发生消化道穿孔、出血、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接受该方案“地塞米松”治疗患者,全身各种症状缓解快,感染及组织坏死等情况明显减低,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 糖皮质激素用于毒蛇咬伤患者,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可降低感染及组织坏死等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田时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16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血栓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期待能为肺动脉血栓的诊断提供更多帮助.方法 选取2014年5月的30名疑似为肺动脉血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16排螺旋CT诊断,后再与手术病理的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6排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血栓上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非常高,其中,灵敏度达到95.8%,特异度达到83.3%,阳性预测值达到95.8%,阴性预测值达到83.3%,准确度达到93.3%;16排螺旋CT还检测出肺动脉受累分支为621支,其中,肺动脉分段为一级的占据10.8%,肺动脉分段为二级的占据20.3%,肺动脉分段为三级的占据8.5%,肺动脉分段为四级的占据60.4%;此外,16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有168支,中央型占据49.4%,偏心型占据28%,闭塞型占据22.6%;另外,进行头-足侧方位检测小组的SD低于进行足-头侧方位小组,且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而两组患者的SNR、CNR几乎差不多,数据对比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 16排螺旋CT在对肺动脉血栓进行诊断时,具有快速、灵活、准确度高等等优点,在诊断肺动脉血栓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卢志红;廖云云;朱雪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